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答案:
第1題:C試題解析:固定標準差σ時,不同的均值對應的正態曲線的形狀完全相同,僅位置不同。固定均值μ時,不同的標準差對應的正態曲線位置相同,但形狀不同。
第2題:C試題解析:對數正態分布最重要的特征是:若隨機變量x服從對數正態分布,則經過對數變換Y=Lnx(ln是自然對數)后服從正態分布,即原來X的分布是(右)偏態分布,經過對數變換后,成為正態分布,或者說對數正態變量經過對數變換后為正態變量。
第3題:D試題解析:此題主要考察平方和STSASe的自由度及它們間的關系。fT=n-1=rm-1,fA=r-1,fe=fT-fA=(n-1)-(r-1)=n-r也可以是fe=fTfA=(rm-1)-(r-1)=rm-r=r(m-1)。
第4題:A試題解析:由于因子A有3個水平,即r=3,所以fA=3-1=2,又在每一水平下進行了4次重復實驗,即m=5,所以fe=3(4-1)=9,現在SA=58.35,Se=46.85,則MSA=SA/fA=58.35/2=29.175。
MSe=Se/fe=46.85/9=5.21,從而F=MSA/MSe=5.599對于給定的σ=0.05,則1-σ=0.95,從F分布表查得F0.95(2.9)=4.26。由F>4.26所以在σ=0.05水平上因子A是顯著的。
第5題:A試題解析:變量也是一種因子,因子常被分為兩類:定性因子(如工廠,原料產地等)與定量因子(如溫度、壓力等)。且分析主要研究定量因子,定量因子又稱為變量。
第6題:C試題解析:對于C項,應該是分布的均值與試驗的條件有關,可能不等,但方差相等。
第7題:B試題解析:誤差平方和用組內平方和表示。
第8題:B第9題:A第10題:C第11題:D第12題:D第13題:A第14題:D第15題D
試題解析:ABC項均使用A模式,D項使用B模式。
第16題:C第17題:A試題解析:分析用控制圖的調整過程即是質量不斷改進的過程。
第18題:C試題解析:μ≠Tm,不合格品率增大,需要以Cpk代替Cp,過程能力指數減小。
第19題:C第20題:B試題解析:當產品的故障服從指數分布時,故障率為常數λ,此時可靠度公式為:R(t)= 第21題:D第22題:A第23題:A試題解析:典型的可靠性模型有串聯模型和并聯模型。串聯模型是指 組成 產品的所有單元中任一單元發生故障都會導致整個產品故障的模型。并聯模型是指組成產品所有單元工作時,只要有一個單元不發生故障,產品就不會發生故障,亦稱工作貯備模型。
第24題:D第25題:C第26題:C試題解析:組建QC小組是啟動QC小組活動的第一步,組建QC小組的工作做得如何,將直接影響QC小組活動的效果。
第27題:B試題解析:以質量被看作為主題,狹義質量概念指技術問題;廣義質量概念指經營問題。
第28題:C試題解析:對一線工人,應加強基礎技術訓練,熟悉產品特性和工藝,不斷提高操作水平。
第29題:A試題解析:對供應商的動態管理是企業不斷優化供應商隊伍、強化供應鏈質量優勢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