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22 共2頁
期貨從業資格考試之拓寬思路 贏在創新
期貨市場的健康發展,功能的有效發揮,客觀上需要期貨公司不斷創新。證監會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支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服務實體經濟為主導,以風險可控為前提的業務創新。支持期貨公司通過合并重組做優做強,全面提升期貨行業整體服務能力。
——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 姜洋
推進期貨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必須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結合國際衍生品市場的一般規律與我國期貨市場的階段性特征,深入認識我國期貨市場自身規律;必須堅持從我國國情、市情出發穩步發展期貨市場;必須服從和服務于實體經濟,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堅持“完善機制、加強監管”,積極穩妥推進產品創新。
——中國證監會主席 尚福林
中國期貨業協會日前在京舉辦了為期三天的期貨公司高管人員培訓班,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姜洋出席并講話,證監會期貨二部主任季向宇、副主任馮博分別為培訓班授課,中信證券風控部執行總經理侯曉雷、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王國剛、中信證券董事總經理呂哲權、廈門大學教授鄭振龍、財政部會計司準則二處處長陸建橋先后為培訓班作專題講座,中期協會長劉志超作總結發言。
本期培訓班是中期協今年計劃安排的對期貨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培訓的第一期。據介紹,繼本期培訓班之后,中期協年內還將在大連、上海、廣州舉辦三期期貨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的培訓班,并計劃在2012年對期貨公司董事長、監事長、獨立董事進行培訓。
147名期貨公司高管參加了本期培訓,其中總經理127人。培訓班氣氛熱烈,互動交流充分、深入。
中期協期貨公司高管人員(總經理)培訓班綜述
經濟社會巨大的風險管理需求為期貨公司產品創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期貨公司創新的時代正在走來。
創新,成為日前中期協主辦的期貨公司高管培訓班上公司總經理們使用最多的詞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服務實體經濟為主導,進行產品創新,豐富風險管理工具,成為本期培訓班期貨公司總經理們最大的收獲。
“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此次高管培訓內容新穎,知識點非常豐富,同時也感到了更重的責任和更大的壓力。”弘業期貨總經理孫吉東在和期貨日報記者談及培訓體會時說。
巨大的市場需求
曾使中信泰富、深南電以及眾多的香港股民遭受損失的高盛的accumulator(累計期權)衍生產品,在本次培訓班上多次被授課專家提及。參加培訓的期貨公司高管們和授課專家探討了高盛在進行此類產品設計中的問題,但高盛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產品設計的專業技能也同樣值得深思。這至少說明了,市場有著多樣化的風險管理需求,而我們的期貨公司的產品設計能力和企業對風險管理產品的識別、使用能力遠遠落后。這是一對日益突出的矛盾。
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我國與現有期貨品種相關的成規模的現貨企業數量有將近25萬家,另外還有眾多資金實力雄厚的金融企業。實體經濟對于期貨市場的需求,對于通過期貨工具實現風險管理、資產配置的潛在需求非常巨大。但目前現貨企業和金融機構對期貨市場需求的實現程度很低。據統計,目前國內期貨市場的法人戶只有幾千個,與25萬家落差巨大。
“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我們期貨公司總體服務水平和產品創新的能力不夠,不能提供市場需要的期貨產品。”中期協會長劉志超在談及這種落差的原因時說。
財務準則修改帶來更多機遇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金融工具》擬于2013年1月1日生效,但允許提前采用。目前我國采用和國際上相同的財務報告準則。
培訓班上,來自財政部會計司準則二處的陸建橋處長作了題為“公允價值、金融工具和套期會計:問題、對策與影響”的專題報告。新國際公允價值計量準則對公允價值進行了嚴格定義,提供了公允價值計量指引,強化了公允價值計量信息披露要求。由此將帶來會計與企業風險管理、價值管理越來越近,反過來對企業風險管理和價值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
“公允價值計量信息披露要求,就是把企業的風險完全地揭示出來,好處在于可以判定企業的風險點在何處。但更重要的是由此帶來的套期會計準則的改革,使得企業利用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在財務處理上有了依據,將極大地釋放企業的風險管理需求。”廣發期貨總經理肖成告訴記者。
“期貨公司是金融企業同時也是金融服務企業,可以為現貨企業和其他金融企業提供風險管理服務,公允價值估值服務,資產負債結構、匹配和配置的服務,資產管理服務,信息服務等等。”一培訓班學員告訴記者,聽了陸老師的課有茅塞頓開的感覺,對期貨公司的投資咨詢業務和產品創新有了方向,預示著“又一個市場機遇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