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 述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計算機在工程造價領域取得了很的成就,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1. 管理部門的的力支持;
2. 計算機在建筑領域的應用越來越普及;
3. 更多、更好的應用軟件不斷出現。
工程造價電算化具有以下的優點:
1. 不僅可以編制工程概預算,并且可以對概預算定額、單位估價表和材料價進行即時、動態的管理,提高對工程造價的管理水平;
2. 數據完整、齊全,為工程項目的建設了有利條件;
3. 計算結果準確,概預算的質量得到提高;
4. 簡化了概預算的審核過程。概預算的審核可不審核計算過程與輸出結果,只審核輸入的原始數據。
5. 使用簡便,加快了概預算的編制速度,極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市場推出的工程造價方面的軟件主要有"套價軟件"、"工程量計算軟件"和"鋼筋翻樣軟件",其中"套價"軟件和"鋼筋翻樣"比較成熟,普及率很高,而"工程量計算"軟件相對普及率較低,這是有工作的復雜性、軟件價格和可操作性等多種因素造成的。為了進一步提高工程造價的電算水平,有必要對"工程量計算"軟件做更深層次的探討。
二、"工程量計算"軟件性能分析
目前市場上的"工程量計算軟件"根據數據錄入操作方式體分兩種:一種是圖形法(平面解析法和CAD方法),一種是表格法(圖表結合法)。根據性能指標做如下分析:
1. 正確性、準確性。
這是對軟件的最基本要求;
作為測試手段,一般是用手工計算的結果與軟件產生的報表數據進行比較,產生差異的地方主要是計算過程數據精確度的保留和計算參數的設置是否正確靈活。因為是黑盒子方式測試,只對照輸入和輸出數據,如果是計算方法的錯誤則屬于軟件本身問題了。成熟的軟件產品是經過反復測試的,正確性和準確性基本是不存在問題的;
2. 功能完善。
軟件的實力在于它的功能是否完善、強,是否能滿足專業各種復雜的各種要求;
數據輸入輸出、計算匯總、分類統計、審核和數據回溯是完成工程量計算工作的基本功能,不同的設計思路會有不同的實現方式。
圖形法的輸入方式是以圖形的方式輸入,對輸入的圖形對象的屬性進行設置,通過計算匯總得到各種匯總表,其特點是輸入的數據是以圖形方式顯示給用戶,給人一直觀、整體效果好的視覺,同時構件之間的扣減、計算過程中裝飾部分和結構之間的數據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決。
武漢三山應用科學研究所經過反復比較,征求數十位有豐富預算經驗的造價工程師的意見后,提出采用表格法為主,圖形為附計算工程量的軟件開發思路。
表格法是通過在表格上直接輸入構件,以示意圖加以說明。如果說圖形法是把圖紙在計算機上重復輸入一遍,表格法則是預算人員把圖紙信息按"統籌法"歸納整理后再輸入計算機的,目的是為了迎合預算人員的工作習慣和加快數據的輸入過程,其特點是顯示給用戶的直接是每個構件產生的項和量,即開放式的中間結果。有了這個中間結果,用戶可以很靈活的參與處理各種復雜的預算問題,同時在工作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對三線表、門窗表、房間表、梁、板、柱的引用能夠實現一數多用、數據共享;
3. 可操作性。
目前軟件種類很多,能否能被用戶接受,是軟件是否成功的關鍵,"易學、易用"目前已經成了每個公司的口號和用戶選擇的最主要的標準;
可操作性是對功能實現的進一步闡述,是用戶對各項功能實際操作是否適應和滿意的綜合評價,主要反應在用戶對軟件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是否合乎邏輯、容易理解并接受,具體到每項功能,其含義是否容易準確的把握,其操作是否簡單靈活、層次少,結果是否符合用戶的要求,操作的效率是否得到較的提高;
圖形法軟件的操作流程:熟悉施工圖紙→建立工程文件→畫圖方式圖紙輸入(定義工程參數→選擇樓層→定義主軸→輸入主體→計算當前層→輸入建筑裝飾→計算當前層→利用計算公式輸入)→計算匯總→打印→轉入套價預算軟件→數據備份歸檔。
表格法軟件的操作流程:熟悉施工圖紙→建立工程文件→填表方式圖紙輸入(按門窗表、三線表、基礎、天棚樓地面、磚石墻、屋面、建筑面積、搗制、預制構件、零星工程、裝飾模塊輸入→構件產生的項、量的調整)→計算匯總→打印→轉入套價預算軟件→數據備份歸檔。
從兩種操作流程可以看出其不同之處:
(1)軸線。圖形法中的定義軸線對整個操作很重要,它直接影響到構件的尺寸和放置的位置,而表格法中軸線是可選項,只是方便用戶的識別輸入的構件,可以不輸,從而減少錄入的數據量;
(2)層的管理。圖形法是嚴格按層進行管理數據,而表格法主要是按統籌法的思路管理數據,對層的管理不是顯性的;
(3)構件產生的項、量的調整。它的含義是對輸入的每個構件、基礎斷面的對象產生的定額項目及工程量進行調整,是開放式的,這用戶最關心、需要的最終的數據。該功能是表格法的核心和特點。
工程量計算并不只是單純的計算幾個數量,工程量是定額項目的數據,離開了項只算量意義就不。工程預算是很復雜也很靈活的一項工作,遇到復雜的施工工藝(例如墻裝飾),定額的套用就要求功能足夠強、靈活。
工程量的計算是按定額計算規則操作的,表格法中項、量就是根據定額計算規則(包括費用定額)自動套用的,包含定額號、計算式以及系數調整、取費、配合費、計門窗、增值稅、換算等屬性。
(4)數據共享。圖形法根據所畫圖形的位置、尺寸關系可以方便的解決構件間相互扣減、閉合測量點計算,裝飾部分可利用結構的數據。表格法則是利用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在數據庫層實現數據的完整性,用戶可以按統籌法相互調用構件。
(5)容錯性。好的容錯性能使預算工作順利進行,但要做好這一步必須在軟件底層以及對建筑、預算、施工進行深入的研究。表格法在最終報表結果的回溯做了一定工作。
(6)與預算手工習慣的比較。圖形法主要是根據計算機的特點去解決工程量計算工作,讓預算人員去適應軟件,而表格法主要是根據預算手工習慣的工作方式,再利用計算機的特點解決其中的每項操作,是軟件去適應人。圖形法具有特點,表格法更讓預算人員感到簡明、熟悉。
(7)對軟件操作人員的要求。圖形法對操作人員計算機操作的熟練程度高一些,表格法對操作人員的預算專業素質要求高一些。
(8)輸入速度。用軟件進行工程量計算,因為計算機的特長是計算,所以數據的輸入成了整個工作的關鍵工序。很好的解決了輸入的速度,整個預算工作就會明顯加快。表格法的輸入方式正是根據提高輸入速度的思路制定,圖形法是用層拷貝等的方式加快輸入速度的。圖形方式的軟件也有用CAD方式或圖紙掃描方式實現輸入的,目的也是為了提高輸入速度,但CAD方式要求預算人員首先要掌握CAD軟件,或者是設計院的數據盤信息不全,需要進一步加工,而圖紙掃描的信息能夠直接引用的太少了,量數據必須重新輸入。因為存在技術方面的問題,目前還沒有真正推廣。
4、技術領先水平。
隨著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和Web應用的普及,軟件技術應該不斷提高,要考慮到各種數據格式、外部接口等;
5、設計思路的科學性。
軟件設計的基本思路、創意決定了軟件表現形式,包括軟件的功能、可維護性、可移植性 和安全性等。
三、"工程量計算"軟件的發展
通過以上的比較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表格法是以手工習慣和統籌法設計的輸入操作方式,代價是圖形方面和層管理方面的功能較弱,而圖形法是盡量發揮計算機圖形化的特點,以圖形方式輸入數據,代價是輸入速度和項、量調整功能較弱。預測到今后的"工程量計算軟件"會綜合圖形法和表格法的各自特長,具備以下特點:
1. 完整正確的工程量計算規則,豐富完整的匯總報表和統計報表;
2、易學易用的設計、快速靈活的輸入方式;
3、開放式的中間結果(每個構件產生的項量);
4、各種復雜圖形的計算、扣減處理;
5、科學合理的底層數據模型和數據庫結構;
6、統一的數據格式和必要的外部接口(如CAD、EXCEL等);
7、網絡版測重協同工作、協調工作的功能。預算工作多數是有若干人組成,網絡版可以充分發揮網絡功能,如并行的處理同一對象,協調某一工作的進行,從而實現真正的高效率;
8、利用因特網的資源,可以直接從網上接受信息和發布信息;
9、在技術成熟的情況下,利用掃描儀或其它外圍設備實現更加智能化的輔助輸入方式。
四、結 論
進一步提高造價工程電算化的水平,"工程量計算軟件"的質量和普及是關鍵。"工程量計算"軟件在建筑行業早已眾所周知,但目前真正的普及率和使用率卻并不樂觀,我們應該從軟件本身找原因,提高軟件質量和軟件的可操作性,真正讓預算人員感"易學、易用",這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