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5 共2頁
7、利用功能指數法進行價值分析時,如果VI>1,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
A.目前成本偏低,不能滿足評價對象應具有的功能要求
B.功能過剩,已經超過了其應具有的功能水平
C.功能成本比較好,正是價值分析所追求的目標
D.功能很重要但成本較低,不必列為改進對象
E.實現功能的條件和方法不佳,致使成本過高
標準答案:a,b,d解析:價值指數的計算結果有以下三種情況:
(1)VI=1。此時評價對象的功能比重與成本比重大致平衡,合理匹配,可以認為功能的現實成本是比較合理的。
(2)VI<1。此時評價對象的成本比重大于其功能比重,表明相對于系統內的其他對象而言,目前所占的成本偏高,從而會導致該對象的功能過剩。應將評價對象列為改進對象,改善方向主要是降低成本。
(3)VI>l。此時評價對象的成本比重小于其功能比重。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有三種:第一,由于現實成本偏低,不能滿足評價對象實現其應具有的功能要求,致使對象功能偏低,這種情況應列為改進對象,改善方向是增加成本;第二,對象目前具有的功能已經超過其應該具有的水平,也即存在過剩功能,這種情況也應列為改進對象,改善方向是降低功能水平;第三,對象在技術、經濟等方面具有某些特征,在客觀上存在著功能很重要而需要消耗的成本卻很少的情況,這種情況一般不列為改進對象。
8、在價值工程活動中,常用的方案綜合評價方法包括( )。
A.優缺點列舉法
B.排列圖法
C.矩陣評分法
D.相關因素法
E.分層法
標準答案:a,c解析:用于方案綜合評價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定性方法有德爾菲(Delphi)法、優缺點列舉法(答案A)等;常用的定量方法有直接評分法、加權評分法(又稱矩陣評分法)(答案C)、比較價值評分法、環比評分法、強制評分法、幾何平均值評分法等。考生可能將選項C漏選,其原因可能是不知道矩陣評分法就是加權評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