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2年中級會計資格考試會計實務習題集: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計算分析題)

發布時間:2014-02-22 共1頁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計算分析題)
一、計算分析題(凡要求計算的項目,除題中特別標明的外,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有計量單位的,必須予以標明,標明的計量單位與題中所給的計量單位相同;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凡要求解釋、分析、說明理由的內容,必須有相應的文字闡述)
1.保利公司和時代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為17%。保利公司決定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和一批產品與時代公司交換其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和生產設備一臺。保利公司庫存商品賬面余額為150萬元,公允價值(計稅價格)為200萬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余額為260萬元(其中:成本為210萬元,公允價值變動借方金額為50萬元),公允價值為300萬元。時代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為300萬元,公允價值為336萬元;固定資產設備的賬面原值為240萬元,已計提折舊100萬元,公允價值144萬元,另外時代公司向保利公司支付銀行存款54萬元作為補價。保利公司和時代公司換入的資產均不改變其用途。其他資料:
(1)假設兩公司都沒有為資產計提減值準備;
(2)整個交易過程中沒有發生除增值稅以外的其他相關稅費;
(3)假定不考慮固定資產的增值稅問題;
(4)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
要求:
(1)判斷本題是否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如是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計算保利公司和時代公司換入各項資產的成本;
(2)編制保利公司有關會計分錄;
(3)編制時代公司有關會計分錄。(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正確答案:
(1)54/(200+300)×100%=10.8%,收到的補價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小于25%,應按照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核算。
計算保利公司換入各項資產的成本:
換人資產成本總額=2004-200×17%+300-54=480(萬元)
長期股權投資公允價值的比例=336/(336+144)×100%=70%
固定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144/(336+144)×100%=30%
則換入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480×70%=336(萬元)
換入固定資產的成本=480×30%=144(萬元)
計算時代公司換人各項資產的成本:
換入資產成本總額=336+144+54-200×17%=500(萬元)
庫存商品公允價值的比例=200/(200+300)×100%=4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300/(200+300)×100%=60%
則換入庫存商品的成本=500×40%=200(萬元)
換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成本=500×60%=300(萬元)
(2)保利公司的有關會計分錄:
①借:長期股權投資         336
固定資產         144
銀行存款         54
貸:主營業務收入         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4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210
—公允價值變動         50
投資收益         40
②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50
貸:投資收益         50
③借:主營業務成本         150
貸:庫存商品         150
(3)時代公司的有關會計分錄:
①借:固定資產清理         140
累計折舊         100
貸:固定資產         240
②借:庫存商品         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4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3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300
固定資產清理         140
投資收益         36
營業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         4
銀行存款         54
 
2.A公司決定和B公司進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A、B公司的增值稅稅率為170%,計稅價格等于公允價值。整個交易過程中沒有發生除增值稅以外的其他相關稅費。A公司另外向B公司支付銀行存款36.6萬元補價。有關資料如下:
(1)A公司換出:①固定資產一機床:原價為240萬元,累計折舊20萬元,公允價值為260萬元;②無形資產一專利權:賬面余額為180萬元,計提減值準備40萬元,公允價值為160萬元;③庫存商品一甲商品:賬面余額為160萬元,公允價值為200萬元。公允價值合計620萬元。
(2)B公司換出:①固定資產一客運汽車:原價280萬元,累計折舊20萬元,公允價值為280萬元;②固定資產一貨運汽車:原價240萬元,累計折舊40萬元,公允價值為200萬元;③庫存商品一乙商品:賬面余額為180萬元,公允價值為180萬元。公允價值合計660萬元。假設上述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
要求:編制A公司和B公司的會計分錄。(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正確答案:
(1)編制A公司會計分錄(支付補價)
①計算確定換入資產總成本和當期損益=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支付補價+支付相關稅費-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620+36.6+200×17%-180×17%=660(萬元)
②計算確定換入各項資產的入賬價值客運汽車的入賬價值=660×[1280/(280+200+180)]=280(萬元)
貨運汽車的入賬價值=660×[1200/(280+200+180)]=200(萬元)
庫存商品一乙商品=660×[180/(280+200+180)]=180(萬元)
③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220
累計折舊20
貸:固定資產-機床240
借:固定資產-客運汽車280
固定資產-貨運汽車200
庫存商品-乙商品18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0.6(180×17%)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40
貸:固定資產清理220
無形資產180
主營業務收入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200×17%)
銀行存款36.6
營業外收入60
借:主營業務成本160
貸:庫存商品-甲商品160
(2)編制B公司會計分錄(收到補價)
①計算確定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總額=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收到補價+支付相關稅費-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660-36.6+180×17%-200×17%=620(萬元)
②計算確定換入各項資產的入賬價值機床的入賬價值=620×[260/(260+160+200)]=260(萬元)
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620×[160/(260+160+200)]=160(萬元)
庫存商品一甲商品=620×[200/(260+160+200)]=200(萬元)
③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理460
累計折舊60
貸:固定資產-客運汽車280
固定資產-貨運汽車240
借:固定資產-機床260
無形資產160
庫存商品-甲商品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4(200×17%)
銀行存款36.6
貸:固定資產清理460
主營業務收入18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0.6(180×17%)
營業外收入20
借:主營業務成本180
貸:庫存商品-乙商品180
 
3.大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華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所得稅稅率為33%。大華公司采用實際成本對發出材料進行日常核算。期末存貨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價,按單個存貨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大華公司2008年和2009年發生如下交易或事項:
(1)2008年1月10日,大華公司購入一臺不需安裝的生產設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設備買價為320萬元(不含增值稅額)、增值稅進項稅額為54.4萬元。新東方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運雜費及途中保險費9.6萬元。購入的設備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無殘值。
(2)2008年12月31日,生產設備的可收回金額為277.2萬元,此時預計設備尚可使用年限為4年。
(3)2009年4月30日,因經營方向改變,大華公司不再需要上述生產設備。大華公司將生產設備與方勝公司的一批甲材料進行交換,換入的甲材料用于生產乙產品。雙方商定生產設備的公允價值為256萬元。甲材料賬面價值為160萬元,未發生存貨跌價,換入原材料的發票上注明的售價為192萬元(公允價值),增值稅額為32.64萬元,大華公司收到補價31.36萬元。
(4)由于市場供需發生變化,大華公司決定停止生產乙產品。2009年6月30日,按市場價格計算的該批甲材料的價值為192萬元(不含增值稅額)。銷售該批甲材料預計發生銷售費用及相關稅費為9.6萬元。該批甲材料在6月30日仍全部保存在倉庫中。2009年6月30日前,該批甲材料未計提跌價準備。假定上述公司之間的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交換過程中除增值稅外,其他稅費均不考慮。
要求:編制大華公司和方勝公司相關會計分錄。
 

 

正確答案:
(1)大華公司
①2008年1月10日購入生產設備
借:固定資產     384
貸:銀行存款     384
②2008年12月31日生產設備賬面余額=384-384/5=307.2(萬元)
生產設備應計提減值準備=307.2-277.2=30(萬元)
借:資產減值準備     30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30
③2009年4月3013:
31.36/256=12.25%<25%,大華公司與方勝公司的交換屬非貨幣交換:
借:固定資產清理     260.5
累計折     11393.5(70.4+277.2/4×4/12)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30
貸:固定資產384
借:原材料192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2.64
銀行存款31.36
貸:固定資產清260.5
營業外收入4.5
④2009年6月30[3大華公司對甲材料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92-(192-9.6)=9.6(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9.6
貸:存貨跌價準備     9.6
(2)方勝公司:
借:固定資產     256
貸:其他業務收入     192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2.64
銀行存款     31.36
借:其他業務成本     160
貸:原材料     160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