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施工階段全過程控制
3.1 加強成本控制,必須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體系
成本控制體系,指更好地運用項目經理制,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各個管理層面和施工班組參與其中的成本管理網絡系統,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擔負著一定的成本管理內容。從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到現場管理人員都必須落實成本管理責任,明確職責,成本控制體系應根據工程的進展和需要及時調整和完善。工程成本管理是一個全員全過程的管理,目標成本要通過施工生產組織和實施過程來實現。成本管理的主體是施工組織和直接生產人員,而不是財務會計人員。必須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體系,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才能做好工程成本控制工作。
3.2 加強合同管理
在現代工程建設管理中,合同管理越來越重要。由于各工程施工條件不同,存在的各種差異具體體現在合同中,施工企業需牢固樹立合同法制觀念,依據施工圖,以承包合同為依據,根據合同要求的工程項目、質量、進度等指標,詳細編制施工組織設計,以此作為制定計劃成本的基礎。不得盲目擴承包范圍增加額外成本。這要求所有參與施工負責人精確理解合同范圍,對于施工中涉及合同變更和變更設計的工程項目及時申報,盡可能增加工程收入,用合同賦予的權利合理的增加收入。
3.3 控制直接和間接成本,努力做到技術成本節約
施工企業的管理目標必然是實現利潤的最化,而利潤的最化來自于嚴格的成本費用的控制。在施工過程中,最的成本支出來自材料成本、人工費用和機械施工費用三類。目前各施工企業在直接成本方面基本上做到了有效降低成本,而忽略間接成本的節約,間接成本指為了完成工程或有助于工程形成的施工措施性成本和施工經營性成本,間接成本的節約可起到很好的成本控制作用。由于各施工項目的具體條件不同,施工組織設計和管理決定了工程成本的投入,只有提高施工項目的科學管理水平,優化施工方案,提高生產效率,積極研究采用各種新工藝、新技術將帶來施工中技術成本的節約。如電廠鍋爐基礎施工中如何控制混凝土裂縫一直困擾著施工企業,改進施工方法可取得可觀的效益。施工企業只有在工作中不斷創新,才能做到技術成本節約。
3.4 控制質量成本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質量與成本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在質量和成本之間尋求一種動態的平衡。施工企業的成本控制者應深刻理解質量與成本的關系,在施工管理過程中加強質量管理,避免因工程質量而帶來的損失。
質量成本是指項目為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而支出的一切費用,以及未達到質量標準而產生的一切損失費用之和。質量成本分2類:一類是故障成本,包括施工項目內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此類費用屬于損失性費用,與質量水平成反比關系,施工項目內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降級復檢等引起的費用,是非正常費用,應當減少,并追究造成該費用發生當事人的責任;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賠等引起的費用,這一類費用的發生要注意施工過程中的簽證,會同監理、業主共同處理探討并作詳細的施工記錄以便索賠和反索賠。另一類是控制成本,包括鑒定成本和預防成本,屬于質量保證費用,與質量水平成正比關系,鑒定成本即質量檢驗費用,該項費用是不可避免會發生的,應按有關規定辦理,質量預防費用即對事故要做好預防措施以免事故發生時不知從哪兒出這筆資金,將事后控制轉為事前控制。施工企業應針對不同的工程,找到最佳點,這要求施工企業嚴格按合同要求,在適用區內尋求最佳點,既保證質量且費用低。
3.5 工期成本管理
尋求最佳工期點成本,正確處理工期、成本的關系是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工作重點,為了保證工期而采取技術措施,必然增加工期成本,但由于延誤工期而導致違約必然被索賠。一般來說工期短,成本小,但當工期縮短到一定限度時,再要縮短工期所采取的措施成本則會急劇上升,因此在確保工期達到合同要求時,盡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為了追求市場競爭力而盲目趕搶工期,否則,不但增加技術措施費用,導致工期成本超支,還會出現質量、安全事故,直接影響經濟效益。
3.6 環境成本管理環境
成本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而產生的。我國加入WTO以后,由于企業在此方面的支出幅度上升,因此控制環境成本支出,構建環境成本控制體系成為當務之急。控制環境成本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1)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具體施工環境制定項目工程環境目標,盡量避免因擴環境影響而增加成本支出。(2)對施工環節影響環境的因子進行預控和跟蹤監測,以避免發生不必要的環境事故損失或環境罰款成本。將施工過程中所發生的環境成本作為施工成本的組成部分進行成本控制,并在成本預測、計劃、核算中充分考慮環境支出,增加針對環境因素的專門化成本控制系統等。
4.工程款結算和索賠在控制成本中作用
施工企業應注重工程款結算,及時結算工程進度款,提高資金在企業運作的力度。施工索賠是一項涉及面廣、學問頗深的技巧,是施工企業保護自己并獲取利益的手段。在市場經濟下施工企業的成功,很程度上取決于其是否善于索賠。而在施工管理中能否及時、全面地發現潛在的索賠機會是索賠工作的前提條件,這就要求索賠工作人員必須具有豐富的施工管理經驗,熟悉施工中的各個環節,通曉各種建筑合約和建筑法規,并具有一定的財會知識,才能全方位的捕捉到潛在的索賠機會。項目施工中潛在的索賠機會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如何提出索賠要求并保證最終索賠的成功將會因事件的具體情況而有所不同,但只要索賠管理人員有較強的索賠意識,善于研究合同文件、實際工程事件、捕捉索賠機會,善于學習和總結索賠的工作經驗,就能夠恰當地維護自方利益,獲取索賠,起到良好的控制成本作用。
5.加強成本核算、實行激勵機制、風險機制
施工企業對工程項目目標成本進行層層分解,簽定經濟風險承包合同,實行責任目標成本風險抵押承包,建立以利潤為中心,成本核算為基礎,職工收入與生產經營業績相掛鉤為重點的全員量化考核體系,對管理人員引入風險激勵機制,可對施工企業的成本管理起到重要作用。
6.全員控制、動態控制
加強成本管理,首要的工作在于提高廣職工對成本管理的認識,增強成本觀念,貫徹技術與經濟結合、生產與管理并重的原則,向全體職工進行成本意識的宣傳教育,培養全員成本意識,變少數人的成本管理為全員的參與管理。
施工項目成本的發生涉及到項目整個周期。這個過程隨時變化,施工企業管理人員應隨時關注工程進展情況,及時審核階段成本,使成本在動態控制中。施工企業應推行權責一致原則,調動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實現自主管理,才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