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2 共1頁
或有事項(計算分析題)
一、計算分析題(凡要求計算的項目,除題中特別標明的外,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有計量單位的,必須予以標明,標明的計量單位與題中所給的計量單位相同;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凡要求解釋、分析、說明理由的內容,必須有相應的文字闡述)
1.甲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甲公司)2008年發生如下事項:
(1)2008年11月5日,因甲公司產品發生質量事故,致使一名消費者死亡。12月3日消費者家屬上訴至法院,要求賠償800萬元,至年末本訴訟尚未判決。甲公司研究認為,質量事故已被權威部門認定,本訴訟勝訴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因為有關法律沒有相關的賠償規定,律師認為賠償金額難以預料。
(2)2008年12月1日,甲公司接到法院的通知,通知中說由于某聯營企業在2年前的一筆借款到期,本息合計為500萬元。因聯營企業無力償還,債權單位(貸款單位)已將本筆貸款的擔保企業甲公司告上法庭,要求甲公司履行擔保責任,代為清償。甲公司經研究認為,目前聯營企業的財務狀況很差,甲公司有80%的可能性承擔全部本息的償還責任。
(3)2008年12月10日,甲公司認為本企業應享受一項稅收優惠,獲得稅收返還,但稅務部門遲遲不予落實執行。甲公司遂將稅務部門告上法庭。律師認為,法律已經有明文規定,本訴訟基本確定能獲勝,如果獲勝,將獲得返還稅款210萬元。
(4)2008年12月12日,甲公司司機駕駛大貨車在高速公路上追尾,致使被追尾車輛連同貴重原材料遭受重大損失,受害單位要求賠償20萬元。交警已明確責任,這次事故應由甲公司負完全責任。甲公司認為,情況屬實,當時因急需材料,強令本公司司機日夜兼程,過度疲勞駕駛,以致發生重大事故。甲公司已同意賠償20萬元,除5萬元可獲得保險公司理賠外,其余15萬元全部由公司承擔。此筆賠償款在12月31日尚未支付。
(5)2008年12月20日,甲公司在生產中發生事故,造成有毒液體外泄,使附近的-口魚塘受到污染,大部分魚死亡。個體戶已上訴至法院,要求賠償20萬元。律師研究后認為,魚死亡確是毒水造成,本公司勝訴的可能性僅為5%。根據市場價格,賠償損失的金額在10萬元~20萬元之間,且該范圍內各種結果發生的可能性相同。至2008年12月31日,訴訟正在進行中。
(6)甲公司生產A產品,去年銷售總額達2000萬元。當時產品質量條款規定,產品保修期一年,在一年之內產品如果發生質量問題,公司將免費修理。根據以往經驗,預計已售產品中有80%不會出現問題。15%可能出現較小的質量問題,此時維修費為銷售額的1%;有5%的可能出現較大的質量問題,此時維修費為銷售額的3%。2008年年初,由于產品結構調整,已停止A產品的生產和銷售。2008年度發生了維修支出4萬元。
要求:
(1)根據給定的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判斷哪些事項屬于或有事項,標明序號即可。
(2)根據給定的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判斷哪些事項屬于或有負債,標明序號即可。
(3)根據給定的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判斷哪些事項屬于或有資產,標明序號即可。
(4)對或有事項確認負責和資產的業務,編制會計分錄。
正確答案:
(1)事項(1)、(2)、(3)、(5)和(6)屬于或有事項。
(2)事項(1)屬于或有負債。
(3)事項(3)屬于或有資產。
(4)事項(2)
借:營業外支500
貸:預計負債500事項
(5)應確認損失:(10+20)÷2=15(萬元)。
借:營業外支出15
貸:預計負債15事項
(6)①上年末預計負債余額:2000×1%×15%+2000×3%×5%=6(萬元)
②本年維修支出4萬元,沖回預計負債4萬元,年末時尚有預計負債2萬元。因為一年的產品保修期已過,負債義務已不存在,應將預計負債沖回:
借:預計負債2
貸:銷售費用2
2.甲公司應付乙公司貨款400萬元。按合同規定,甲公司應于2009年9月10日前付清貨款,但甲公司未按期付款。為此,乙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2009年12月15日,一審判決甲公司應向乙公司全額支付貨款,并支付貨款延付期間的罰息10萬元;此外,還應承擔訴訟費2萬元,三項合計412萬元。甲公司不服,認為乙公司所提供的貨物不符合雙方原來約定條款的要求,并因此向乙公司提出索賠要求,金額為50萬元。截止2009年12月31日,該訴訟尚在審理當中,甲公司根據律師估計,預計很可能敗訴。
要求:
(1)編制甲公司將或有事項確認負債的會計分錄;
(2)說明乙公司對上述或有事項是否應予以確認。
正確答案:
(1)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訴訟費 2
營業外支出——罰息支出 10
貸:預計負債——未決訴訟 12
(2)乙公司不應將上述或有事項確認為資產,只要做出相關的披露即可。
3.甲公司為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2009年9月與乙公司簽訂商品購銷合同,合同規定甲公司在2010年1月銷售1000件商品給乙公司,合同價格每件為30萬元,如2010年1月未交貨,延遲交貨部分的商品價格降為15萬元。至2009年12月31日已經生產900件產品并驗入庫,實際單位成本為每件16.5萬元,其余100件尚未投入生產。2009年12月31日因甲公司生產線超負荷生產導致多部電機燒毀,該電機需要從國外進口,預計其余100件在2010年5月交貨。2010年1月向乙公司銷售商品900件,貨款已經收到。2010年3月其余100件投入生產并于當月完工入庫,實際單位成本為每件16.5萬元,2010年4月將100件銷售給乙公司,貨款已經收到。
要求:
(1)編制2009年12月31日產品完工驗收入庫的會計分錄。
(2)編制2009年12月31日虧損合同產生的預計負債的會計分錄。
(3)編制2010年1月銷售商品的會計分錄。
(4)編制2010年3月31日產品完工驗收入庫的會計分錄。
(5)編制2010年4月銷售商品的會計分錄。
正確答案:
(1)編制2009年12月31日產品完工驗收入庫的會計分錄借:
庫存商品 14850(900×16.5)
貸:生產成本 14850
(2)編制2009年12月31日虧損合同產生的預計負債的會計分錄
借:營業外支出 150[(16.5-15)×100]
貸:預計負債 150
(3)編制2010年1月銷售商品的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3159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7000(900×3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4590
借:主營業務成本 14850
貸:庫存商品 14850
(4)編制2010年3月31日產品完工驗收入庫的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 1650(100×16.5)
貸:生產成本 1650
借:預計負債 150
貸:庫存商品 150
(5)編制2010年4月銷售商品的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1755
貸:主營業務收入 1500(100×1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55
借:主營業務成本 1500(1650-150)
貸:庫存商品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