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2 共1頁
總論(判斷題)
一、判斷題(每小題判斷結果正確的得1分,判斷結果錯誤的扣0.5分,不判斷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本類題最低得分為零分)
1.負債是指企業過去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的現時、潛在義務。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負債是指企業過去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的現時義務。
2.由于持續經營,才產生了當期與以前期間、以后期間的差別,出現了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區別,才使不同類型的會計主體有了記賬的基準,進而出現了應收、應付、折舊、攤銷等會計處理方法。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由于會計分期,才產生了當期與以前期間、以后期間的差別,出現了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區別,才使不同類型的會計主體有了記賬的基準,進而出現了應收、應付、折舊、攤銷等會計處理方法。
3.根據重要性要求,企業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應視為企業的固定資產。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根據實質重于形式要求,企業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應視為企業的固定資產。
4.如果企業某項會計信息的省略或錯報金額較小,則該信息就不屬于重要的信息。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核重要性要求。重要性要從項目的金額和性質兩方面加以判斷。金額較小不等于性質不重要。
5.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就應確認為企業的一項資產。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核資產的確認條件。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但若不能為企業所擁有或控制,就不應確認為企業的一項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