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2 共1頁
一、單項選擇題(單項選擇題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
1.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 )取得的投資收益應繳納企業所得稅。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應繳納企業所得稅。 |
|
2.下列可以抵扣增值稅額的是( )。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購進免稅產品的運費不能抵扣增值稅額;購進原材料的運費則可以抵扣;如果由銷售方承運,運費計入了銷售價格,進項稅按照17%抵扣,比運輸公司承運按照運費的7%抵扣,可以得到更大的進項稅額;注意隨運費支付的裝卸費、保險費等雜費不能抵扣增值稅額。 |
|
3.某公司目前發行在外的普通股為20000萬股,每股市價30元。假設現有4000萬元的留存收益可供分配,公司擬發放股票股利,每10股發放1股,股票面值1元,共2000萬股,另外按分配之前的股數派發現金股利每股0.2元,則若某個人股東原持有該上市公司5%股份,則該投資人應交納的個人所得稅為( )萬元。 |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該股東可以分得的股票股利=20000×5%×10%=100(萬股) 該股東可以分得的現金股利=20000×5%×0.2=200(萬元) 應納個人所得稅=100×1×50%×20%+200×50%×20%=30(萬元) |
|
4.某企業2010年全年銷售(營業)收入為3000萬元,則該企業2010年全年應列支( )萬元業務招待費才能達到最大限度地在稅前扣除。 |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納稅人可以根據企業當年的銷售計劃,按照銷售額的1/120確定當年的業務招待費的最高限額。稅前扣除最大限度的業務招待費=3000/120=25(萬元)。 |
|
5.某企業目前有1000萬元的閑置資金,打算投資由居民企業公開發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若企業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半年,股票投資股利分紅收益預計為30萬元,資本利得收益預計為0,企業所得稅稅率25%,則該企業此項股票投資的稅后收益為( )萬元。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稅法規定,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應繳納企業所得稅。所以本題企業稅后收益=30×(1-25%)=22.5(萬元)。 |
|
二、多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備選答案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多選、少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
6.某企業準備對2010年的投資進行稅收籌劃,下列能享受到稅收優惠的方式有( )。 |
正確答案:ABD 解題思路:稅法規定,對于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于創業投資企業從事國家需要重點扶持和鼓勵的投資,可以按投資額的一定比例抵扣應納稅所得額;國債利息收益免交企業所得稅;而購買企業債券取得的收益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也應繳納企業所得稅。 |
|
7.在財務決策中需要考慮稅收籌劃的領域包括( )。 |
正確答案:ABCD 解題思路:稅務管理貫穿于企業財務決策的各個領域,成為財務決策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現代企業財務決策包括籌資決策、投資決策、生產經營決策和利潤分配決策等。這些決策都直接或間接地受稅收因素的影響。 |
|
8.企業涉稅業務的稅務管理包括( )。 |
正確答案:CD 解題思路:涉稅業務的稅務管理包括企業經營稅務管理、企業投資稅務管理、企業營銷稅務管理、企業籌資稅務管理、企業技術開發稅務管理、商務合同稅務管理、企業稅務會計管理、企業薪酬福利稅務管理等。稅務信息和稅務計劃與涉稅業務、納稅實務、稅務行政均構成稅務管理的內容,稅務信息和稅務計劃管理不屬于涉稅業務管理的內容。 |
|
9.依據企業所得稅相關規定,準予在稅前扣除的項目有( )。 |
正確答案:CD 解題思路:根據稅法規定,直接向災區的捐贈支出,不屬于公益性的捐贈,不得在稅前扣除。2008年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之間支付的管理費不得稅前扣除。 |
|
10.根據企業所得稅法,下列屬于免稅項目的有( )。 |
正確答案:AB 解題思路:根據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國債利息收入、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等免征企業所得稅。 |
|
三、判斷題(每小題判斷結果正確的得1分,判斷結果錯誤的扣0.5分,不判斷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本類題最低得分為零分) |
11.贈送行為視同銷售,應計算銷項稅額,繳納增值稅,視同銷售的銷項稅由商場承擔,所贈送商品的成本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贈送行為視同銷售,應計算銷項稅額,繳納增值稅。視同銷售的銷項稅由商場承擔,贈送商品成本不允許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
|
12.采用經營租賃租令可以在稅前扣除,減小稅基從而減少應納稅額,采用融資租賃不能降低企業稅負。( )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經營租賃的租金可以在稅前扣除,減小稅基從而減少應納稅額;融資租賃資產可以計提折舊,計入成本費用,降低稅負。 |
|
13.稅務風險管理是防止企業稅收負擔過多所采取的管理對策和措施。( )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稅務風險管理是防止和避免企業偷稅、漏稅行為所采取的管理對策和措施。 |
|
14.當企業預計銷項稅額大于進項稅額時,提前購貨可以推遲納稅,對企業較合算。( )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由于增值稅采用購進扣稅法,因此當預計銷項稅額大于進項稅額時,適當提前購貨可以推遲納稅。但商業企業以貨款的支付為抵扣稅收的前提,因此應綜合權衡由于推遲納稅所獲得的時間價值與提前購貨付款所失去的時間價值。 |
|
15.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支付的管理費用可以稅前扣除。( )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根據稅法有關規定,企業之間支付的管理費用不可以稅前扣除。但是母公司為其子公司提供各種服務而發生的費用如果是按照獨立企業之間公平交易原則確定了服務價格,同時雙方簽訂服務合同或協議,明確規定提供服務的內容、收費標準-及金額等,那么子公司可以將該項服務費作為成本費用在稅前扣除。 |
|
四、計算分析題(凡要求計算的項目,除題中特別標明的外,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有計量單位的,必須予以標明,標明的計量單位與題中所給的計量單位相同;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凡要求解釋、分析、說明理由的內容,必須有相應的文字闡述) |
16.某企業(非房地產開發企業)準備將一處房地產轉讓給另一家企業乙,房地產公允市價為2000萬元。城建稅稅率及教育費附加征收率分別為7%和3%,營業稅稅率為5%,印花稅稅率為0.05%。企業面臨兩種選擇:一種是直接將房地產按照2000萬元的價格銷售給乙企業;另一種是將房地產作價2000萬元投入乙企業,然后將持有的股權以2000萬元轉讓給乙企業的母公司。要求:站在節稅減負角度,分析哪種方式更合適(不考慮土地增值稅)。 |
正確答案: 方案1:企業直接銷售房地產 應交營業稅、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 =2000×5%×(1+7%+3%)=110(萬元) 應交印花稅=2000×0.05%=1(萬元) 合計應交稅金及附加=110+1=111(萬元) 方案2:企業先將房地產投入然后轉讓其股權房產投資時應交印花稅 =2000×0.05%=1(萬元) 股權轉讓時應交印花稅 =2000×0.05%=1(萬元) 合計應交稅金及附加 =1+1=2(萬元) 所以,從節稅減負角度看,企業采用第二種投資方式更合適。 |
|
17.某企業按規定可享受技術開發費加計扣除的優惠政策。年初,企業根據產品的市場需求,擬開發出一系列新產品,產品開發計劃兩年,科研部門提出技術開發費預算需500萬元,據預測,在不考慮技術開發費的前提下,企業第一年可實現利潤200萬元,第二年可實現利潤650萬No假定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且無其他納稅調整事項,預算安排不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進度。現有兩個投資方案可供選擇: 方案1:第一年投資預算為300萬元,第二年投資預算為200萬元; 方案2:第一年投資預算為100萬元,第二年投資預算為400萬元。 要求: (1)分別計算兩個方案第一年繳納的所得稅; (2)分別計算兩個方案第二年繳納的所得稅; (3)從稅收管理的角度分析一下應該選擇哪個方案。 |
正確答案: (1)方案1: 第一年可以稅前扣除的技術開發費 =300×(1+50%)=450(萬元) 應納稅所得額 =200-450=-250(萬元)<0 所以,該年度不交企業所得稅,虧損留至下一年度彌補。 方案2: 第一年可以稅前扣除的技術開發費 =100×(1+50%)=150(萬元) 應納稅所得額=200-150=50(萬元) 應交所得稅=50×25%=12.5(萬元) (2)方案1: 第二年可以稅前扣除的技術開發費 =200×(1+50%)=300(萬元) 應納稅所得額 =650-250-300=100(萬元) 應交所得稅 =100×25%=25(萬元) 方案2: 第二年可以稅前扣除的技術開發費 =400×(1+50%)=600(萬元) 應納稅所得額 =650-600=50(萬元) 應交所得稅=50×25%=12.5(萬元) (3)盡管兩個方案應交所得稅的總額相同(均為25萬元),但是,方案1第一年不需要繳納所得稅,而方案2第一年需要繳納所得稅,所以,應該選擇方案1。 |
|
18.某企業為擴大產品銷售,謀求市場競爭優勢,打算在北京和上海設銷售代表處。根據企業財務預測:今年北京代表處將盈利200萬元,而上海代表處由于競爭對手眾多,今年將暫時虧損20萬元,今年總部將盈利1000萬元。假設不考慮應納稅所得額的調整因素,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 要求: (1)計算把上海的銷售代表處設立為分公司形式時,總部和分支機構今年應繳納的所得稅總額; (2)計算把上海的銷售代表處設立為子公司形式時,總部和分支機構今年應繳納的所得稅總額; (3)分析哪種形式對企業更有利。 |
正確答案: (1)假設北京代表處也是分公司,則北京代表處和上海代表處均不具備獨立納稅人條件,年企業所得額需要匯總到企業總部集中納稅。則:今年公司應繳所得稅=(1000+200-20)×25%=295(萬元),總部和分支機構今年應繳納的所得稅總額=295+0=295(萬元) 假設北京代表處是子公司,則:今年企業總部應繳所得稅=(1000-20)×25%=245(萬元) 北京代表處今年應繳所得稅=200×25%=50(萬元) 總部和分支機構今年應繳納的所得稅總額 =245+50=295(萬元) (2)假設北京代表處也是子公司,則: 北京代表處今年應繳所得稅 =200×25%=50(萬元) 上海代表處今年虧損,不需要繳納所得稅企業總部應繳所得稅 =1000×25%=250(萬元) 分支機構今年應繳納的所得稅總額 =250+50=300(萬元) 假設北京代表處是分公司,則:企業總部應繳所 得稅=(1000+200)×25%=300(萬元) 上海代表處今年虧損,不需要繳納所得稅 分支機構今年應繳納的所得稅總額 =300+0=300(萬元) (3)通過上述計算可知,把上海的銷售代表處設立為分公司形式對企業更有利。 |
|
五、綜合題(凡要求計算的項目,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有計量單位的,應予以標明,標明的計量單位與題中所給的計量單位相同;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凡要求解釋、分析、說明理由的內容,必須有相應的文字闡述) |
19.某大型商場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企業所得稅實行查賬征收方式,適用稅率25%。假定每銷售100元(含稅價,下同)的商品其成本為70元(含稅價),購進貨物有增值稅專用發票,為促銷擬采用以下三種方案中的一種: 方案1:商品8折銷售(折扣銷售,并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注明); 方案2:購物滿100元,贈送20元的商品(成本14元,含稅價); 方案3:對購物滿100元的消費者返還20元現金。假設企業單筆銷售了100元的商品。 要求: (1)計算方案1的應納增值稅、應納企業所得稅和稅后凈利潤(不考慮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下同); (2)計算方案2的應納增值稅、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應納企業所得稅和稅后凈利潤; (3)計算方案3的應納增值稅、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應納企業所得稅和稅后凈利潤; (4)從稅后凈利潤的角度分析,哪個方案最好。 |
正確答案: (1)應納增值稅=100×80%/(1+17%)×17%-70/(1+17%)×17%=1.45(元) 銷售利潤=100×80%/(1+17%)-70/(1+17%)=8.55(元) 應納企業所得稅=8.55×25%=2.14(元) 稅后凈利潤=8.55-2.14=6.41(元) (2)應納增值稅=(100+20)/(1+17%)×17%-(70+14)/(1+17%)×17%=5.23(元) 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20/(1-20%)×20%=5(元) 企業利潤總額=100/(1+17%)-(70+14)/(1+17%)-5=8.68(元) 應納企業所得稅=[100/(1+17%)-70/(1+17%)]×25%=6.41(元) 稅后凈利潤=8.68-6.41=2.27(元) (3)應納增值稅=100/(1+17%)×17%-70/(1+17%)×17%=4.36(元) 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20/(1-20%)×20%=5(元) 企業利潤總額=100/(1+17%)-70/(1+17%)-20-5=0.64(元) 應納企業所得稅=[100/(1+17%)-70/(1+17%)]×25%=6.41(元) 稅后凈利潤=0.64-6.41=-5.77(元) (4)從稅后凈利潤的角度分析,第一個方案最好。 |
|
20.某企業現有一項目需投資100萬元,項目壽命期為4年,預期第一年可獲得息稅前利潤50萬元,以后每年增加4萬元,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項目所需資金有80%通過銀行取得,借款年利率為10%。目前有四種計息方式可以選擇: 方案1:復利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 方案2:復利年金法,每年等額償還本金和利息(已知:(P/A,10%,4)=3.1699); 方案3:每年等額還本,并且每年支付剩余借款的利息; 方案4:每年付息,到期還本。要求:站在稅務角度分析,哪種方式更合適? |
正確答案: 方案1:復利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具體情況如下表(單位:萬元): ![]() 方案2:復利年金法具體情況如下表(單位:萬元): ![]() 【說明】100×80%÷(P/A,10%,4)=80÷3.1699=25.24 方案3:每年等額還本,并且每年支付剩余借款的利息的具體情況如下表(單位:萬元): ![]() 【說明】每年的等額還本金額=100×80%÷4=20(萬元) 方案4:每年付息,到期還本的具體情況如下表(單位:萬元): ![]() 結論:站在稅務角度分析,由于方案1的稅負最輕,因此,方案1更合適。 |
|
21.A公司是一家餐飲公司,營業稅稅率為5%,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分別為7%和3%,印花稅稅率為0.05%,其他有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A公司準備將一處閑置辦公樓轉讓給另一家企業B,辦公樓的公允市價為8000萬元。企業擬訂了兩種交易方案:方案一是直接將房地產按照8000萬元的價格銷售給B企業;方案二是將房地產作8000 萬元投入B企業,然后將持有的股權以8000萬元轉讓給B企業的母公司。 資料二:A公司決定向災區捐贈2500萬元。企業提出兩種方案:方案一是直接向災區群眾進行捐贈;方案二是通過境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災區捐贈。假定初步預計公司2011年將實現利潤總額13000萬元(未考慮捐贈支出),無其他納稅調整事項。 要求: (1)根據資料一(假定不考慮土地增值稅),計算: ①方案一的應交稅金及附加; ②方案二的應交稅金及附加; ③從節稅角度,對兩個方案進行優選。 (2)根據資料二: ①在方案一下,A公司2010年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 ②在方案二下,A公司2010年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 ③從節稅角度,對公司的捐贈行為進行簡單的稅收籌劃。 |
正確答案: (1)①方案一:企業直接銷售房地產應交營業稅、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8000×5%×(1+7%+3%)=440(萬元) 應交印花稅=8000×0.05%=4(萬元) 合計應交稅金及附加=440+4=444(萬元) ②方案二:企業先將房地產投入然后轉讓其股權房產投資時應交印花稅=8000×0.05%=4(萬元) 股權轉讓時應交印花稅=8000×0.05%=4(萬元) 合計應交稅金及附加=4+4=8(萬元) ③所以,從節稅減負角度看,企業采用方案二投資更合適。 (2)①方案一中,直接捐贈不符合稅法規定的公益性捐贈條件,所以捐贈支出不能稅前扣除。 2011年應當繳納的企業所得稅=13000×25%=3250(萬元) ②方案二中,按照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存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不能扣除。企業應當繳納所得稅為:(13000-13000×12%)×25%=2860(萬元) ③如果為了最大限度地將捐贈支出予以扣除,企業可以考慮將捐贈分兩次進行,如2011年年底一次捐贈1560萬元,2012年度再捐贈940萬元,這樣發生的1560萬元的捐贈支出可以在2011年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全部扣除,另外940萬元可以在2012年度按規定扣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