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2 共1頁
經濟法全真預測試卷(四)
一、單項選擇題(單項選擇題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1.下列屬于《反壟斷法》中規定的可被豁免的壟斷協議類型是( )。
A.限制開發新技術、新產品的壟斷協議
B.限制商品生產數量的壟斷協議
C.為提高中小經營者經營效率,增強中小經營者競爭力的壟斷協議
D.固定商品價格的協議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選項A、B、D均屬于《反壟斷法》禁止的壟斷協議類型。
2.某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10月份直接向農業生產者購進免稅農產品,支付買價45000元,該企業當期準予扣除的進項稅額是( )元。
A.7650
B.3150
C.5850
D.2700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進項稅額=買價×扣除率=45000×13%=5850(元)。
3.某化妝品廠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設有一非獨立核算的門市部,2010年5月該廠將生產的一批香水以100萬元的內部價格交給門市部,門市部銷售后取得含稅銷售額177.22萬元。香水的消費稅稅率為30%。該項業務應繳納的消費稅稅額為( )萬元。
A.45.44
B.30
C.45.13
D.47.72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納稅人通過自設非獨立核算門市部銷售的自產應稅消費品,應當按照門市部對外銷售額或者銷售數量計算征收消費稅。應納消費稅=177.22÷(1+17%)×30%=45.44(萬元)。
4.納稅人自產的應稅消費品用于換取生產資料的,計算征收消費稅的計稅依據為( )。
A.納稅人同類應稅消費品的最低銷售價格
B.納稅人同類應稅消費品的最高銷售價格
C.納稅人同類應稅消費品的平均銷售價格
D.納稅人同類應稅消費品的加權平均銷售價格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納稅人自產的應稅消費品用于換取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投資入股、抵償債務等方面,應當按納稅人同類應稅消費品的最高銷售價格作為計稅依據。
5.某汽車制造廠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0年12月該廠銷售給甲運輸公司10輛汽車取得含稅收入187.2萬元,銷售給乙合伙企業2輛汽車取得含稅收入39.78萬元。當月,該廠還用5輛汽車換取生產資料。汽車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8%。該汽車制造廠當月繳納的消費稅為( )萬元。
A.21.76
B.21.92
C.22.32
D.23,12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納稅人用于換取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投資入股和抵償債務等方面的應稅消費品,應當以納稅人同類消費品的最高銷售價格作為計稅依據計算消費稅。該廠當月應繳納的消費稅=[187.2÷(1+17%)+39.78-(1+17%)÷2×(5+2)]×8%=22.32(萬元)。
二、多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備選答案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多選、少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6.以下各項中,最低折舊年限為4年的固定資產有( )。
A.小汽車
B.輪船
C.大貨車
D.電子設備
正確答案:AC 解題思路: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最低折舊年限為4年。
7.下列情形中,屬于我國《反壟斷法》禁止的縱向壟斷協議的有( )。
A.甲公司與乙公司達成協議固定乙公司向任何第三人轉售甲公司產品的價格
B.甲公司與乙公司達成協議約定甲公司和乙公司對外出售同類產品的固定價格
C.甲公司與乙公司達成協議約定各自同類產品的生產數量和銷售數量
D.甲公司與乙公司達成協議限定乙公司向任何第三人轉售甲公司產品的最低價格
正確答案:AD 解題思路:選項B和C屬于橫向壟斷協議。
8.企業下列項目的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的有( )。
A.水果種植
B.海水養殖
C.中藥材種植
D.家禽飼養
正確答案:ACD 解題思路:選項B為減半征稅項目。
9.甲服裝廠與超市簽訂了一份童裝買賣合同,約定甲于兒童節前10日向乙交付童裝若干件。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若甲服裝廠所在地洪水泛濫成災致合同不能履行,則甲得解除合同
B.若甲服裝廠所在地洪水泛濫,致甲須推遲1個月交貨,則乙得解除合同
C.若甲服裝廠所在地洪水泛濫,致甲只能如期交付80%的童裝,則乙得解除合同
D.若甲服裝廠延遲至兒童節前一周尚未交貨,則乙得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
正確答案:AB 解題思路:選項A屬于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選項B屬于遲延履行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選項C錯誤,因為甲已經履行了主要債務。選項D錯誤,因為甲尚未催告乙于合理期限內履行。
10.下列情形不征收消費稅的有( )。
A.自產煙絲生產卷煙
B.自產煙絲對外銷售
C.自產高爾夫球用作樣品
D.自產實木地板用于生產高檔實木地板
正確答案:AD 解題思路:選項A和D屬于自產應稅消費品用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的情況,不征收消費稅。
三、判斷題(每小題判斷結果正確的得1分,判斷結果錯誤的扣0.5分,不判斷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本類題最低得分為零分)
11.根據法律規定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應當自受理證券發行申請文件之日起1個月內,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作出予以核準或者不予核準的決定。( )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題目所述期限是3個月。
12.合同當事人遲延履行合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 )
A.對
B.錯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遲延履行本身已經構成違約。
13.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可以自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份,無須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而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出資,須經股東會審議通過。( )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核股東出資轉讓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出資時,必須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征求同意,不需要經過股東會審議。
14.某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中國合營者擬通過合營企業的財產為抵押,向銀行取得貸款作為其出資。這一做法不符合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律制度的規定。( )
A.對
B.錯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核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出資方式。合營企業任何一方不得用以合營企業名義取得的貸款、租賃的設備或者其他財產以及合營者以外的他人財產作為自己的出資,也不得以合營企業的財產和權益或者合營他方的財產和權益為其出資擔保。
15.國有獨資公司的董事長可以兼任經理,不必經部門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同意。( )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未經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同意,國有獨資公司的董事長不得兼任經理。
四、綜合題(凡要求計算的項目,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有計量單位的,應予以標明,標明的計量單位與題中所給的計量單位相同;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凡要求解釋、分析、說明理由的內容,必須有相應的文字闡述)
16.某酒廠(一般納稅人)2010年7月份發生下列業務:
(1)生產銷售甲類啤酒400噸,每噸不含稅售價3800元,另收取押金4000元。
(2)該廠研發生產的一種新糧食白酒,廣告樣品使用0.2噸,已知該種白酒無同類產品出廠價,生產成本每噸35000元,成本利潤率為10%。
(3)從農業生產者手中收購農產品400噸,收購憑證上注明,每噸收購價3000元,共計支付收購價款120萬元。
(4)企業將一批成本為15萬元的原材料運往異地的乙酒廠生產加工藥酒,藥酒加工完畢,企業收回藥酒共50噸,取得乙酒廠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加工費3萬元,加工的藥酒當地無同類產品市場價格,款項已支付。
(5)銷售散裝糧食白酒3噸,含稅單價每噸4680元,收取包裝物押金2340元,全部款項存入銀行。
要求:根據以上資料分別回答下列問題:
(1)計算當月該酒廠應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
(2)計算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正確答案:
(1)第一項業務應納增值稅:400×3800×17%=258400(元)
應納消費稅:400×250=100000(元)
第二項業務應納增值稅:[0.2×35000×(1+10%)+0.2×2000×0.5]÷(1-20%)×17%=1678.75(元)
應納消費稅:[0.2×35000×(1+10%)+0.2×2000×0.5]÷(1-20%)×20~6+0.2×2000×0.5=2175(元)
第三項業務可以抵扣的進項稅為:1200000×13%=156000(元)
第四項業務可以抵扣的進項稅為:30000×17%=5100(元)
第五項業務應納增值稅:(4680×3+2340)÷(1+17%)×17%=2380(元)
第六項業務應納消費稅:(4680×3+2340)÷(1+17%)×20%+3×2000×0.5=5800(元)
7月份應納增值稅為:258400+1678.75+2380-156000-5100=101358.75(元)
應納消費稅為:100000+2175+5800=107975(元)
(2)由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為:(150000+30000)÷(1-10%)×10%=20000(元)
五、簡答題(凡要求計算的項目,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
17.2010年5月,甲、乙、丙、丁按照《合伙企業法》的規定,共同投資設立一從事批發零售業務的有限合伙企業。合伙協議約定了以下事項:(1)甲以現金5萬元出資;乙以房屋作價8萬元出資;丙以勞務作價4萬元出資,另外以商標權作價5萬元出資;丁以現金10萬元出資。(2)丁為普通合伙人,甲、乙、丙均為有限合伙人。(3)各合伙人按相同比例分配利潤、分擔虧損。(4)合伙企業的事務由丙和丁執行,甲和乙不執行合伙企業事務,也不對外代表合伙企業。(5)有限合伙人轉讓財產份額的,不需要經過其他合伙人同意。(6)合伙企業名稱為"大鐘商貿合伙企業"。以上合伙協議在申請設立登記時經過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糾正,企業在該年7月得以成立,取得營業執照。
要求:根據以上事實和相關法律的規定,分析該合伙企業的合伙協議中哪些約定違反了《合伙企業法》的規定?并簡要說明理由。
正確答案:
該企業合伙協議中的以下事項違反了《合伙企業法》的規定:
(1)丙以勞務作價出資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規定。根據規定,有限合伙人不得以勞務出資。丙為該合伙企業的有限合伙人,因此不得以勞務作為出資。
(2)合伙企業的事務由丙和丁執行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規定。根據規定,有限合伙人不執行合伙企業事務,不得對外代表合伙企業。由于丙為該合伙企業的有限合伙人,因此其執行合伙企業事務,對外代表合伙企業的做法是不符合規定的。
(3)合伙企業名稱不符合法律規定。根據規定,有限合伙企業名稱中應當標明"有限合伙"字樣。該企業名稱中并沒有標明"有限合伙",因此是不符合規定的。其名稱應該為"大鐘商貿有限合伙企業"。
18.我國某居民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主要生產銷售電視機,2010年度銷售電視機取得不含稅收入14300萬元,銷售成本和營業稅金附加合計5800萬元;出租設備取得租金收入300萬元;實現的會計利潤250萬元。與銷售有關的費用支出如下:
(1)銷售費用3500萬元,其中廣告費2200萬元。
(2)管理費用3800萬元,其中業務招待費145萬元。
(3)財務費用1000萬元,其中含向非金融企業借款1250萬元所支付的年利息125萬元(當年金融企業貸款的年利率為6.8%)。
(4)計入成本、費用中的實發工資800萬元,發生的工會經費20萬元(已取得專用收據)、職工福利費200萬元、職工教育經費55萬元。
(5)營業外支出150萬元,其中包括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向貧困山區的捐款75萬元。
(本期符合規定的增值稅進項稅為859萬元,專用發票均通過認證)
(1)計算該企業2010年度應納的增值稅額。
(2)計算該企業2010年度的廣告費用、業務招待費、財務費用、職工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公益性捐贈等應調增的應納稅所得額。
正確答案:
(1)本期應納增值稅=14300×17%-859=1572(萬元)
(2)廣告費用扣除限額=(14300+300)×15%=2190(萬元)
應調增的應納稅所得額=2200-2190=10(萬元)
業務招待費:145×60%=87萬元>(14300+300)×5%0=73(萬元)
應調增的應納稅所得額=145-73=72(萬元)
財務費用應調增的應納稅所得額=125-1250×6.8%=40(萬元)
工會經費限額=800×2%=16(萬元)
應調增的應納稅所得額=20-16=4(萬元)
職工福利費限額=800×14%=112(萬元)
應調增的應納稅所得額=200-112=88(萬元)
職工教育經費限額=800×2.5%=20(萬元)
應調增的應納稅所得額=55-20=35(萬元)
公益性捐贈應調增的應納稅所得額=75-250×12%=75-30=45(萬元)
19.長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江公司)由5家國有企業聯合設立,注冊資本為1億元,2010年3月,公司凈資產額8000萬元,公司其他有關情況如下:
(1)長江公司曾于2007年8月成功發行3年期公司債券1500萬元,1年期公司債券500萬元。
(2)長江公司現有董事7名,2010年3月10日,董事長提議,趁全體董事如期到會,董事會上指定并通過了"公司債券發行方案"和"公司增資方案",兩個方案的主要內容分別為:本年度計劃再次發行1年期公司債券2000萬元;將公司現有的注冊資本由1億元增加到1.5億元,會后將上述兩個方案提交公司股東會。
(3)4月10日,公司股東會在其召開的定期會議上審議了董事會提交的"公司增資方案",股東會審議了董事會提交的"公司增資方案",股東會審議表決結果為:3家股東贊成增資,這3家股東的出資總和為5840萬元;2家股東不贊成增資,這2家股東的出資總和為4160萬元。股東會通過了增資決議,并授權董事會執行。
(4)4月20日,公司監事會在檢查公司財務時發現,公司經理孫某擅自將公司5萬元資金借給其親屬開辦公司。
要求:根據上述事實及有關法律規定,回答下列問題:
(1)長江公司的"公司債券發行方案"的主要內容是否合法?并簡要說明理由。
(2)長江公司股東會作出的增資決議是否合法?并簡要說明理由。
(3)長江公司對孫某擅自挪用公司資金的行為應如何處理?
正確答案:
(1)長江公司的"公司債券發行方案"不合法。法律規定,累計債券總額不超過公司凈資產的40%。在本題中,該公司累計債券總額將達到3500萬元(1500+2000),超過公司凈資產8000萬元的40%。
(2)長江公司股東會作出的增資決議不合法。根據法律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增加注冊資本的,必須經代表2/3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在本題中,長江公司股東會對增資方案進行表決時,3家贊成增資的股東所代表的表決權僅為58.4%,未達到2/3的法定要求。
(3)對于經理孫某擅自將公司資金5萬元借給其親戚開辦公司的行為,根據《公司法》的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同意,將公司資金借貸給他人或者公司財產為他人提供擔保;違反規定所得收入歸公司所有;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