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企業定額的編制過程
編制企業定額大致分為五個階段:
1、決策階段。隨著企業體制改革的深入,建筑市場的不斷規范,特別是加入WTO以后,建筑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我單位以適應市場經濟為導向,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在2000年底,我集團公司決定編制企業內部定額,以期發揮集團優勢,擴大經營空間。
2、準備階段。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做好編制前的準備工作。由集團公司總經濟師牽頭,從各基層單位抽調業務骨干組成定額編制小組,收集各種資料,請教有關專家,制定企業定額的編制方案。
3、定額劃項階段。建立定額的框架結構,確定編制依據,將分部分項工程按定額章、節具體劃分定額子目。組織有關人員召開研討會,認真細致逐項分析,擬訂編制方法。
4、定額計算階段
1)定額含量的計算。根據子目特殊性,考慮其所占工程造價的比重、技術含量等因素,選擇不同的方法對定額含量進行測定計算。在具體編制過程中,如腳手架工程、砌體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等工料機用量的計算,主要采用現場觀察測定法,以研究消耗量為對象、觀察測定為手段。深入施工現場,在項目相關人員的配合下,通過密集抽樣和粗放抽樣等技術進行直接的分析研究,獲得該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技術組織措施和工料機消耗量的基礎資料,確定工料機定額消耗水平;對于人工幅度差,材料損耗率和超運距等問題,主要采用經驗統計法,從己峻工程及在施工程中的施工資料、典型設計圖紙、成本核算資料中,選取若干個有代表性的項目,進行分析、測算及定量,最后得出同類型分項工程的平均值;對一些企業實際施工水平與傳統定額所反映的平均水平相近項目,采用了定額換算法,結合企業現狀對傳統定額進行調增或調減。同時該方法制定的定額水平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和完善。
2)定額基礎數據庫的建立。深入市場調查研究,結合企業實際情況,以人工工日單價、材料預算基價、周轉性材料租賃價、機械臺班基價及內部租賃價等為基礎,建立了靈活多變、切實可行、科學合理的企業定額數據基價平臺。
5、企業定額管理軟件的編制與實施階段。在定額計算過程中,我們同步進行了相應軟件的開發,充分發揮計算機運算速度快、存儲量大,數據計算準確等優勢,并根據企業定額的動態管理特點,建立了科學合理的數據結構,及時用于定額單價的計算合成;軟件的同步開發為準確的編制工程量清單報價和項目的成本核算提供了方便。
二、企立定額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企業定額是工程造價決策的基礎,是投標報價的依據
目前我國建筑市場供求關系嚴重失衡,業主希望以最低的價格選擇優秀企業、獲得優質工程。而報價作為一個經濟指標,是投標企業技術力量和管理水平的綜合體現,如果報價不能反映出投標企業的實際能力,選擇優秀的施工企業也就無從談起。這就要求施工企業根據企業定額制定自身的目標控制值,從而在競標中掌握主動權、減少風險,并保證“合理低價”中標,贏得市場。如我們剛參加的大運高速公路新光武到原平段附屬工程第四標段工程投標中,發包方要求低價中標,我單位對本工程進行了認真分析,應用企業定額進行了測算,確定了合理低價,為最終中標奠定了堅實基礎。又如我們在參加某人民醫院門診樓工程投標中,發包方同樣要求低價中標,但在形式上要求各投標單位多輪報價,同樣我單位依據企業定額進行了認真細致的測算,確定了本企業所能承受的合理最低價,在競標中,第三輪報價低于我單位最低價時,我們主動選擇了放棄,退出了該競標過程。最后,我們對本工程的中標價進行了分析,結果是該中標價遠遠低于構成工程實體所需費用,這樣沒有獨立的計價依據,盲目的報價,不考慮其企業自身實際承受能力,只考慮當期企業困境,在工程投標報價中嚴重背離價值,無節制地壓價、降價,使得最低價并不是真正意義的合理“最低價”,只能導致企業效率低下、成本虧損、發展滯后,勢必影響工程質量,不利于施工企業乃至建筑業的可待續發展。只有“價實”才能“貨真”,在現階段市場形成價格初期,為施工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企業定額的建立和使用定會產生深遠和重大影響。
(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