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4-26 共1頁
財會領域被公認為最規范的行業之一。其中,職業資格認證及持證上崗是行業規范的重要保障。眾所周知,CPA、ACCA認證一直是進入財會行業的“敲門磚”。如今,對于財會從業人員而言,CMA(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已經成為在財會行業立足、發展的資格。
作為一個“洋證書”,CMA不僅得到微軟、IBM、西門子等跨國企業的認可,而且受到中國銀行、中糧集團、中石化、中石油、建工集團、住總集團等國內大型國有企業的追捧,甚至連國資委也組織中央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參加CMA培訓認證。
記賬會計向管理轉型
國資委群眾工作局謝俊局長表示,根據國家人才培養中長期戰略規劃,到2020年國家將培養52700名具有國際資質的高級財會人才,而CMA考試涵蓋的內容與國際化財會人才培養戰略要求學員掌握的內容完全契合。目前,央企系統已經有500多家企業在海外設立了分支機構,考慮到更多的中央企業要走出去,必須了解國外的商業環境、必須擁有國際化眼光和水平的人才,這也是為什么CMA培訓越來越受到中央企業的歡迎。
根據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IMA)提供的數據,在剛剛過去的財政年度,共接收2018名新CMA,其中相當一部分來自中國。這里面包括國資委班和其他授權培訓班。2010年,IMA在中國接收了306名新CMA,而之前的一年僅有96人。
作為中國最大的管理會計培訓的機構之一,華領國際副總經理王新宇告訴記者,中國擁有1200萬財務工作者,80至90%都在從事著財務會計的工作。但是,在西方發達國家85%以上的財務工作者都在從事管理會計的工作。隨著中國經濟不斷與世界接軌以及財務準則的全球趨同,企業對管理會計的人士越來越深刻,需求也越來越大,財務會計面臨著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巨大挑戰。各方調查數據均顯示,無論職業地位還是薪酬待遇,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相比均相差甚遠。因此,財務工作者個人職業發展面臨著從記賬向管理的轉型。
國內會計向國際化轉型
作為IMA旗下的權威財會認證,CMA資格證書得到全球120個國家認可。近40年來,CMA被譽為全球財會行業的黃金標準。根據IMA2010年薪資調查報告顯示,全球范圍內擁有CMA認證人士的平均年薪高達131000美元,比未持證者高出21%。
IMA考試部高級副總裁Dennis Whitney表示,中國政府現正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急于著手培養擁有戰略素養的國際化人才。快速增長的中國經濟,以及日趨復雜的商業環境,在不斷地為中國企業和他們的財務團隊帶來挑戰。此外,隨著全球經濟開始復蘇,當今的財務團隊需要應對一系列新的挑戰和機會,所有這些挑戰意味著公司需要更好地控制其財務狀況并為決策層提供更加合理的建議和報告。經過CMA培訓過的管理會計師,則可以在復雜的全球經濟環境中幫助公司制定更加明智的決策,從而最終確保公司可持續性的健康成長并保障股東利益。
華領國際副總經理王新宇認為,當前中國會計改革的三大重點即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內部控制制度的強化以及會計信息化的全面建設,這就使得財務部門的工作內容發生了重大變化,財務部門的整體資源耗費大大下降,傳統會計核算工作量將逐步降為現在的一半,戰略決策支持工作量將增加一倍。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管理會計前所未有地受到企業與財務人士的高度重視,已經成為了會計發展的新趨勢。
“洋認證”向本土化轉型
自外專局引進CMA認證以來,國資委與總會計師協會先后下發紅頭文件選拔或鼓勵下屬企業及機構推薦員工學習CMA,更有不少央企國企給予獲得CMA證書的員工優先升職加薪的獎勵。目前,很多企業在財務人員招聘信息上紛紛標明“CMA”優先。同時,獲得CMA證書的財務人員也成為國際、國內獵頭公司“獵取”的對象。
國家外國專家局副局長劉延國表示,從發達國家引進先進、適用和成熟的職業資格認證及其知識體系是我國引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我國國際化、高層次緊缺會計人才的一條捷徑。CMA證書的價值體現于能全面強化財務管理人員的知識廣度和深度,在培養學員具備國際視野的同時,也幫助他們掌握企業風險管理、績效管理、決策分析、領導力等“戰略層面”的能力。
針對中國市場巨大的培訓、認證需求,IMA正式宣布對中文版CMA考試內容進行改革,CMA考試將由原考綱的四門改為新考綱的兩門,內容將更加精致、專業,貼近當今企業財務團隊的實際需求。新考綱中文版CMA考試將于2012年第四季度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