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70年代的鶴壁市工農渠,是鶴壁市山城區、鶴山區、淇濱區人民的生命渠,承擔著向幾十萬市民提供生活和工業用水的重任。但是,工農渠自投入使用以來,有十多架石砌渡槽一直不同程度地漏水,有幾架已經處于被嚴重侵蝕狀態。由于向市區供水一刻也不能停止,管理處的同志們想盡了辦法也沒能將滲漏問題有效的解決,走訪考察全國各地類似的工程,也沒有尋訪到類似的成功案例。自1990年以來,先后有十多家防水堵漏公司到工農渠現場勘察、試驗,均沒有拿出可靠有效的治理辦法。我公司技術人員到工農渠管理處了解情況以后,結合工農渠的技術人員總結的防水堵漏經驗,制定出綜合應用多種防水堵漏材料的堵漏方法,并于2004年10月30日對譚溝渡槽進行了堵漏施工,于2005年元月10日工程竣工。通過歷時21個月的運行,于2006年10月30日到現場檢查驗收,防水堵漏效果基本達到質量要求。
現將該工程堵漏施工中所采用的施工方法與各位專家共同探討。
一、基本資料:
該渡槽位于太行山深處工農渠主干渠的上游。渡槽總長30m,高8m,總寬5.5m,槽底深2.5m,槽邦墻厚1m。現場觀察渡槽墻面、底面面積洇濕滴漏,局部呈線流,砌縫中原填充膠結料因水浸凍融出現嚴重疏松脫落現象,有些部位量積聚著水垢,幾處石頭砌塊也出現不同程度的松動。
二、施工步驟:
1、考慮到該渡槽的結構強度已嚴重降低,我們首先對其進行了水泥灌漿加固。灌漿部位是在渠道墻的上平面,采取先疏后密的布局鉆孔,最后空間距為0.25m,孔深均達槽底以下。灌漿壓力1.5Mpa,總灌漿量為水泥15噸,速凝抗裂外加劑2噸。
2、經水泥灌漿后滲漏現象明顯得到了改善,接著對滲漏部位進一步觀察,選取了幾處相對滲漏較嚴重的部位實施了高壓灌注聚氨酯灌漿料。由于聚氨酯灌漿料吸水膨脹倍數太,必須經過改性減小膨脹倍率,否則由于石頭砌塊間結構強度太低,高壓灌漿膨脹壓力太會破壞渡槽的整體結構使強度下降而產生更嚴重的隱患。
3、由于該渡槽沒有留伸縮縫,因熱脹冷縮自然形成了幾條不很規則的裂縫,沿裂縫走向鑿深開槽,用納米硅瞬間堵漏劑封堵后嵌填高彈性防水密封膏。
4、其它石頭砌縫開槽用納米硅瞬間堵漏劑封堵。
5、 渠道外墻、渠底表面粉刷20mm厚聚合物防水砂漿作為保護層。
三、堵漏效果:
經21個月后觀察,發現有兩處不于0.1㎡的濕跡,其它面積呈現完全干燥狀,符合質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