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法”計算的核心是“三線一面”,即外墻中心線長L中,外墻外邊線長L外,內墻凈長線長L內和底層建筑面積S底。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將“三線一面”中具有共性的四個基數,分別連續用于多個相關分部分項工程量的計算,從而使計算工作做到簡便、快捷、準確。
靈活運用“三線一面”是“統籌法”計算原理的關鍵。針對不同建筑物的形體和構造特點,在工程量計算過程中,對“三線一面”或其中的某個基數,要根據具體情況作出相應調整,不能將一個基數用到底。例如某磚混樓房,底層為370墻,二層及以上設計為240墻,那么底層的L中和L內肯定不等于二層的L中和L內,此時,底層的L中和L內必須要在二層的L中和L內的基礎上進行調整計算(見第三章第一節)。
在計算L內時必須注意:內墻墻體凈長度并非等于內墻圈梁的凈長度,其原因是,磚混房屋室內過道圈梁下是沒有墻的,但是,為了便于在計算墻體工程量時扣除嵌墻圈梁體積,因此,L內計算時必須統一按結構平面的圈梁凈長度計算,而室內過道圈梁下沒有墻的部分則按空圈洞口計算。
“三線一面”中的四個基數非常重要,一旦出現差錯就會引起一連串相關分部分項工程量的計算錯誤,最后導致不得不重新調整“基數”,重新計算工程量。在這四個基數中,如果L中和L內計算錯誤的話,就會影響到圈梁鋼筋、混凝土,墻體和內墻裝飾工程量的計算;如果L外計算錯誤的話,就會影響到外墻裙和外墻裝飾工程量的計算;如果S底計算錯誤的話就會影響到樓地面、屋面和天棚工程量的計算。因此,在計算工程量之前,務必準確計算“三線一面”,而在工程量計算過程中則要靈活運用“三線一面”,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工程量的快速、準確計算。
(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