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1-31 共1頁
1.男,32歲,兩天來發熱,腹瀉,大便黃色水樣,少許黏液,每天10多次,伴輕度腹痛及里急后重感。查體:T 39℃,Bp 90/60mmHg,輕度脫水。血WBC 16.2×109/L。便常規:黃色黏液便。鏡檢:RBC 2~4個/高倍視野,WBC 20~25個/高倍視野。護士應考慮哪項診斷給予分診
A.急性腸炎
B.潰瘍性結腸炎
C.食物中毒
D.細菌性痢疾
E.阿米巴痢疾
【答案】:D
【解析】:考察細菌性痢疾臨床表現。細菌性痢疾是由志賀菌引起的常見急性腸道傳染病,以結腸黏膜化膿性潰瘍性炎癥為主要病變,以發熱、腹瀉、腹痛、里急后重、黏液膿血便為主要臨床表現,可伴全身毒血癥狀,嚴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腦病,該患者最可能是菌痢。
2.患兒,女,3歲5個月。確診中毒型細菌性痢疾,護士評估其體溫39.1℃,提出“體溫過高”的護理診斷,其相關因素為
A.與腹瀉有關
B.與休克有關
C.與病毒血癥有關
D.與內毒素血癥有關
E.與敗血癥有關
【答案】:D
【解析】:考察細菌性痢疾病因及發病機制。菌痢體溫過高與毒血癥有關。
3.患兒男性,4歲,因突然高熱,驚厥入院,糞便檢查肉眼為黏液膿血便,疑為中毒型細菌性痢疾,請問引起中毒型細菌性痢疾的病原體是
A.志賀菌屬
B.大腸桿菌
C.腮腺炎病毒
D.金黃色葡萄球菌
E.支原體
【答案】:A
【解析】:考察細菌性痢疾病因及發病機制。細菌性痢疾的病原菌為痢疾桿菌,志賀菌屬。
4.某患兒疑為中毒型細菌性痢疾,表現全身癥狀重,腸道反應輕,診斷困難,請問確診該病最直接的證據為
A.黏液膿血便
B.有相關接觸史
C.血常規檢查白細胞升高
D.大便標本培養出痢疾桿菌
E.大便鏡檢可見大量膿細胞
【答案】:D
【解析】:考察細菌性痢疾輔助檢查。請記憶便培養分離出痢疾桿菌是確診菌痢最直接的證據。
5.患兒,男,7歲。8月因突然高熱、驚厥1次就診。體溫39.5℃,面色蒼白,四肢厥冷,意識模糊,便常規有膿細胞。護士考慮該患兒是
A.中毒型細菌性痢疾
B.水痘并發腦炎
C.腮腺炎腦炎
D.麻疹腦炎
E.高熱驚厥
【答案】:A
【解析】:考察細菌性痢疾臨床表現。該患兒突然高熱、且有休克,便常規有膿細胞,最可能診斷是中毒型細菌性痢疾,請記憶菌痢的臨床表現。
6.患兒,3歲,以突然高熱、進行性呼吸困難入院,懷疑為中毒型痢疾。為早日檢出痢疾桿菌,護士留取大便正確的做法是
A.標本多次采集,集中送檢
B.可用開塞露灌腸取便
C.患兒無大便時,口服瀉劑留取大便
D.如標本難以采集,可取其隔日大便送檢
E.選取大便黏液膿血部分送檢
【答案】:E
【解析】:考察細菌性痢疾輔助檢查。請記憶送檢大便標本應做到盡早、新鮮,選取黏液膿血部分多次送檢,以提高檢出率。
7.患者男性,30歲,細菌性痢疾急診入院,請問該病人的主要傳染源是
A.牛
B.豬
C.羊
D.家鼠
E.病人、帶菌者
【答案】:E
【解析】:考察細菌性痢疾病因及發病機制。請記憶病人和帶菌者是該病主要傳染源,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
8.患者男性,高熱,體溫40℃,數小時后腹瀉明顯,臨床疑為細菌性痢疾收入院,請問該疾病的流行季節是
A.冬季
B.春季
C.冬春季
D.夏秋季
E.全年高發
【答案】:D
【解析】:考察細菌性痢疾病因及流行病學。請記憶細菌性痢疾全年均可發病,但具有明顯季節性,以夏秋多見。
9.患者男性,40歲,高熱腹瀉急診入院檢查,如患者確診為菌痢,其確診的主要依據
A.周圍血白細胞增加
B.大便培養陽性
C.血培養陽性
D.血沉增快
E.骨髓培養陽性
【答案】:B
【解析】:考察細菌性痢疾輔助檢查。便培養分離出痢疾桿菌是確診最直接的證據。
10.患者,男性,5歲,高熱3小時、反復抽搐,意識不清,急查白細胞15×109/L,肛拭子取糞便見膿細胞7個/高倍視野,紅細胞15個/高倍視野,最可能的診斷是
A.流行性乙型腦炎
B.高熱驚厥
C.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D.中毒性痢疾
E.敗血癥
【答案】:D
【解析】:考察細菌性痢疾臨床表現。該患者高熱、抽搐,意識不清,細菌感染,便常規見膿細胞,紅細胞,最可能診斷是中毒型痢疾。
患兒,男,12歲。隨家人赴三亞旅游,于中午突然發熱,晚餐前體溫達39.5℃,大便2次,呈黏液膿血便,來醫院急診。護理體檢:T39.5℃,BP75/58mmHg,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搏細數,神志模糊。血常規:白細胞19×109/L,中性粒細胞83%,淋巴細胞17%。糞便檢查有膿細胞。
11.該病人最可能的診斷是
A.流行性乙型腦炎
B.化膿性闌尾炎
C.中毒性菌痢
D.腦型瘧疾
E.膿毒血癥
【答案】:C
【解析】:考察細菌性痢疾臨床表現。該患兒高熱,黏液膿血便,有休克癥狀,血常規顯示感染,便常規有膿細胞,最可能診斷是菌痢。
患兒,男,12歲。隨家人赴三亞旅游,于中午突然發熱,晚餐前體溫達39.5℃,大便2次,呈黏液膿血便,來醫院急診。護理體檢:T39.5℃,BP75/58mmHg,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搏細數,神志模糊。血常規:白細胞19×109/L,中性粒細胞83%,淋巴細胞17%。糞便檢查有膿細胞。
12.對該病人立即進行的處理是
A.積極物理降溫
B.鎮靜劑
C.擴容治療
D.應用血管活性藥物
E.應用糖皮質激素
【答案】:C
【解析】:考察細菌性痢疾治療原則。該患兒由于體液丟失過多,休克癥狀明顯,應及時擴容治療。
患兒,男,12歲。隨家人赴三亞旅游,于中午突然發熱,晚餐前體溫達39.5℃,大便2次,呈黏液膿血便,來醫院急診。護理體檢:T39.5℃,BP75/58mmHg,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搏細數,神志模糊。血常規:白細胞19×109/L,中性粒細胞83%,淋巴細胞17%。糞便檢查有膿細胞。
13.護理病人時應避免
A.給熱飲料
B.置頭高腳低位
C.吸氧
D.每半小時監測生命體征
E.根據血壓調整輸液速度
【答案】:B
【解析】:考察細菌性痢疾護理措施。該患兒高熱,黏液膿血便,有休克癥狀,血常規顯示感染,便常規有膿細胞,最可能診斷是菌痢。由于患兒處于休克狀態應采取中凹臥位。
患兒,男,8歲。因突然高熱,精神萎靡,反復抽搐入院。查大便鏡下紅細胞、膿細胞滿視野,被診斷為中毒型細菌性痢疾
14.中毒型細菌性痢疾的傳播途徑是
A.空氣傳播
B.血液傳播
C.蟲媒傳播
D.糞口傳播
E.母嬰傳播
【答案】:D
【解析】:考察細菌性痢疾病因及發病機制。菌痢病人和帶菌者是主要傳染源,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
患兒,男,8歲。因突然高熱,精神萎靡,反復抽搐入院。查大便鏡下紅細胞、膿細胞滿視野,被診斷為中毒型細菌性痢疾
15.對該患兒采取隔離措施應至臨床癥狀消失后的
A.3天
B.7天
C.10天
D.14天
E.21天
【答案】:B
【解析】:考察細菌性痢疾護理措施。對患兒采取腸道隔離至臨床癥狀消失后1周或連續3次便培養陰性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