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價資料是指已建成竣工和在建的有使用價值的有代表性的工程設計概算、施工預算、工程竣工結算、竣工決算、單位工程施工成本以及新材料、新結構、新設備、新施工工藝等建筑安裝工程分部分項的單價分析等資料。全面、系統地積累工程造價資料是工程造價基礎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工程造價從業人員加強工程造價管理必備的條件。
1 工程造價資料積累的內容
在工程造價管理方面,按照全過程控制的動態管理的思路,對計價依據實行“控制量”、“指導價”、“競爭費”的改革構想,變靜態管理為動態管理。因此,工程造價資料積累的內容應包括“量”和“價”,還要包括對造價有重要影響的技術經濟條件,如工程概況建設條件等。
1.1 建設項目和單項工程造價資料
(1)對造價有主要影響的技術經濟條件。如項目建設標準、建設工期、建設地點等。
(2)主要的工程量、主要的材料量和主要設備的名稱、型號、規格、數量等。
(3)投資估算、概算、預算、竣工決算及造價指數等。
1.2 單位工程造價資料
單位工程造價資料包括工程的內容,建筑結構特征、主要材料的用量和單價,人工工日和人工費以及相應的造價。
1.3 其它
有關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分部分項工程人工工日,主要材料用量,機械臺班用量。
2 工程造價資料的管理
國家建設部于1991年11月印發了關于《建立工程造價資料積累制度的幾點意見》的文件,標志著我國的工程造價資料積累制度正式建立起來,工程造價資料積累工作正式開展。積極擴使用計算機建立工程造價資料的資料數據庫,開發通用的工程造價資料管理程序,可以提高工程造價資料的適用性和可靠性。要建立造價資料數據庫,首要的問題是對工程進行分類并設計出一套科學、系統的編碼體系,必須嚴格遵守統一的標準和規范。
3 工程造價資料的運用
工程造價資料積累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對其進行分析和使用,為工程造價宏觀管理、決策提供重要的技術數據;為制訂和修訂投資估算指標,概預算定額和其他技術經濟指標以及研究工程造價變化規律提供技術服務;為編制、審查、評估項目建議書,可行性報告投資估算,設計方案比選,編制設計概算,投標報價提供有關數據。
3.1 工程造價資料積累是編制工程造價計價的依據和其他技術經濟指標的基礎,是制定有關工程造價管理政策和法規的基礎。投資估算指標,概算定額、預算定額、工期定額及價差調整辦法等是工程造價計價依據的主要內容,新工藝和新材料出現時,需要從積累的資料中獲得編制新增定額的有用信息,還有對已完工程造價分析、總結,才能發現同類工程造價的變化規律,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及影響工程造價不合理的因素,為造價管理部門制定有關造價管理政策和法規提供依據,同時為預算造價指數,人工、材料、機械費用指數等其他技術經濟指標提供基礎資料。
3.2 可用作編制投資估算的重要依據。在建設項目的前期,利用積累的工程造價資料,采用類比的方法,得出工程的投資估算。
3.3 可用作編制初步設計概算和審查施工圖預算的重要依據。在初設階段,利用所積累的造價資料能更深入細致地編制初步設計概算,為限額設計和利用價值工程進行設計方案優化提供基礎依據,確保設計概算控制在投資估算內。施工圖預算完成后,用類似的工程造價資料進行比較,判斷其準確性,并找出偏差的原因,及時修改施工圖紙,同時對不可預見性的因素所帶來造價的變化進行準確地預測分析,有效控制施工圖預算在設計概算之內。
3.4 可用作標底和投標報價的參考資料。工程造價積累資料可以向業主和承包商指明類似工程的實際造價及其變化規律,使得雙方都可以對未來將發生的造價進行預測和準備,從而避免標底和報價的盲目性。
3.5 可用作技術經濟分析的基礎資料。由于造價信息的不斷及時反饋,使得業主和承包商都可以盡早地發現問題,并及時予以解決,這也正是對造價的控制由靜態轉入動態的關鍵所在。
3.6 可作為編制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的參考,用作建設成本和進行單位生產能力投資分析。
3.7 做好工程造價資料積累工作,是工程造價管理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是提高工程造價專業人員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無論是造價管理部門,還是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造價咨詢單位等,加強對工程造價資料積累工作,充分利用這一知識資源,對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專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將起到巨作用。
總之,經過認真挑選、整理、分析的工程造價資料是各類建設項目技術經濟特點的反映,也是對不同時期基本建設工程各個環節(技術、經濟、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系統地積累、開發和運用工程造價數據庫,順應了建立由市場形成價格的新機制,工程造價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將更好地為工程造價改革服務。
造價工程師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