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我國的工程造價管理體制

發布時間:2014-02-25 共1頁

  
 ?。ㄒ唬┪覈こ淘靸r管理體制的建立
  工程造價管理體制建立于建國初期。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三年經濟恢復時期和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全國面臨著規模的恢復重建工作,特別是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后,為合理確定工程造價,用好有限的基本建設資金,引進了前蘇聯一套概預算定額管理制度,同時也為新組建的國營建筑施工企業建立了企業管理制度。1957年頒布的《關于編制工業與民用建設預算的若干規定》,規定各不同設計階段都應編制概算和預算,明確了概預算的作用。在這之前,國務院和國家建設委員會還先后頒布了《基本建設工程設計和預算文件審核批準暫行辦法》、《工業與民用建設設計及預算編制暫行辦法》,《工業與民用建設預算編制暫行細則》等文件。這些文件的頒布,建立了概預算工作制度,確立了概預算在基本建設工作中的地位,同時對概預算的編制原則、內容、方法和審批、修正辦法、程序等作了規定,確立了對概預算編制依據實行集中管理為主的分級管理原則。
為了加強概預算的管理工作,國家綜合管理部門先后成立預算組、標準定額處、標準定額局,1956年單獨成立建筑經濟局。約從1953年到1958年,工程造價管理制度的建立主要表現為適應計劃經濟需要的概預算制度的建立。概預算制度的建立,有效地促進了建設資金的合理和節約使用,為國民經濟恢復和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順利完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這個時期的造價管理只局限于建設項目的概預算管理。
  1958~1967年,概預算定額管理逐漸被削弱。1958年開始,“左”的錯誤指導思想統治了國家政治、經濟生活。在中央放權的背景下,概預算與定額管理權限也全部下放。1958年6月,基本建設預算編制辦法、建筑安裝工程預算定額和間接費用定額交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負責管理,其中有關專業性的定額由中央各部負責修訂、補充和管理,造成現在全國工程量計量規則和定額項目在各地區不統一的現象。各級基建管理機構的概預算部門被精簡,設計單位概預算人員減少,只算政治賬,不講經濟賬,概預算控制投資作用被削弱,投資撒手之風逐漸滋長。盡管在短時期內也有過重整定額管理跡象,但總的趨勢并未改變。1966~1976年,概預算定額管理工作遭到嚴重破壞。概預算和定額管理機構被撤銷,預算人員改行,量基礎資料被銷毀。定額被說成是“管、卡、壓”的工具。造成設計無概算,施工無預算,竣工無決算,投資敞口,吃鍋飯。1967年,建工部直屬企業實行經常費制度,工程完工后向建設單位實報實銷,從而使施工企業變成了行政事業單位。這一制度實行了6年,于1973年1月1日被迫停止,恢復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施工圖預算結算制度。1973年制訂了《關于基本建設概算管理辦法》,但未能施行。
  1976年,十年動亂結束為順利重建造價管理制度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從1977年起,國家恢復重建造價管理機構。1983年,國家計委成立了基本建設標準定額研究所、基本建設標準定額局,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各有關部門、各地區也陸續成立了相應的管理機構,這項管理工作1988年劃歸建設部,成立標準定額司。十多年來,國家主管部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各地區對建立、健全工程造價管理制度,改進工程造價計價依據作了量工作。
 ?。ǘ┕こ淘靸r管理體制的改革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結構的日益復雜,計劃經濟的內在弊端逐步暴露出來。傳統的與計劃經濟相適應的概預算定額管理,實際上是用來對工程造價實行行政指令的直接管理,遏制了競爭,抑制了生產者和經營者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市場經濟雖然有其弱點和消極的方面,但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經濟條件而發揮優化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因而,在總結十年改革開放經驗的基礎上,黨的十四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我國廣工程造價管理人員也逐漸認識到,傳統的概預算定額管理必須改革,不改革沒有出路。而改革又是一個長期的艱難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是先易后難,循序漸進。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我國基本建設概預算定額管理的模式已逐步轉變為工程造價管理模式。主要表現在:
 ?。?)重視和加強項目決策階段的投資估算工作,努力提高可行性研究報告投資估算的準確度,切實發揮其控制建設項目總造價的作用。
 ?。?)明確概預算工作不僅要反映設計、計算工程造價,更要能動地影響設計、優化設計,并發揮控制工程造價、促進合理使用建設資金的作用。工程經濟人員與設計人員要密切配合,做好多方案的技術經濟比較,通過優化設計來保證設計的技術經濟合理性。要明確規定設計單位逐級控制工程造價的責任制,并輔以必要的獎罰制度。
 ?。?)從建筑產品也是商品的認識出發,以價值為基礎,確定建設工程的造價和建筑安裝工程的造價,使工程造價的構成合理化,逐漸與國際慣例接軌。
  (4)把競爭機制引入工程造價管理體制,打破以行政手段分配建設任務和施工單位依附于主管部門吃鍋飯的體制,沖破條條割裂、地區封鎖,在相對平等的條件下進行招標承包,擇優選擇工程承包公司和設備材料供應單位,以促使這些單位改善經營管理,提高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降低工程造價。
  (5)提出用“動態”方法研究和管理工程造價。研究如何體現項目投資額的時間價值,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工程造價管理機構要定期公布各種設備、材料、工資、機械臺班的價格指數以及各類工程造價指數,要求盡快建立地區、部門以至全國的工程造價管理信 息系統。
  (6)提出要對工程造價的估算、概算、預算、承包合同價、結算價、竣工決算實行“一體化”管理,并研究如何建立一體化的管理制度,改變過去分段管理的狀況。
  (7)工程造價咨詢產生并逐漸發展。作為受委托方委托,為建設項目的工程造價的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提供咨詢服務的工程造價咨詢單位在全國全面、迅速發展,造價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正式建立,中國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協會及各專業委員會和各省、市、自治區工程造價管理協會普遍建立。
  我國加入WTO以后,工程造價管理改革日漸加速。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的頒布,建設工程承發包主要通過招投標方式來實現。為了適應我國建筑市場發展的要求和國際市場競爭的需要,我國將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與我國傳統的定額加費率造價管理模式不同,將主要采用綜合單價計價。工程項目綜合單價包括了工程直接費、間接費、利潤和相應上繳的稅金,不再需要像以往定額計價那樣進行套定額、調整材料差價、計算獨立費等工作,使工程計價簡單明了,更適合招投標工作。實施工程量清單計價,其意義有以下五個方面:第一,有利于貫徹“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業主與承包商在統一的工程量清單基礎上進行招標和投標,承發包工作更易于操作,有利于防止建筑領域的腐敗行為。第二,工程量清單報價可以在設計過程中進行。不同于以往以施工圖預算為基礎報價,工程量清單報價可以在設計階段中期就進行,縮短了建設周期,為業主帶來明顯經濟效益。同時,設計周期也可適當延長,有利于提高設計質量。第三,工程量清單要求承包商根據市場行情、項目狀況和自身實力報價,有利于引導承包商編制企業定額,進行項目成本核算,提高其管理水平和競爭能力。第四,工程量清單條目簡單明了,有利于監理工程師進行工程計量,造價工程師進行工程結算,加快結算進度。第五,工程量清單報價對業主和承包商之間承擔的工程風險進行了明確劃分。業主承擔了工程量變動的風險,承包商承擔了工程價格波動的風險,對雙方的利益都有一定程度的保證。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原有工程造價管理體制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的話,就必須進行改革。工程造價管理體制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建立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實現工程造價管理市場化,形成社會化的工程造價咨詢服務業,與國際慣例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