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民經濟核算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
1、掌握國民經濟核算的功能及其對于宏觀經濟管理的意義;了解我國國民經濟核算的發展歷程。
2、掌握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
3、掌握國民經濟核算的基本概念,包括經濟領土、常住單位、生產范圍、消費范圍、資產范圍、流量和存量、貨物和服務、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市場價格。
4、掌握機構部門分類和產業部門分類的基本原理、分類的依據和區分的具體類別;掌握機構單位、基層單位的概念,以及與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概念之間的聯系;掌握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應同時具備的條件。
5、熟悉核算原則,包括記錄時間和估價原則。
(二)國內生產總值核算
1、掌握國內生產總值的概念及其意義;掌握國內生產總值的三種計算方法及其在國內生產總值表上的平衡關系。
2、熟悉國內生產總值與國民生產總值(國民總收入)的聯系和區別;熟悉國內生產總值不同計算方法中各項目的含義和計算方法;了解國內生產總值核算有關指標的主要資料來源及其與各專業統計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3、了解國內生產總值不變價核算的方法,包括價格縮減法、物量外推法和直接計算法。
4、掌握利用國內生產總值資料進行某個年份或某一時期經濟增長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及拉動點數的計算與分析方法;掌握產業結構計算與分析的方法;掌握最終消費率與資本形成率計算與分析的方法。
5、了解以國內生產總值為基礎進行國際比較的不同方法;了解匯率法和購買力平價法之間的區別和優缺點。
6、了解國內生產總值的作用和局限性;了解目前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核算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三)投入產出核算
1、掌握投入產出表在國民經濟核算中的地位及其與國內生產總值核算的關系
2、掌握投入產出表的基本設計原則、三個主要象限的內容和功能;掌握投入產出表基本平衡關系。
3、熟悉直接消耗系數的含義和計算方法;熟悉完全消耗系數和列昂惕夫逆矩陣的含義;熟悉影響力系數和感應度系數的含義和計算方法。
4、了解我國投入產出表的基本編制方法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5、了解投入產出表的主要作用
(四)資金流量核算
1、掌握資金流量表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2、掌握收入初次分配統計原理,包括收入初次分配的概念、初次分配中的流量、初次分配收入總量形成的計算關系;掌握收入再分配統計原理,包括收入再分配的概念、再分配中的主要收支流量、可支配收入的含義和計算關系。熟悉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總收入、國民可支配總收入之間的關系;熟悉居民總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含義及其關系;熟悉資金流量表的平衡關系及應用資金流量表進行經濟分析的思路。
3、了解資金流量表編制的基本方法和存在的主要主要問題
(五)國際收支核算
1、掌握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內容結構和基本記賬規則
2、熟悉國際收支平衡表上各主要差額的計算關系;熟悉國際收支平衡表中貨物凈口與海關統計的貨物進口之間的區別和聯系;熟悉國際收支平衡表在計算國民總收入和國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應用;熟悉利用國際收支平衡表分析國際收支平衡狀況的方法。
3、了解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基本編制方法
(六)資產負債核算
1、資產負債核算的對象
掌握經濟資產的定義和國民資產負債核算的范圍
熟悉經濟存量的概念及其與經濟流量的關系
2、非金融資產核算
掌握固定資產和存貨的概念、主要類別及其總量的表現形式。
熟悉國民經濟統計中對固定資產和存貨進行估價的方法
了解其他非金融資產的內容組成
3、金融資產與負債核算
熟悉金融資產負債的不同類別和一國對外金融資產和負債的內容;熟悉一個部門和一國金融資產與負債總量指標。
了解金融資產與負債之間的對應性。
4、國民資產負債表及應用分析
熟悉國民資產負債表的一般結構,表中平衡關系及資產負債差額、國民財產的計算關系;熟悉國民資產負債表應用分析的主要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