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7-03 共1頁
61.發生重大醫療事故的部門應在12小時內上報其衛生行政部門。
62.護生在執業護士的督導下發生差錯或事故,除本人要負責外,帶教護士要負法律責任。
63.患者家屬對患者死因有異議時,應在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進行尸檢。
64.護理程序包括五個步驟,即評估、診斷、計劃、實施和評價。
65.一般系統論是護理程序的基本框架。
66.主觀資料是指病人的主訴包括病人的經歷、感覺以及他所看到、聽到或想到的對于健康狀況的主觀感覺,如疼痛、麻木、脹痛、瘙癢或感到軟弱無力等。
67.護理診斷的陳述方式PES公式,具有P、E、S三個部分。P——護理診斷的名稱;E——相關因素;S一一臨床表現,主要是癥狀和體征,也包括實驗室、器械檢查結果。
68.確定知識缺乏的診斷,可以陳述為“知識缺乏:缺乏……方面的知識”。
69.一個護理診斷只針對一個健康問題。
70.護理診斷是關于個人、家庭、社區對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或生命過程的反應的一種臨床判斷,這些預期結果是應由護士負責的。護理診斷必須是用護理措施可以解決的。
71.醫生與護士共同合作才能解決的問題屬于合作性問題。多指由于臟器的病理生理改變所致的潛在并發癥。
72.不適應的最嚴重表現是疼痛。
73.促進舒適的首要措施是了解原因。
74.去枕仰臥對全麻術后未醒者可防止嘔吐物入氣管;對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可防顱壓降低所致頭痛。
75.中凹臥位,適用于休克病人,利于呼吸及靜脈回流。
76.頭高腳底位,適用于顱腦術后、預防腦水腫及頸椎骨折病人。
77.半坐臥位應床頭抬高30°~50°,膝下支架抬起15°~20°。
78.半坐臥位,對部分頭頸部術后病人可減少局部出血,對腹部術后病人可減輕傷口處張力,對急性左心衰病人可減輕肺部淤血,對腹、盆腔炎癥或術后病人可使感染局限化,對心臟疾病所致的呼吸困難可改善呼吸。
79.端坐位多為被迫體位,常見于支氣管哮喘發作、急性肺水腫、心包積液、呼吸極度困難者。
80.灌腸時應取側臥位,導尿、腹部檢查時應取屈膝仰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