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0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電算化復習講義(1)

發布時間:2010-05-25 共3頁

  三、會計電算化的作用

  1.提高了會計核算的水平和質量。

  (1)減輕了會計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會計電算化環境下,除會計憑證由人工錄入和審核外,其余各項工作都由計算機自動完成。會計人員可以從繁重的記賬、算賬、報賬任務中解脫出來,憑借計算機的自動化處理,能及時完成各項會計核算任務,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縮短了會計數據處理的周期,提高了會計數據的時效性。

  (3)提高了會計數據處理的正確性和規范性。

  2.提高了企業現代化經營管理水平。(三點)

  3.推動會計技術、方法、理論創新和觀念更新,促進會計工作進一步發展。

  四、會計電算化的管理體制

  會計電算化工作的管理包括國家的宏觀管理和企事業單位計算機系統的微觀管理兩方面。

  1.宏觀管理。會計電算化工作的宏觀管理是指各級財政部門和各級業務主管部門對全國和本地區會計電算化工作實行的綜合管理。

  (1)制定會計電算化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

  (2)加強會計核算軟件管理,對會計核算軟件及生成的會計資料是否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情況實施監督。

  (3)加強會計軟件電算化管理制度的建設。

  (4)加強會計電算化的組織、領導,引導基層逐步實現會計電算化,提高會計工作水平。

  (5)組織和管理電算化人才培訓工作。

  2.微觀管理。

  (1)建立會計電算化崗位責任制。

  (2)日常操作管理。

  (3)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的系統維護管理。

  (4)會計檔案管理。

  五、我國會計電算化發展概況

  起步或緩慢發展階段:(1979~1983)。這一階段是我國的會計電算化主要處于實驗試點和理論研究的階段。

  自發發展階段:(1983~1987)。

  有組織、有計劃的穩步發展階段:(1987~1996)。這一階段,財政部、各地區財政部門,以及企業管理部門逐步開始對會計電算化工作進行組織和管理,特別是財政部1989年頒布的《會計核算軟件管理的幾項規定(試行)》、1990年7月頒布的《關于會計核算軟件評審問題的補充規定(試行)》,使我國有了關于會計電算化的相關法規,使全國會計電算化工作走向正軌,并引導軟件開發向通用化、規?;?、專業化、商品化方向發展。

  競爭提高階段:(1996~今)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