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精算師:轉型壓力增大 精算師面臨"新課題"

發布時間:2014-02-26 共1頁

“中國精算界積累了一定的技術,積累了一定的力量,要在保險業轉型及國際精算轉型中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日前,一年一度的第十二屆中國精算年會在廈門舉辦。中國精算師協會會長魏迎寧表示,目前保險業轉型的壓力尤為突出,給精算界提出了新課題。他希望精算界做好制度、人才等方面的準備,以應對更高難度的挑戰;更要結合保險創新與技術創新,充分發揮精算在保險公司經營管理中的作用。

截至目前,中國精算師協會的個人正式會員有433人,其中具有中國精算師資格的198名,另外還有準精算師1281人。盡管精算師的工作基本在幕后,而不是在前臺,但其對保險業的經營卻至關重要,精算師是保險公司不可或缺的核心骨干之一。而隨著保險業從粗放的經營方式向精細化的方向轉型,精算師在保險經營管理中的話語權逐漸提升。

四大粗放模式

行業轉型勢在必行

2011年,在外部成本上升、政策制約等因素下,保險業務模式轉型的壓力增大。

從上半年數據看,業務增速低于去年,很多保險公司都出現新契約業務、核心業務的下滑,預計今年壽險市場的整體規模增長有限。

對于行業粗放的發展方式,魏迎寧認為應注意四個方面:

首先是產品結構、業務結構不均衡。在產險業務上,表現為業務占比75%左右的汽車保險“一險獨大”;而發達國家該數據大約為40~50%。隨著汽車銷量增速下滑,車險業務增速放緩,產險市場高度依賴車險的業務結構面臨調整壓力。“轉型不是要把汽車保險比例降下來,而是提高其他財產保險險種的占比。目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非常需要的險種拓展不夠,比如寫字樓大廈財產保險,責任保險覆蓋面遠遠不夠。”魏迎寧表示。

壽險業務上,是分紅險“一險獨大”。在加息條件下,需要較高的投資收益率來覆蓋保底收益和分紅成本,客觀上會增大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壓力。在目前復雜的投資環境下,過高的投資回報要求可能會放大風險。同時壽險產品在一定程度上背離了保障與長期儲蓄的保險功能,壽險產品的特征愈來愈不明顯。

另外,保險銷售渠道不成熟不穩定。保險有句行話:保險是賣出去的。而現在保險銷售非常困難。魏迎寧表示,營銷員隊伍不穩定,特別是新公司建立自己的銷售隊伍非常困難;銀行代理目前受到“新政”的影響;電銷、網銷剛剛開始,保險業尚未找到一個可持續、穩定、低成本的適合國情的銷售模式。

資本市場波動,對保險公司盈虧狀況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償付能力方面影響巨大。魏迎寧認為,當一個壽險公司業務規模非常大,在成立八年、十年后還要發次級債維持業務發展,是市場發展不成熟的表現。

目前,國家仍保持著對治理通脹的高壓政策,流動性緊縮力度仍在加強,債市收益率低位徘徊,資本市場持續振蕩,資產負債匹配難度增加,同時,現有業務還面臨一定的退保風險。

從宏觀環境看,魏迎寧說,近兩年金融危機、美國債務危機、東非戰爭等一系列不穩定因素影響了國際金融市場,日本地震與核輻射、美國颶風、動車追尾等事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意識,這些都給保險業帶來一定的影響與轉變。在核算監管方面,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關于保險合同新準則征求意見稿的出臺、國際償付能力監管趨勢的新變化、風險管理與經濟資本管理工具的運用等,給保險業經營管理帶來新的挑戰,需要保險公司思考如何通過轉型應對這種不確定性。

六大創新課題

為精算發展帶來機遇

這幾年保監會一直強調要轉變發展方式。魏迎寧表示,頻繁增資,發行次級債,不能分紅,都是不可持續的發展方式,如何使保險業長期穩定的發展,轉型勢在必行;而創新是轉變行業發展方式的必由之路,這也為精算界提出了新課題。

首先,產險、壽險業發展都要拓展新的服務領域,實現業務發展均衡。比如,壽險領域的健康保險,養老保險、運動員保險。魏迎寧提出,保監會一直對行業創新給予很大的關注、鼓勵和支持。精算可以參與很多工作,比如,推動人身險費率政策改革,推動農業保險、責任保險、交強險、信用保險以及養老保險等險種的發展。對財產險公司,可以借鑒個人車險定價在英美的新進展進行創新,財險必須逐步調整業務結構,積極開拓非車險市場,責任險、意外險創新的范圍廣闊,個人責任保險方興未艾,在現實生活中,存在很多責任風險,比如,作為業主,因為裝修導致水管爆裂使鄰居被淹受損,這些都可以由保險來解決。

二是經濟資本管理穩步推進,對于保險公司正確進行戰略決策,防范風險、穩健經營,并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但評估經濟資本技術復雜,也有一定的主觀性。就需要精算師對評估經濟資本的方法進行研討,使之盡可能符合中國的保險市場實際。

三是近年來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致力于建立全球統一的監管標準,但至今并未形成統一的監管標準,各國對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監管標準仍有明顯差異。償付能力管理,需要發揮資本約束對轉變發展方式的促進作用,改善業務結構、提高業務質量。這需要精算深刻認識會計準則、償付能力監管標準以及經濟資本等新變化。

四是探索銷售渠道的創新,降低銷售成本。目前如何建立穩定、長期、銷售成本低的銷售渠道,成為行業發展轉型的突破口,必須關注,精算師需要評估不同渠道產品的定價,為公司渠道決策提出建議。

五是保險行業要調整結構,就要完善保險公司的科學評價體系,突出結構、質量和效益,強化標準保費、內含價值、盈利能力等指標。精算師需要對保險公司傳統的評價體系進行思考。

六是必須處理好保險創新與防范風險的關系。魏迎寧強調,保險產品創新涉及精算工作,公眾無法有效監督,目前的保險產品還不復雜,暫時不會出現衍生風險。作為保險公司,既要鼓勵創新、引導創新,使保險產品的創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又要對創新業務進行有效的風險防范,保證市場的穩定與安全。

應對高難挑戰

精算師需提早準備

會計準則在變,金融監管理念在變,經營環境在變,風險管理意識在增強。魏迎寧表示,這樣的變革我們未曾遇到過,這是中國保險業當前面臨的現狀,保險公司應因此進行一系列的變革。

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如何更大地發揮精算的作用?魏迎寧提出,發展好精算事業,要做好人才、制度和職業操守上的準備。首先,加強國際交流,讓中國精算融入國際元素。其次,建立中國精算體系與國際體系的對接機制。同時要扎實做好中國精算師協會的各項工作,培養精算師人才隊伍。

魏迎寧強調,中國的精算師要把握機遇,迎接更高難度的挑戰,需要借鑒國際經驗,開拓創新。中國精算界要積極參與到國際標準的制定中,加強精算在公司內部、在社會上的影響力。精算師除了定價、負債評估,還應當更多地參與到綜合性的管理中,參與整個公司的風險管理工作,同時將精算技術滲透到其他金融行業,并且要加強自我建設,提高綜合能力。

“精算工作者要擴寬視野,不能只看精算,不能只看保險業和自己的公司,要成為懂精算、懂財會和法律等方面的綜合型人才。”魏迎寧強調,精算師基于特殊的職業屬性,要對公眾負責,要對保戶負責,不僅要考慮雇主的利益,更要考慮眾多客戶的利益,這是職業道德的必然要求。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