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是近年來質量技監工作領域中的一個重點。因為它牽涉到人民群眾和社會生產等多方面的安全利益,所以得到了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應該說,在各級質量技監部門的不懈努力下,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的發展是扎實和明顯的。然而,我們還應該注意到,由于受管理模式、人才和設備資源等因素的制約,基層特種設備管理工作目前還存在著一些不足。筆者就結合基層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的實際,談一談特種設備管理工作中三個方面的問題。
問題之一是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資質監控。無論哪個方面,人總是基礎和核心的因素,抓特種設備管理也是如此。只有做好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資質監控環節,才可以為特種設備安全提供最可靠的積極保障。然而,即使目前工作做得最扎實的地方,在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資質監控上也不是毫無紕漏可言的,無證上崗的現象難以從根本上加以杜絕。之所以會存在這個現象,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是企業認識不到位。有些企業為了降低費用支出,在特種設備操作上明顯存在著人多證少的問題,即多人操作,但有資格證的員工卻有限。更有一些企業,在操作上存在著隨意性,只要稍微懂點操作知識,就可以去進行特種設備的操作。這雖然方便了生產的需要,卻埋下了較大的安全隱患。質量技監部門為了提高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技能水平,往往會采取培訓的方式對其進行資質把關。這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地區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整體能力水平。但是這個辦法也存在著局限性,因為企業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具有較大的流動性,具備資質的人員有可能會另轉它業,而企業空下來的特種設備操作崗位一時之間不一定能找到有資格的人員來做。但生產是不能停頓的,所以在這時往往就要臨時找人頂崗操作。由于質量技監部門的培訓是周期性的,所以當企業特種設備崗位臨時缺崗而需要操作人員時,就不能對新進操作人員進行及時的技能培訓。針對這個問題,筆者覺得有必要加強企業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后續儲備的工作。來
問題之二是現場監察存在一定的形式主義。基層特種設備管理工作的環節在客觀上受到了兩個因素的制約。其一是監察人員本身的資質問題,眾所周知,因為特種設備管理工作是近年來才重點加強的一項工作,所以基層工作人員大多不是專業出身,對于特種設備的原理和相關領域的知識了解有限,故在開展現場監察工作時難以發現不明顯的技術隱患。另外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是特種設備的檢定需要專門的檢測儀器設備,而這些檢測儀器設備往往都是大型的,難以帶到現場,而企業又不能把特種設備拆下來進行送檢。這兩個因素的存在就從客觀的角度上限定了現場監察工作只能局限在眼看手摸、簡易檢定及一些設備檔案文件的檢查上。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即使這種現場監察是完備的,也只是從管理的角度上最大限度地為特種設備安全提供保證。因為設備在生產過程中是不可預知的,倘若不能時時進行調整掌握的話,誰也不可以對其安全狀況打保票,所以就實際效果來看,管理監察只是一種把關,對特種設備安全起直接保障作用的應該是操作人員。采集者退散
問題之三是對特種設備違法行為的處理措施脫離現實。因為在基層生產領域,企業規模較小,其中民營企業和個體經濟占了70%以上的比例。而存在問題最多的也往往是這些企業,這與企業的認識、管理、人才及設備資源密不可分。然而,從當前特種設備監管的一些法規政策來看,違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法規后的處罰力度過重。一臺特種設備一旦違法操作,企業就會面臨十幾萬元的罰款,這對于大多數注冊資金不過十余萬元的企業而言委實是難以承受的。在這種情況下,基層特種設備管理工作只能采取兩條路,一是降低管理處罰標準,二是對企業的行為睜只眼,閉只眼,否則工作就難以開展。而這兩種情況帶來的影響都是極為不利的。所以筆者認為,在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的法規政策上,應該作進一步深化,對于處罰的內容和力度進行調整,以便更符合基層的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