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5-26 共9頁
11、會計人員工作交接,移交人員對移交的會計資料的負責。()
A、真實性、合法性
B、及時性
C、先進性
D、合理性
12、下列違法行為,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是()
A、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B、當事人主動消除或者減輕后果的
C、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D、當事人是受到他人脅迫而有違法行為
13、行政處分的對象是()
A、公務員
B、公民
C、法人
D、其他組織
14、不屬行政處罰對象有()
A、公務員
B、公民
C、法人
D、其他組織
15、下列表述,符合《會計法》會計記錄文字要求的有()
A、民族自治地區,會計記錄可以只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民族文字
B、在我國境內的外國企業,會計記錄可以只使用其本國文字
C、在我國境內的外國企業,會計記錄在使用中文的同時,可以使用其本國文字
D、我國在境外的企業,會計記錄必須使用中文
16、根據《會計法》的規定,對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的行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元的罰款。()
A、1000—10000
B、2000—20000
C、3000—30000
D、5000—50000
17、偽造進貨發票的行為是()
A、編制虛假會計憑證的行為
B、改變會計憑證真實內容的行為
C、編制虛假會計報表的行為
D、改變會計賬簿真實內容行為
18、會計人員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情節嚴重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其()
A、工作證
B、學歷證書
C、學位證書
D、會計做從業資格證書
19、會計人員私設會計賬簿,情節嚴重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部門吊銷其()
A、身份證
B、學歷證
C、學位證書
D、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20、納稅人采取偽造、變造賬簿、記賬簿、記賬憑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等手段,不繳或少繳應納稅額,偷稅數額占應納稅的10%以上不滿30%,并且偷稅數額在1萬以上不滿10萬的,或者因偷稅被子稅務機關難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偷稅的,應追究法律責任為()
A、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B、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偷稅數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金
C、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D、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