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2 共1頁
一、計算分析題(凡要求計算的項目,除題中特別標明的外,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有計量單位的,必須予以標明,標明的計量單位與題中所給的計量單位相同;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凡要求解釋、分析、說明理由的內容,必須有相應的文字闡述) |
1.某公司目前擁有資本850萬元,其結構為:債務資本100萬元,普通股權益資本750萬元,現準備追加籌資150萬元,有三種籌資選擇:增發新普通股、增加債務、發行優先股。有關資料詳見表。![]() 要求: (1)當息稅前利潤預計為160萬元時,計算三種增資方式后的普通股每股利潤及財務杠桿系數,該公司所得稅稅率為40%; (2)計算增發普通股與增加債務兩種增資方式下的無差別點; (3)計算增發普通股與發行優先股兩種增資方式下的無差別點; (4)按每股利潤元差別點分析法的原則,當息稅前利潤預計為160萬元時,應采用哪種籌資方式。 |
正確答案: (1)預計增資后資金結構下的每股利潤表(單位:萬元) ![]() (2)增發普通股與增加債務兩種增資方式下的無差別點為: 已知N1=10,N2=13,I1=27,I2=9。 ![]() (3)增發普通股與發行優先股兩種增資方式下的無差別點為: 已知N1=10,N2=13,I1=9,I2=9,D1=15,D2=0 ![]() =13×[9×(1-40%)+15]-10×9×(1-410%)/(13-10) ×(1-40%)=117.33 (4)當息稅前利潤為160萬元時,增加債務后的每股利潤較高,所以應采用增加發行債券的方式。 增發普通股每股利潤=(160-9) ×(1-40%)/13=6.97(元) 增發優先股的每股利潤=(160-9) ×(1-40%)-15/10=7.56(元) 增發債券的每股利潤=(160-27) ×(1-40%)/10=7.98(元) |
|
2.某企業取得銀行為期一年的周轉信貸額100萬元,借款企業年度內使用了60萬元,平均使用期只有6個月,借款利率為12%,年承諾費率為0.5%,要求計算年終借款企業需要支付的利息和承諾費總計是多少。 |
正確答案: 需支付的利息:60×12%×6÷12=3.6(萬元) 需支付的承諾費=(100-60)×0.5%+60×0.5%×6/12=0.35(萬元) 總計支付額=3.95(萬元) |
|
3.M公司生產一種產品,單價100元,該公司每年發生固定經營成本200000元,產銷5000件產品,息稅前利潤為50000元。公司資本完全以權益資本籌集,共500000元。公司為了擴大規模,追加投資400000元,同時會增加50000元固定經營成本,這將使單位變動成本降低10元,產銷量提高2000件,同時為增加銷售量需降低售價至95元。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為10%。 要求: (1)計算該項投資的投資收益率,并據此判斷該公司應否實施此項擴充計劃; (2)計算擴充前后的經營杠桿系數。 |
正確答案: 本題的主要考核點是本量利分析、經營杠桿系數以及投資收益率的計算。 (1)單位變動成本=100-(50000+200000)/5000=50(元) 增加投資后年收益額=(95-40)×7000-250000=135000(元) 投資增加收益=135000-50000=85000(元) 該投資的投資收益率=85000/400000=21.25%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10%,所以,應該投資。 (2)擴充前:經營杠桿系數=5000×(100-50)/[5000×(100-50)-200000]=5。 擴充后:經營杠桿系數=7000×(95-40)/[7000×(95-40)-250000]=2.85。 擴充后,經營杠稈系數減小,經營風險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