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注冊稅務師《流動資產》選材及案例解析

發布時間:2012-07-23 共3頁

2.存貨的關鍵考點及典型案例解析

(1)存貨入賬成本的推算,主要測試購入方式、委托加工方式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方式。

【典型案例1·單項選擇題】甲公司是一家工業生產企業,屬一般納稅人,采用實際成本計價核算材料成本,2011年4月1日該公司購入M材料100件,每件買價為1 000元,增值稅率為17%,發生運費2 000元(可按7%計算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保險費400元,裝卸費500元,驗收入庫時發現損耗了3件,屬于合理損耗范疇,則該批材料的單位入賬成本為每件( )元。

A.1 134.5

B.1 200

C.1 059.38

D.1 027.6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該材料的入賬成本=1 000×100+2 000×93%+400+500=102 760(元);該材料的單位入賬成本=102 760÷97=1 059.38(元)。

【典型案例2·單項選擇題】甲公司于2011年4月1日委托乙公司代為加工原材料一批,該批原材料的成本為75萬元,加工費10萬元,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該材料加工后直接對外出售,其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15%,根據稅法規定,由乙公司代收代繳消費稅。因市場上無此商品的市場價可供參照,稅法規定可按組成計稅價格來計算應交消費稅,則甲公司收回此商品時的入賬成本為( )萬元。

A.100

B.85

C.95

D.115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甲公司應交消費稅的組成計稅價格=(75+10)÷(1-15%)=100(萬元);甲公司應交消費稅=100×15%=15(萬元);甲公司收回加工物資的入賬成本=75+10+15=100(萬元)。

【典型案例3·單項選擇題】甲公司于2011年5月1日與乙公司進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甲公司以生產用的動產設備交換乙公司的一批商品,雙方交換后均保持資產的原有使用狀態,設備的原價為500萬元,累計折舊為350萬元,已提減值準備15萬元,公允價值為200萬元,增值稅率為17%;庫存商品的賬面余額為150萬元,已提跌價準備為3萬元,公允價值為180萬元,增值稅率為17%,消費稅率為8%,雙方約定由乙公司另行支付補價18萬元,則甲公司換入商品的入賬成本為(?。┤f元。

A.234

B.182

C.166.7

D.185.4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甲公司換入商品的入賬成本=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增值稅銷項稅額+支付的補價(或-收到的補價)-換入資產對應的進項稅額=200+200×17%-18-180×17%=185.4(萬元)。

財務與會計《流動資產》選材及典型案例解析

【典型案例4·多項選擇題】甲公司(一般納稅人)委托乙公司代為加工非金銀手飾,如果收回后需連續再加工才能出售的,則下列項目中構成其入賬成本的有( )。

A.發出材料的成本

B.加工費

C.由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D.往返運雜費

E.加工勞務所匹配的增值稅

[答疑編號1899100111]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如果加工物資收回后需連續加工后再出售的,則消費稅不列入委托加工物資成本。

(2)存貨發出計價的測試以發出成本和結存成本的計算為主,主要以單項選擇題測試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

【典型案例·單項選擇題】甲公司采用移動加權平均法核算存貨的發出計價,2008年5月初原材料A的數量為300件,每件成本為4 000元,5月4日甲公司購進A材料200件,每件成本為3 500元,5月6日甲公司發出A材料350件,5月12日甲公司購進A材料250件,每件成本為3 600元,5月23日甲公司發出A材料380件,5月25日甲公司購進A材料180件,每件成本為3 700元,5月28日甲公司發出A材料140件,則5月31日A材料結存成本為(?。┰?。

A.314 500

B.221 850

C.235 600

D.198 765

[答疑編號1899100112]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①5月4日購進A材料時加權平均單位成本=(4 000×300+3 500×200)÷(300+200)=3 800(元);

②5月12日購進A材料時加權平均單位成本=(3 800×150+3 600×250)÷(150+250)=3 675(元);

③5月25日購進A材料時加權平均單位成本=(3 675×20+3 700×180)÷(20+180)=3 697.5(元);

④5月31日A材料的結存成本=3 697.5×60=221 850(元)。

(3)存貨的期末計價主要以單項選擇題為測試題型。

【典型案例1·單項選擇題】甲公司采用先進先出法核算存貨的發出計價,2011年6月初庫存商品M的賬面余額為800萬元,已提存貨跌價準備為50萬元,本月購入M商品的入賬成本為230萬元,本月銷售M商品結轉成本600萬元,期末結余存貨的預計售價為420萬元,預計銷售稅費為80萬元,則當年末存貨應提跌價準備為(?。┤f元。

A.65

B.77.5

C.85

D.75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①存貨期末跌價準備的結余額=50×200÷800=12.5(萬元);

②期末存貨的可變現凈值=420-80=340(萬元);

③期末存貨的賬面余額=800+230-600=430(萬元);

④期末存貨應提足的跌價準備=430-340=90(萬元);

⑤期末存貨應補提的跌價準備=90-12.5=77.5(萬元)。

財務與會計《流動資產》選材及典型案例解析

【典型案例2·單項選擇題】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庫存配件100套,每套配件的賬面成本為15萬元,市場價格為10萬元。該批配件用于加工50件A產品,將配件加工成單位A產品尚需投入17萬元。A產品2011年12月31日的市場價格為每件45萬元,估計銷售過程中每件將發生銷售費用及相關稅費1.2萬元。該配件此前計提過存貨跌價準備10萬元,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該配件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

A.150萬元  B.130萬元  C.160萬元  D.120萬元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配件可變現凈值=A產品預計售價45×50-A產品預計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1.2×50-將配件加工成產品尚需投入的成本17×50=1 340(萬元);期末配件應提足的存貨跌價準備=1 500-1 340=160(萬元);因已經計提跌價準備10萬元,應補提150萬元。

3.應收款項的關鍵考點及典型案例解析

(1)壞賬準備的計提

【典型案例1·單項選擇題】甲公司采取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法提取壞賬準備,壞賬提取比例為應收賬款的15%,甲公司2011年初應收賬款余額為2 000萬元,已提壞賬準備為300萬元,當年發生與應收款項有關的四筆業務:①新增賒銷額400萬元;②收回應收款項600萬元;③發生壞賬180萬元;④收回以前的壞賬350萬元;則2011年甲公司應(?。?。

A.計提壞賬準備278萬元

B.反沖壞賬準備260萬元

C.計提壞賬準備243萬元

D.反沖壞賬準備227萬元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①2011年末應收賬款余額=2 000+400-600-180+350-350=1 620(萬元);

②2011年末壞賬準備調整前的賬面余額=300-180+350=470(萬元);

③2011年末應提足的壞賬準備=1 620×15%=243(萬元);

④2011年應反沖壞賬準備227萬元(=470-243)。

財務與會計《流動資產》選材及典型案例解析

【典型案例2·多項選擇題】下列各項中,會引起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發生變化的有(?。?。

財務與會計《流動資產》選材及典型案例解析

A.結轉到期不能收回的應收票據

B.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

C.帶有追索權的應收賬款融資

D.收回已轉銷的應收賬款

E.轉回多提的壞賬準備

『正確答案』ABDE

『答案解析』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等于應收賬款賬面余額減去壞賬準備。

選項A,結轉到期不能收回的應收票據,要把應收票據轉入應收賬款,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會增加。

選項B,計提壞賬準備,應收賬款賬面價值減少;

選項C,用應收賬款融資,若帶有追索權,則是以應收賬款作為抵押的短期借款,不影響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

選項D,已轉銷的應收賬款收回時,應作兩筆分錄:

借:應收賬款

貸:壞賬準備

同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

顯然,此事項最終會減少應收賬款賬面價值。

選項E,轉回多提的壞賬準備

借:壞賬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轉回多提壞賬準備,增加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

(2)現金折扣與商業折扣對應收賬款的影響

【典型案例·單項選擇題】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2011年4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銷售一批商品,按價目表上標明的價格計算,其不含增值稅的售價總額為20萬元。因屬批量銷售,甲公司同意給予乙公司5%的商業折扣;同時,為鼓勵乙公司及早付清貨款,甲公司規定的現金折扣條件(按含增值稅的售價計算)為:2/10,1/20,n/30。假定甲公司4月13日收到該筆款項,則實際收到的價款為(?。┤f元。

A.22.0077  B.21.06

C.22.932   D.23.4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在總價法下,應收賬款的入賬金額按不包括商業折扣,但不扣除現金折扣的總價計算,則銷售額=20×(1-5%)=19(萬元);增值稅=19×17%=3.23(萬元);應收賬款=19+3.23=22.23(萬元);現金折扣=22.23×1%=0.2223(萬元);實際收到的價款=22.23-0.2223=22.0077(萬元)。

4.外幣業務的關鍵考點及典型案例解析

(1)記賬本位幣的選擇和期末匯兌損益的計算

【典型案例1·單項選擇題】甲公司為境內注冊的公司,其控股80%的乙公司注冊地為英國倫敦。甲公司生產產品的30%銷售給乙公司,由乙公司在英國銷售;同時,甲公司生產所需原材料的30%自乙公司采購。甲公司以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出口產品和進口原材料均以英鎊結算。乙公司除了銷售甲公司的產品以及向甲公司出售原材料外,在英國建有獨立的生產基地,其生產的產品全部在英國銷售,生產所需原材料在英國采購。

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應收乙公司賬款為1 500萬英鎊;應付乙公司賬款為1 000萬英鎊;實質上構成對乙公司凈投資的長期應收款為2 000萬英鎊。當日,英鎊與人民幣的匯率為1:10。

2008年,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口銷售形成應收乙公司賬款5 000萬英鎊,按即期匯率折算的人民幣金額為49 400萬元;自乙公司進口原材料形成應付乙公司賬款3 400萬英鎊,按即期匯率折算的人民幣金額為33 728萬元。2008年12月31日,英鎊與人民幣的匯率為1:9.94。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