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新清單計價規范五大特點

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特點一:突出強制性條文
  原《規范》的條文為45條,新《規范》的條文增至137條,新《規范》比原《規范》增加了92條,增幅達兩倍以上,特別是其中的強制性條文由6條增加到15條,涵蓋了從施工準備階段到工程竣工結算辦理的建設全過程。
  強制性條文,是必須執行的條文,絕對不能打折扣。這部分內容主要是根據新的形勢發展制定的,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例如:新《規范》將安全文明施工費納入國家強制性管理范圍,要求按國家或省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行業建設主管部門的規定費用標準計價,招標人不得要求投標人對該項費用進行優惠,投標人也不得將該項費用參與市場競爭。“建筑施工企業的安全費用列入工程造價,在競標時不得刪減。”同時“投標方安全防護、文明施工措施的報價,不得低于依據工程所在工地工程造價管理機構測定費率計算所需費用總額的90%”。
  特點二:新《規范》與現行法規融于一體
  原《規范》的條文與工程量清單計價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有些脫鉤,有的沒有寫入規范,有的寫得不夠明確,使用起來,既要找規范,又要找清規,還要找文件標準,很不方便。新《規范》針對這些問題,將現行法規與工程實施全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融于一體,不僅列有條文內容,更配有說明解釋,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例如:新《規范》中的竣工結算這一節共14條,全部為新增條文,其中1條強制性條文。新《規范》這節的制定,涉及4部法規,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計價管理辦法》、《建設工程價款結算暫行辦法》。
  該節第1條規定了竣工結算的辦理原則。亦為強制性條文。規定了工程完工后,發、承包雙方應在合同約定時間內辦理竣工結算。
  該節第2條,規定竣工結算出承包人或受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工程造價咨詢人編制,由發包人或受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工程造價咨詢人核對。實行總承包的工程,出總承包人對竣工結算的編制負責。
  該節第9條,更明確了竣工結算的核對時間;規定同一工程竣工結算核對完成,發、承包雙方簽字確認后,禁止發包人又要求承包人與另一或多個工程造價咨詢人重復核對竣工結算。這樣有針對性地對當前實際存在的竣工結算一審再審、以審代拖、欠審不結的現象作了禁止性規定。這一節第12條還規定竣工結算辦理完畢,發包人應將竣工結算書報送造價管理機構備案。竣工結算書作為工程竣工驗收備案,交付使用的必備文件。這些都是有效防止拖欠工程款的重要舉措。
  特點三:內容全面貼近現實
  新《規范》的內容全面,貼近現實,它涵蓋了建設工程施工準備階段的各個方面——工程量清單編制、建設工程招標控制價和建設工程投標報價的編制;建設工程承、發包施工合同的簽訂,含合同價款的約定;到工程施工過程中工程量的計量與價款支付;索賠與現場簽證;工程價款調整;工程竣工后竣工結算的辦理和工程計價爭議的處理等。使每一個計價階段,都有“章”可依,有“規”可循。“暫列金額”、“暫估價”、“計日工”等項的設立,更與國際慣便接軌,具有很現實的指導意義。
  特點四:凸顯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以前,招標中設“標底”,投標人想方設法打探“標底”,致使“標低”成了腐敗的溫床,投標也不是企業拼實力,而是比預算人員的編制水平。招標中不設“標底”,又引發無序競爭,投標人哄抬標價的現象時有發生。
  新《規范》則規定采用工程量清單方式招標,工程量清單必須作為招標文件的組成部分,其準確性和完整性由招標人負責。投標人依據工程量清單進行投標報價,對工程量清單負有核實的義務,更不具有修改和調整的權力。工程量清單作為投標人報價的共同平臺,其準確性——數量不算錯,其完整性——不缺項漏項,均應由招標人負責。如果招標人委托工程造價咨詢人編制,責任仍由招標人承擔。
  新《規范》還特別規定實行工程量清單招標,應按規范依據編制招標控制價,在招標時公布,不上調或下浮,并報造價管理機構備案。如果投標人的投標報價高于招標控制價,其投標應予以拒絕。同時也規定投標人經復核認為招標人公布的招標控制價未按照新《規范》的規定進行編制的,可在開標前5天向招投標監督機構和造價管理機構投訴。招投標監督機構會同造價管理機構對投訴進行處理,發現確有錯誤,責成招標人修改。這樣,就真正體現了招投標的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特點五:政府監管不越位不缺位
  新《規范》在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下,按照“政府宏觀調控、企業自主報價、市場形成價格、加強市場監管”的改革思路,對建設工程施工發、承包雙方的計價,宜采用市場定價的充分放開,政府監管不越位;在現階段還需政府宏觀調控的,政府監管一定不缺位。例如:新《規范》規定凡國有資金投資的工程項目,不分工程項目規模,均必須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非國有資金投資的工程建設項目是否采用工程量清單方式計價由項目業主確定;當確定采用工程量清單方式計價時,則應執行新《規范》;對不采用工程量清單方式計價的,除不執行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專門性規定外,新《規范》中所規定的工程價款調整、工程計量和價款支付、索賠與現場簽證、竣工結算以及工程造價爭議處理等內容仍應執行。
  又例如:新《規范》對工程風險根據國際慣例并結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工程建設的特點,確定了發、承包雙方宜采用如下分攤原則:
  ——對于主要由市場波動導致的價格風險,如工程造價中的建筑材料、燃料等價格風險,發、承包雙方應當在招標文件中或合同中對此類風險的范圍和幅度予以明確的約定,進行合理分攤。
  根據工程特點和工期要求,新《規范》的條文說明提出一般承包人可承擔5%以內的材料價格風險,10%的施工機械使用費的風險。
  ——對于法律、法規、規章或有關政策出臺導致工程稅金、規費、人工發生變化,并由省級、行業建設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工程造價管理機構根據上述變化發布的政策性調整、承包人不應承擔此類風險,應按照有關調整規定執行。
  ——對于承包人根據自身技術水平、管理、經營狀況,能夠自主控制的風險,如承包人的管理費、利潤的風險,承包人應結合市場情況,根據企業自身實際合理確定,自主報價,該部分風險由承包人全部承擔。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