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3施工準備
3.l機具準備
3.1.1夯錘
3.l.l.l夯錘所用材料
夯錘可用鋼制,也可采用鋼板殼,內填鋼筋頭、鋼砂或澆灌混凝土制成。鑄鐵和鑄鋼材料制成的夯錘,體積小重心較低,穩定性強,回彈幅度不大,效率高。大噸位的可做成裝配式的鑄鋼夯錘,以利運輸。
3.1.1.2夯錘形狀
夯錘形狀可為圓柱形、方形、梨形、球形等形狀。為了減少或消除錘提升時土與錘之間的吸附力,以避免增加起重機的負荷,夯錘應設4~6個從錘底貫穿于錘頂的排氣孔。
3.l.l.3夯錘尺寸
夯錘單位面積可根據以下原則進行選則:
(l)夯錘單位面積的靜壓力宜在25~40kPa;
(2)夯擊能級在2000kN•m以下時,單位面積的沖擊能宜為300~500kN?m/m2;
(3)夯擊能級在3000kN?m以上時,單位面積夯擊能宜在600~800kN?m/m2;
(4)對于砂土和碎石土等,應選用較小面積的錘;對于軟土、淤泥及淤泥質土等應選用較大面積的錘;對于輕亞粘土、黃土等應選用中等面積的錘。
3.1.1.4夯錘重量
夯錘最佳重量可根據下式決定:
M=(l+K/2)AγR (4)
式中: M――夯錘重量(t);
K――有效加固影響深度系數;
γ――地基土的天然容重;
A――夯錘底面積(m2);
R――夯錘底半徑。
使用式(4)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當夯錘底面為曲面時,其底面積A為投影面積;夯錘半徑R相應于投影圓的半徑;
(2)地基土的天然容重γ為強夯處理前的地基土設計有效加固深度范圍內的加權平均值;
(3)有效加固影響深度系數K值此處取值為0.5~0.7。
3.1.1.5夯錘排氣孔的設置
(l)夯錘上排氣孔的總面積約占夯錘投影面積的15%左右;
(2)排氣孔設置要分布均勻,上下貫通,其數量為4~6個;
(3)排氣孔的中心一般在夯錘投影面半徑的中點;
(4)如果制作允許,也可做成上小下大的喇叭口;
(5)如果是鋼殼的混凝土錘或用于飽和粘性土等軟土地基加固的夯錘,其孔徑可適當增大,以利排氣和清孔。
3.l.2起重設備
3.1.2.l起重設備應根據夯錘重量選擇。
3.1.2.2起重設備可采用履帶式、輪胎式吊車及強夯專用三腳架,宜優先選用履帶式吊車,其起重能力一般不小于15t。
3.1.2.3當吊車的起重能力小于夯擊要求(即錘重×錘到吊車中心位置的距離)時,可在一定范圍內,增設龍門架支撐;亦可由二臺吊車組合成“雙機組合吊車”進行施工。
采用輪胎吊強夯,應與龍門架支撐配合施工。
3.2現場準備
3.2.1施工場地應平整,并經推土機壓實,以承載吊車及夯錘的重量。
3.2.2測量放線,放出夯擊范圍及夯擊點的位置。
3.2.3如鄰近有建筑物時,應距強夯點一定距離內挖好隔振溝。
3.2.4準備好配套的推土機、自動脫鉤裝置、夯錘、經緯儀、水平儀、滑輪、鋼絲繩及繩扣等機具。
3.3勞動組織(每臺班)
(l)工長兼技術員1名;
(2)測量兼沉降記錄員1名;
(3)現場操作指揮,兼扶塔尺1名;
(4)掛鉤1~2名;
(5)吊車司機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