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生產過程管理
(1)生產過程
生產管理的任務是通過合理組織生產過程,實現企業的經營戰略和目標。合理組織生產過程有兩方面的內容:采用合理的組織形式和建立完善的運行機制。
(2)生產能力計劃
生產能力指在計劃期內,企業參與生產的全部固定資產,在既定的組織技術條件下,能夠生產的產品數量。生產能力是反映企業現有加工能力的技術參數,反映企業的生產規模。企業應使生產能力與市場需求相適應,并隨市場需求的變化而動態調整。
(3)生產進度控制
為了保證計劃的實現,計劃的執行過程不但要有效控制,而且要提供所有真實的執行數據,作為評價業績和改進工作的依據。進度控制內容應包括:
①投入進度控制。對原材料、毛坯、零部件投入提前期的控制。②工序進度控制。對零部件和產品在加工過程中的每道工序上的加工進度的控制。③產出進度控制。包括對完成產品制造的日期、生產數量的控制,對產品零部件的配套控制和品種組合均衡性的控制。
供應商管理
企業建立一套完整的審核標準,并選派有經驗的審核人員或者委托有資格的第三方審核機構對供應商進行現場審核和調查。現場審核的內容包括:①設計資格審核。如審核供應商對供應產品的設計開發能力和設計資格;②制造資格審核。如對供應商是否具備生產能力及管理、加工工藝等各種能力的綜合評估;③供應商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控制能力審核。企業通過對建立了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或者其他相關體系的供應商進行體系審核,從供應商的合作經驗、質量管理體系、質量保證能力、履約能力、技術和服務能力等方面進行供應商的綜合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