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
1.
【答案】√
【解析】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等
存貨跌價準備
貸:庫存商品等
【試卷點評】本題考核“存貨跌價準備的結轉”知識點。
2.
【答案】√
【解析】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各項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
【試卷點評】本題考核“固定資產初始計量”知識點。
3.
【答案】×
【解析】企業并不擁有其經營租入的土地使用權的所有權,因此該企業不得將其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
【試卷點評】本題考核“投資性房地產”知識點。
4.
【答案】√
【解析】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按照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孰低進行計量。
【試卷點評】本題考核“持有待售固定資產”知識點。
5.
【答案】×
【解析】交易性金融資產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之間不能相互重分類。
【試卷點評】本題考核“金融資產重分類”知識點。
6.
【答案】×
【答案解析】針對企業集團股份支付,母公司向子公司的高管人員授予母公司股份的,母公司應將其作為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按照授予日的公允價值確認長期股權投資和資本公積。
7.
【答案】√
【答案解析】針對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應當先確定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然后再確定權益成份的公允價值。
8.
【答案】√
【答案解析】根據政府補助準則規定,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如果不能合理確定其公允價值,應當按照名義金額計量。
9.
【答案】√
【答案解析】在合并報表中,涉及母公司實質上構成對子公司的長期凈投資的,以母公司和子公司以外的貨幣反應的,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應當相互抵銷,抵銷后仍有余額的,再將該余額轉入外幣報表折算差額。
10.
【答案】√
【答案解析】受托代理資產,如果憑證上標明的金額與公允價值相差較大的,應當以公允價值作為其入賬價值。
四、計算題(本類題共2小題,第1小題10分,第2小題12分,共22分,凡要求計算的項目,除特別說明外,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均保留到小數點后兩位小數,凡要求編制會計分錄的,除題中有特殊要求外,只需寫出一級科目)
1.
【答案】
(1)分別確定西山公司2011年度和2012年度核算長期股權投資的方法。
2011年度:成本法
2012年度:權益法
(2)逐項編制西山公司2011年度與長期股權投資有關的會計分錄。
2011年1月1日:
借:長期股權投資 5000
貸:銀行存款 5000
2011年4月26日:
西山公司應確認的現金股利=3500×10%=350(萬元)
借:應收股利 350
貸:投資收益 350
2011年5 月12 日:
借:銀行存款 350
貸:應收股利 350
(3)逐項編制西山公司2012年度與長期股權投資有關的會計分錄。
2012年1月1日: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10190
累計攤銷 120
貸:銀行存款 9810
無形資產 450
營業外收入 50
原股權投資10%的投資成本5000萬元大于應享有甲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4800萬元(48000×10%),產生的是正商譽200萬元;新股權投資20%的投資成本10190萬元小于應享有甲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10200萬元(51000×20%),產生負商譽10萬元,綜合考慮的結果是正商譽190萬元,所以不需要調整。
對于兩次投資時點之間的追溯:
兩次投資時點之間甲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增加3000萬元(51000-48000),其中實現凈利潤6000萬元,分配現金股利3500萬元,所以發生的其他變動=3000-(6000-3500)=500(萬元),調整分錄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600
——其他權益變動 50
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350
盈余公積 25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25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50
2012年4月28日:
西山公司享有現金股利=4000×30%=1200(萬元)
借:應收股利 1200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600
——成本 600
2012年5月7日:
借:銀行存款 1200
貸:應收股利 1200
甲公司經調整后的凈利潤=8000-(51000-50500)×60%=7700(萬元)
西山公司應確認的金額=7700×30%=231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2310
貸:投資收益 2310
(4)計算西山公司2012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長期股權投資”項目的期末數。
2012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長期股權投資”項目的期末數
=5000+10190+600+50-350-1200+2310
=16600(萬元)
【試題點評】本題考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轉權益法”知識點,屬于長期股權投資的基礎考點,難度不大。
2.
【答案】
(1)事項一:2012年年末存貨的賬面價值=9000-880=8120(萬元),計稅基礎為9000萬元。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余額=9000-8120=880(萬元),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余額=880×25%=220(萬元)。
事項二:2012年年末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6000-1200=4800(萬元),計稅基礎=6000-6000×5/15=4000(萬元),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余額=4800-4000=800(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的余額=800×25%=200(萬元)。
事項三:2012年年末其他應付款的賬面價值為300萬元,計稅基礎也為300萬元;不產生暫時性差異。
事項四:因為該廣告費尚未支付,所以該廣告費作為負債來核算,賬面價值為25740萬元,計稅基礎=25740-(25740-170000×15%)=25500(萬元),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余額=25740-25500=240(萬元),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240×25%=60(萬元)。
(2)事項一: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期末余額220萬元,期初余額235萬元,本期應轉回遞延所得稅資產=235-220=15(萬元)。
事項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期末余額為200萬元,期初余額為0,所以本期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200萬元。
事項四: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為60萬元,期初余額為0萬元,所以本期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60萬元。
(3)2012年度應納稅所得額=10000-60-800+300+240=9680(萬元),應交所得稅=9680×25%=2420(萬元),所得稅費用=2420+15+200-60=2575(萬元)。
(4)會計分錄為:
借:所得稅費用2575
遞延所得稅資產45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2420
遞延所得稅負債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