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多數建設單位對資本性支出項目的主要材料供應采用甲方供料的方式,工程開工前不再預付工程備料款。由于這種甲方供料方式的結算比較繁瑣,缺乏有效的過程控制,在結算管理中存在許多問題。
1、工程承包合同中關于甲方供料供應范圍的界定不明確。計入建筑安裝工程直接費用的材料費包括主要材料費、輔助材料費、消耗材料費,現行安裝定額基價中包含了大部分輔助材料和所有的消耗材料,建筑工程定額基價中包含了所有的材料費用。在一些工程的承包合同中,只填列主要材料由甲方提供的字樣,而對主要材料范圍沒有明確的界定。
2、材料與設備劃分不清。大多數工程項目的設備均由建設單位購置,直接計入設備投資。在甲方供料并實行轉賬結算方式下,有些建設單位將應列入設備投資的設備當作材料給施工單位轉賬,或將應給施工單位轉賬的材料列入設備投資中,造成建筑安裝投資和設備投資不真實和漏轉材料費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要分清固定資產投資中建筑安裝投資的材料費和設備投資的設備購置費的界線,實際操作中應按照石油化工概算指標中關于設備購置費的界定,據此,一般工藝安裝的設備費應很容易確定,但對于電氣、儀表安裝工程來說,有一定難度,而一些電氣、儀表設備的價值較小,財務人員很容易將其當作低值易耗品或材料核算。筆者認為,對于資本性支出項目,在圖紙設備一覽表上列入的設備及其附帶的備件和材料均須計入設備投資中。
3、工程承包方式、合同價款的結算方式與甲供材料的結算方式混同。有些工程項目,在采用工程招標承包方式下,由于工程主要材料甲方供應,因材料價格無法確定,為衡量施工單位投標報價的合理性,在招標文件中規定投標報價不包含甲供材料費,并以中標價簽訂承包合同進行價款結算。在操作中,建設單位工程管理人員認為,既然結算中不含主要材料費,這意味著主要材料費不應計入結算中,而將其直接計入"在建工程"賬戶,但實際上并不存在這樣的因果關系。
建議,在實際工作中,甲供材料仍采用轉賬結算方式,施工單位按照甲供材料價格和實際材料用量單獨編制一本材料費結算書,與合同價款一同進入建筑安裝工程投資中。
4、甲供材料的財務結算環節與工程價款結算環節相脫節。一些工程項目甲供材料的財務結算,采用直接入賬的方式,施工單位抱著蒙混過關的態度,在結算書中又列入了甲供主材費,造成主材費重復計算。這種情況多出現在甲供材料財務結算通常采用轉賬結算方式,而出于某種原因變更為直接入賬結算方式下。筆者建議,對材料費的審查應以建設單位轉給施工單位的材料單或材料費清單為依據。若施工單位不能提供此依據,則認為材料未進行轉賬。這樣就可以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
5、甲供材料存在的問題。
(1)材料供應部門在給財務部門轉料單時,將本月某建設單位的料單匯集按匯總數結轉,其后面不附帶按工程項目歸集的材料清單,并且料單中工程項目的名稱沒有細化到單項工程下的單位工程。這樣很容易造成財務部門材料核算不準確
(2)料單從供應部門到財務部門(施工單位)的時間間隔較長,料單到達時間滯后于工程結算,致使結算中不可避免地出現暫估價款,導致材料找差與工程結算相脫節。
?。?)料單的轉移環節容易發生丟失。這種情況若發生在財務部門,會使工程投資核算有誤(直接入賬方式下)或給施工單位漏轉料單(轉賬方式)。這種情況若發生在供應部門,通常采取的補救措施是讓施工單位重新開領料單,材料計劃審查人員對料單真補假補難辨,造成采購和領料環節的失控。
6、在甲供材料轉賬結算方式下,結算書計列的材料價格標準不統一。筆者在審查工程結算時發現,甲供材料在結算書中計列的價格標準五花八門,有預算價格、概算價格、估算價格、實際價格、參考價格等等。按照建筑安裝工程間接費的計取規定,進入結算的主材價格應為預算價格,而現行材料預算價格不夠全面,施工單位預算編制人員只能代之以其他價格。也有的施工單位利用這種機會,對已轉賬的甲供材料采用實際價格計入,個別料單未到的則高估冒算,事后逃避找材料負差。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建議,預算審查一律按預算價格計主材費,無預算價格的按較低的參考價格計入。這樣可以牽制施工單位主動找價差,且應盡可能讓施工單位找正差。
?。ㄔ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