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8年初級護師考試題庫之小兒結核病的護理(5)

發布時間:2018-01-31 共1頁

1.結核病預防性化療通常選用的藥物是

A.異煙肼

B.利福平

C.鏈霉素

D.吡嗪酰胺

E.乙胺丁醇

參考答案:A解析:結核病預防化療:①3歲以下結核感染;②小兒結核菌素近期由陰性轉為陽性;③近期患急性傳染病如麻疹、百日咳;④應用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其他疾病者;⑤嬰幼兒接觸開放性結核病患者。治療口服異煙肼10mG/(kG·D),頓服,療程9~12個月。

2.患兒1歲半,發熱4天,熱退后全身出現紅色斑丘疹。其診斷是

A.風疹

B.幼兒急疹

C.猩紅熱

D.麻疹

E.水痘

參考答案:B解析:發病年齡嬰幼兒,發熱3~5天,熱退疹出是幼兒急疹特點。

3.結核性腦膜炎最常侵犯的顱神經是:

A.聽神經

B.面神經

C.視神經

D.展神經

E.動眼神經

參考答案:B解析:結核性腦膜炎可引起腦神經損害,常見面神經、舌下神經、動眼神經、展神經等腦神經障礙的臨床癥狀。最常侵犯的顱神經為第7對腦神經—面神經。

4.麻疹患者解除隔離的標準是:

A.隔離至熱退

B.皮疹完全消退

C.出疹后5天

D.出疹后10天

E.出疹后14天

參考答案:C解析:麻疹在出疹前、后5天均有傳染性。一般患者隔離至出疹后5天。

5.可引起新生兒先天畸形的常見病毒是:

A.風疹病毒

B.麻疹病毒

C.EB病毒

D.脊髓灰質炎病毒

E.狂犬病毒

參考答案:A解析:可通過先天性感染的常見病毒有: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HIV、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單純皰疹病毒。

6.原發型肺結核的特點是

A.病變多在肺尖

B.支氣管淋巴結多不受侵犯

C.結核空洞常見

D.易引起血行播散

E.左肺較右肺多見

參考答案:D解析:小兒原發型肺結核包括原發綜合征和支氣管淋巴結結核。病變多在右肺上葉底部,呈單個陰影,原發病灶很少產生空洞。惡化時血型播散,導致粟粒型肺結核或全身粟粒播散結核病。

7.小兒最常見的結核病是:

A.粟粒性肺結核

B.結核性腦膜炎

C.原發型肺結核

D.結核性胸膜炎

E.結核性腹膜炎

參考答案:C解析:原發型肺結核是小兒原發性結核病中最常見的,也是小兒肺結核的主要類型。為結核桿菌初次侵入肺部后發生的原發感染。

8.4歲男孩,夏季高熱1天,腹瀉8次就診。病前吃過未洗的黃瓜。患兒排黏液性膿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人院后反復驚厥,逐漸出現昏睡、神志不清。該患兒最可能的診斷為:

A.高熱驚厥

B.腸傷寒

C.重型細菌性痢疾

D.中毒型細菌性痢疾

E.普通型細茵性痢疾

參考答案:D解析:患兒有不潔飲食史、腹瀉、排黏液膿血便伴里急后重,細菌性痢疾診斷明確。患兒起病急驟、突發高熱、病情嚴重,迅速惡化并出現驚厥、昏迷,應屬于急性細菌性痢疾的危重型,即中毒型細菌性痢疾(簡稱毒痢)。

9.初次感染結核,產生變態反應的時間為

A.48~72小時

B.1~2周

C.2~3周

D.3~4周

E.4~8周

參考答案:E解析:結核菌感染后4~8周產生細胞免疫,同時出現組織高敏反應,因此初次感染結核病后4~8周才產生變態反應。

10.不屬于小兒結核性腦膜炎早期臨床表現的是:

A.性格改變

B.前囟膨隆

C.少言懶動

D.低熱盜汗

E.喜哭易怒

參考答案:B解析:小兒結核性腦膜炎早期(前驅期)約l~2周,表現為小兒性格改變:少言、懶動、易倦、喜哭、易怒等。臨床癥狀可有發熱、食欲缺乏、盜汗、消瘦、嘔吐、便秘。

11.最早出現PPT陽性反應的時間是在小兒受結核感染的:

A.4~6天

B.4~8周后

C.1~2周

D.2~4周

E.48~72小時

參考答案:B解析:小兒受結核感染4~8周后,做結核菌素試驗呈陽性反應,結核遲發型變態反應前期(初次感染后4~8周內)可為陰性反應。

12.女孩,6歲,發熱12天,盜汗、乏力,檢查全身淺表淋巴結輕度腫大、結節性紅斑,皰疹性結膜炎,可能的診斷是

A.原發型肺結核

B.中毒型菌痢

C.肺炎支原體肺炎

D.秋季腹瀉

E.支氣管哮喘

參考答案:A解析:部分原發型肺結核患兒,出現眼睛皰疹性結膜炎,皮膚結節性紅斑或多發性一過性關節炎。均是結核病變態反應的臨床表現。

13.小兒初次感染結核菌至產生變態反應所需的時間是:

A.48~72小時

B.4~6天

C.1~2周

D.2~4周

E.4~8周

參考答案:E解析:小兒初次感染結核菌至產生變態反應所需的時間是4~8周。小兒受結核感染4~8周后,做結核菌素試驗呈陽性反應。

14.兒童風濕熱的相關發病機制是

A.鏈球菌直接損害

B.Ⅲ型變態反應

C.Ⅳ型變態反應

D.Ⅰ型變態反應

E.腸球菌的毒素作用

參考答案:B解析: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后,鏈球菌菌體成分及其產物與相應的抗體作用,形成免疫復合物,沉積在關節、心肌、心臟瓣膜,導致Ⅲ型變態反應性組織損傷,風濕熱發病。

15.不屬于小兒結核性腦膜炎常侵犯的顱神經是:

A.第3對

B.第4對

C.第5對

D.第6對

E.第7對

參考答案:C解析:結核性腦膜炎可引起腦神經損害,常見面神經(第7對)、舌下神經(第12對)、動眼神經(第3對)、展神經(第6對)、滑車神經(第4對)等腦神經障礙的臨床癥狀。

16.麻疹出疹一般在發熱后:

A.1~3天

B.3~4天

C.4~7天

D.7~10天

E.10~14天

參考答案:B解析:多在發熱3~4天后出現皮疹,此時全身中毒重,體溫驟然升高。

17.卡介苗接種后所致結核菌素陽性反應是指硬結直徑:

A.<5mm

B.5~9mm, 3~5天后反應消失

C.10~15mm,一周后留有色素

D.15~20mm

E.>20mm

參考答案:B解析:PPD試驗48~72小時觀測結果,以局部硬結的毫米數表示,取橫徑、縱徑的平均直徑反映其強度。硬結平均直徑不足5mm為陰性(-);5~9mm為陽性(+);10~19mm為中度陽性(++);≥20mm為強陽性(+++);局部除硬結外,還有水皰、破潰、淋巴管炎及雙圈反應等為極強陽性反應(++++)。

18.患兒,4歲,夏季出現發熱8小時,伴驚厥、意識障礙。為協助診斷,首先應進行的輔助檢查是

A.腦電圖

B.血常規及血細菌培養

C.尿常規

D.糞便常規及培養

E.腦脊液檢查

參考答案:D解析:夏秋季節,遇到小兒急性高熱,而一時找不到原因,就應考慮到急性細菌性痢疾的可能。急性細菌性痢疾發病初期有高熱和神經癥狀,尚未排便,可用肛拭子或灌腸,取其排泄物的沉淀物做顯微鏡檢,若見有大量膿細胞或紅細胞可初步確診。培養見痢疾桿菌可以確診。

19.觀察結核菌素試驗結果的時間是;

A.24~48小時

B.48~72小時

C.24小時內

D.3~4天

E.1周

參考答案:B解析:PPD試驗48~72小時觀測結果,以局部硬結的毫米數表示,取橫徑、縱徑的平均直徑反映其強度。

20.猩紅熱的皮疹出現在發熱后

A.12小時之內

B.12~48小時

C.49~60小時

D.61~72小時

E.大于72小時

參考答案:B解析:猩紅熱起病急驟,寒戰、高熱,咽痛明顯。咽部和扁桃腺顯著充血,可有膿性分泌物。舌呈草莓樣。頸部及頜下淋巴結腫大并有壓痛。出疹期:病后1天迅速出現皮疹,彌漫性猩紅色針尖大小的丘疹,皮疹間的皮膚充血發紅,按之退色。面部潮紅,口周蒼白圈。所以正確答案為B。

21.不屬于急性風濕熱診斷標準中主要表現的是:

A.關節痛

B.關節炎

C.心肌炎

D.舞蹈病

E.環形紅斑

參考答案:A解析:風濕熱診斷的主要指標包括:心肌炎、多關節炎、舞蹈病、環形紅斑、皮下小結;關節痛為診斷的次要指標。

22.對麻疹早期診斷最有意義的是:

A.有麻疹接觸史

B.手、足出現紅色斑丘疹

C.耳后淋巴結腫大

D.發熱、流涕、咳嗽

E.Koplik斑

參考答案:E解析:麻疹黏膜斑(Koplik斑)是麻疹早期診斷的重要依據,具有臨床意義。

23.符合幼兒急疹臨床特點的是:

A.發熱1~2天出疹

B.熱退后全身出疹

C.出疹時全身體溫升高

D.皮疹常有融合

E.疹退后皮膚留有棕色色素沉著

參考答案:B解析:兒急疹出疹的特點:高熱3~5天,熱退疹出。

24.中毒型細菌性痢疾多見于

A.2~7歲體格健壯的小兒

B.3~6個月體格健壯的嬰幼兒

C.低出生體重兒

D.8~10歲營養狀況較差的兒童

E.12~14歲青春期兒童

參考答案:A解析:中毒型細菌性痢疾發病機制是細菌毒素作用(內毒素、神經毒素),其次是個體反應性。發生在營養狀況好的健康的2~7歲兒童,推測與這組兒童反應特殊有關。

25.特征表現為熱退疹出的是:

A.幼兒急疹

B.猩紅熱

C.水痘

D.風疹

E.麻疹

參考答案:A解析:急疹出疹的特點:高熱3~5天,熱退疹出。

26.屬于小兒風濕熱診斷標準中的主要表現是:

A.多關節炎

B.關節痛

C.發熱

D.血沉增快

E.P-R間期延長

參考答案:A解析:風濕熱診斷的主要指標包括:心肌炎、多關節炎、舞蹈病、環形紅斑、皮下小結。

27.風疹與麻疹的主要鑒別點是

A.全身癥狀輕,耳后淋巴結腫大

B.皮疹為全身性分布

C.呈充血性斑丘疹

D.呼吸道傳播

E.外周血白細胞減少

參考答案:A解析:風疹是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出疹前1周至疹后5天有傳染性。飛沫傳播。特征是全身癥狀輕微,皮膚紅色丘疹,耳后、枕后淋巴結腫大。

28.結核性腦膜炎早期癥狀的特點不包括:

A.頭痛、嘔吐、表情淡漠

B.好哭、嗜睡

C.低熱、盜汗、食欲減退

D.便秘、性情改變

E.反復驚厥

參考答案:E解析:結核性腦膜炎早期癥狀表現為小兒性格改變:少言、懶動、易倦、喜哭、易怒等。臨床癥狀可有發熱、食欲缺乏、盜汗、消瘦、嘔吐、便秘反復驚厥、昏迷屬于結核性腦膜炎晚期臨床表現。

29.小兒應用丙種球蛋白進行被動免疫,主要用于預防:

A.流感

B.麻疹

C.風疹

D.結核病

E.幼兒急疹

參考答案:B解析:體弱多病兒可在接觸麻疹5天內注射丙種球蛋白0.25m1/kG以預防麻疹。

30.男孩,1歲。低熱盜汗1個月,輕咳1O天。胸片呈雙極影,診斷為原發綜合征。不符合活動性肺結核的是:

A.有發熱及其他結核中毒癥狀

B.結核菌素試驗硬結直徑≥15mm

C.胃液找到抗酸桿菌

D.血沉增快,而無其他原因解釋

E.胸部X線片示滲出性改變

參考答案:C解析:本題考察重點為活動性肺結核指標。結核桿菌為抗酸桿菌,但抗酸桿菌不一定就是結核桿菌。故胃液找到抗酸桿菌并非活動性肺結核的指標。


31.患兒,男,2歲。出生時接種過卡介苗,此次因肺炎入院。作PPD,72小時后硬結直徑20mm,紅暈直徑30mm,持續7天后仍留有色素,其最大可能是

A.接種卡介苗后反應

B.活動性結核病

C.局部注射后感染

D.免疫力增強記憶反應

E.其他分枝桿菌交叉感染

參考答案:B解析:小兒年齡2歲,PPD試驗為強陽性(硬結直徑20mm),表示體內有活動性結核。

32.10歲女孩,風濕熱急性期伴有心肌炎,叮囑其逐漸起床活動需在:

A.黏蛋白正常時

B.血沉正常時

C.ASO正常時

D.心電圖恢復正常時

E.C反應蛋白正常時

參考答案:B解析:①急性期應臥床休息2周,若無心臟受票,可逐漸恢復活動,2周后達正常活動水平;②心肌炎無心力衰竭患兒,應絕對臥床休息4周后,血沉正常時恢復正常活動;③心肌炎伴心力衰竭患兒,應臥床休息8周,再經6周恢復至正常活動水平;④心肌炎伴嚴重心力衰竭患兒則應絕對臥床休息8~12周,然后在3個月內逐漸增加活動量。

33.外周血中T細胞絕對數達成人水平的時期是:

A.新生兒期

B.嬰兒期

C.幼兒期

D.學齡前期

E.學齡期

參考答案:A解析:足月新生兒外周血中T細胞絕對計數已達到成人水平,其中CD4細胞數較多。早產兒的T細胞數約在1月齡時上升至足月兒水平。

34.B細胞免疫功能測定的常用方法是:

A.血清補體測定

B.免疫球蛋白測定

C.抗O試驗

D.外周血淋巴細胞計數

E.噬異凝集試驗

參考答案:B解析:B細胞介導體液免疫產生杭體,故免疫球蛋白測定可用來測定B細胞免疫功能。

35.1歲半小兒,其父患浸潤性肺結核,有咯血,小兒與父母同往,無任何癥狀,胸片未見異常,結核菌素試驗陽性,應采取的措施是

A.立即給小兒接種卡介苗

B.繼續觀察,有癥狀治療

C.口服異煙肼,療程9~12個月

D.口服煙肼+鏈霉素肌注,療程1年

E.定期復查胸片,發現病灶行抗結核治療

參考答案:C解析:①小兒年齡小;②與活動性肺結核父親密切接觸;③結核菌素試驗陽性。雖然無任何癥狀,胸片未見異常,除與結核病人隔離外,必須預防性治療,口服異煙肼10mG/(kG·D),療程9~12個月。

36.1歲以內小兒未接種過卡介苗,PPT陽性反應多表示:

A.假陽性反應

B.近4周感染過結核桿菌

C.對結核有免疫力

D.體內有新的感染病灶

E.需要立即注射卡介苗

參考答案:D解析:3歲以下,尤其是1歲以下小兒或未接種卡介苗者,PPD陽性反應多表示體內有新的結核病灶。年齡愈小,活動性結核可能性愈大。

37.水痘皮疹出現在發熱后:

A.發熱時出疹

B.熱退疹出

C.發熱后1天

D.發熱后2天

E.發熱后3~4天

參考答案:C解析:水痘由水痘-帶狀疙疹病毒原發感染,潛伏期一般14天左右。出疹前1天可有低熱、厭食,有時可見猩紅熱樣皮疹。

38.麻疹早期診斷最有意義的臨床表現是

A.發熱、流涕、咳嗽

B.有感冒接觸史

C.耳后淋巴結腫大

D.手、足出現紅色斑丘疹

E.Koplik斑(麻疹黏膜斑)

參考答案:E解析:麻疹潛伏期9~14天。前驅期約3~5天,有發熱、卡他癥狀,麻疹早期診斷最有意義的臨床表現是麻疹黏膜斑,又稱Koplik斑。出疹期:發熱3~4天出疹,皮疹首先在發際、頸側部和耳后出現,而后向面部、軀干和四肢蔓延,可融合成片。此時達本病的極期,患兒高熱,咳嗽、呼吸急促、嗜睡。在出疹后第4天,皮疹開始依出現順序逐漸消退。恢復期:病程后期皮膚變為棕色,伴有脫屑。整個病程約10天。可并發喉、氣管、支氣管炎、肺炎、心肌炎。也可并發腦炎、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等。

39.小兒各種補體成分濃度達到成人水平的時期是:

A.10個月

B.9個月

C.8個月

D.7個月

E.6個月

參考答案:E解析:足月嬰兒出生時血清補體C1,C2,C3,C4,C7及備解素的濃度約為成人的60%,一般在生后6~12個月時,各種補體成分的濃度及溶血性達到成人水平。

40.無癥狀原發型肺結核,治療最佳方案

A.異煙肼+利福平,9~12個月

B.異煙肼+乙胺丁醇,6~9個月

C.異煙肼+利福平,12~18個月

D.利福平,6~9個月

E.異煙肼,6~9個月

參考答案:A解析:無癥狀、病情輕原發型肺結核,聯合應用異煙肼10mG/(kG·D)(最大量300mG/D)+利福平10mG/(kG·D)(最大量450mG/D),療程9~12個月。

41.兒童風濕熱的發病機制是:

A.Ⅰ型變態反應

B.Ⅲ型變態反應

C.IV型變態反應

D.鏈球菌直接損害

E.腸球菌的毒素作用

參考答案:B解析: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后,鏈球菌菌體成分及其產物與相應的抗體作用,形成免疫復合物,沉積在關節、心肌、心臟辮膜,導致Ⅲ型變態反應性組織損傷、風涅熱發病。

42.5歲男孩,高熱1天,腹瀉6~7次,為黏液性膿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反復驚厥,逐漸出現昏睡、神志不清、四肢厥冷。病前吃過未洗的黃瓜,診斷該患兒為細菌性痢疾。其臨床類型為:

A.慢性型

B.中毒型

C.重型

D.輕型

E.普通型

參考答案:B解析:患兒有不潔飲食史,細菌性痢疾診斷明確。患兒起病急驟、突發高熱、病情嚴重,迅速惡化并出現驚厥、昏迷,應屬于急性細菌性痢疾的危重型,即中毒型細菌性痢疾(簡稱毒痢)。

43.10歲男孩,發熱,關節腫痛,皮膚出現環行紅斑,心率快出現奔馬律,血沉增快,經治療上述癥狀、體征消失后。需預防的方法是

A.避免關節損傷

B.忌海鮮

C.減少體育運動

D.長效青霉素肌注

E.激素吸人維持

參考答案:D解析:學齡兒童,發熱,關節腫痛,皮膚出現環行紅斑,心率快出現奔馬律,血沉增快,診斷風濕熱。對患過風濕熱的小兒應預防復發,肌內注射芐星青霉素G(長效青霉素)120萬單位,每4周一次,療程至少5年。

44.風濕熱診斷標準中的主要表現不包括:

A.發熱

B.舞蹈病

C.環形紅斑

D.皮下結節

E.游走性多發性關節炎

參考答案:A解析:風濕熱診斷的主要指標包括:心肌炎、多關節炎、舞蹈病、環形紅斑、皮下小結;次要指標包括發熱、關節痛、血沉增快、C反應蛋白陽性、P-R間期延長。

45.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的共同臨床表現是

A.生長發育明顯落后

B.不同程度智力低下

C.特殊面容

D.反復感染

E.易發生神經母細胞瘤

參考答案:D解析: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特點是反復感染或慢性感染。應了解感染嚴重程度、持續時間、發病年齡及病原體,如細菌、病毒、結核菌、霉菌。

46.關于小兒免疫系統,錯誤的是

A.新生兒時期各種T細胞亞群功能均顯不足

B.新生兒B淋巴細胞發育已完善

C.IgG不能通過胎盤

D.臍血IgM水平過高;提示可能有宮內感染

E.小兒血清補體濃度在生后6~12個月達成人水平

參考答案:C解析:IgG是唯一能通過胎盤的免疫球蛋白,出生后前半年發揮抗感染作用。

47.不屬于風濕熱的主要表現是

A.發熱

B.關節炎

C.心臟炎

D.舞蹈病

E.環形紅斑

參考答案:A解析:風濕熱JonEs診斷標準:①主要表現;②次要表現;③鏈球菌感染證據。主要表現包括心臟炎,首發病例40%~50%累及心臟,多發生于起病后1~2周內,包括心臟炎、心臟內膜炎、心包炎;游走性多發性關節炎;舞蹈病;皮下結節;環形紅斑。

48.2歲小兒,高熱6天,頭孢曲松等抗生素治療無效,眼球結膜炎、頸淋巴結腫大、草莓舌,一過性皮疹及關節炎,應診斷為

A.淋巴結核

B.風濕熱

C.類風濕關節炎

D.川崎病

E.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參考答案:D解析:川崎病特點是:①不明原因發熱持續5天以上,抗生素治療無效;②雙側眼球結膜充血;③口咽充血,草莓舌,口唇干裂;④肢端實性腫脹,掌跖紅斑,甚至大片脫屑;⑤皮疹;⑥頸淋巴結腫大。該患兒符合以上條件。

49.關于小兒特異性體液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免疫球蛋白均不能通過胎盤

B.足月新生兒B細胞量低于成人

C.1gM類抗體在胎兒期即可產生

D.IgG類抗體應答需在出生1年后才出現

E.B細胞免疫的發育較T細胞免疫早

參考答案:C解析:IGM不能通過胎盤,如出生時血清IGM>O.3G/L,表明胎兒在宮內已受過非己抗原的刺激,需要進一步檢測特異性杭體才能明確是否存在宮內感染。A選項:IGG是唯一能移通過胎盤的免疫球蛋白。B選項:足月新生兒B細胞量高于成人。D選項:IGG類杭體應答出生即有。E選項:B細胞免疫的發育較T細胞免疫晚。

50.6歲女童。4周前“咽峽炎”病史,治療后好轉。2周后出現高熱不退,四肢關節酸痛,查體:體溫39℃,精神好,無皮疹,心率160次/分,奔馬律,血培養(-),臨床上首先考慮患兒的診斷是:

A.扁桃體炎

B.肺炎

C.敗血癥

D.風濕熱

E.傷寒

參考答案:D解析:JonEs診斷標準及其使用方法包括3個部分:①主要指標(心肌炎、多關節炎、舞蹈病、環形紅斑、皮下小結);②次要指標(發熱、關節痛、血沉增快、C反應蛋白陽性、P-R間期延長);③鏈球菌感染的證據(ASO和(或)其他抗鏈球菌杭體陽性、咽拭培養或快速鏈球菌抗原試驗陽性)。在確定有鏈球菌感染的前提下,具有2項主要表現,或1項主要表現和2項次要表現時,均需排除與風濕熱類似的其他疾病后方能作出診斷。患兒咽峽炎病史,有心肌炎、關節痛、發熱表現,故應考慮風濕熱可能。

51.急性風濕熱診斷標準中的次要表現不包括:

A.發熱

B.多關節炎

C.關節痛

D.血沉增快

E.CRP陽性

參考答案:B解析:風退熱診斷的次要標準包括:發熱、關節痛、血沉增快、CRP陽性、P-R間期延長。多關節炎屬于風濕熱診斷的主要指標。

52.不屬于急性風濕熱特點的是:

A.血白細胞增多

B.C反應蛋白增高

C.抗鏈球菌抗體滴度升高

D.心電圖P-R間期縮短

E.血沉增快

參考答案:D解析:急性風濕熱心電圖的改變應為P-R問期延長.面非縮短。

53.8歲男孩,4周前因猩紅熱用青霉素治療好轉。2周后出現高熱不退、四肢關節酸痛。查體:T39℃,精神好,未見皮疹,心率160次/分,奔馬律,血培養(-)。該患兒最可能的診斷是:

A.扁桃體炎

B.肺炎

C.傷寒

D.風濕熱

E.敗血癥

參考答案:D解析:JonEs診斷標準及其使用方法包括3個部分:①主要指標(心肌炎、多關節炎、舞蹈病、環形紅斑、皮下小結);②次要指標(發熱、關節痛、血沉增快、C反應蛋白陽性,P-R間期延長);③鏈球菌感染的證據(AS0和(或)其他抗鏈球菌抗體陽性、咽拭培養或快速鏈球菌抗原試驗陽性)。在確定有鏈球菌感染的前提下,具有2項主要表現,或1項主要表現和2項次要表現時均需排除與風濕熱類似的其他疾病后方能作出診斷。患兒猩紅熱病史,有心肌炎、關節痛,發熱表現,故應考慮風濕熱可能。

54.8歲男孩,因“發熱、關節腫痛2天”就診。查體:T39℃,皮膚可見環形紅斑,心率增快出現奔馬律。查血沉增快,經治療上述癥狀、體征消失。為預防復發,應采取的措施是:

A.忌海鮮

B.避免劇烈運動

C.口服激素2周

D.長效青霉素肌注

E.避免關節損傷

參考答案:D解析:根據患兒癥狀體征,可診斷風濕熱。預防風濕熱復發應用長效青霉素120萬U深部肌注,每月1次。預防期限不得少于5年,有心肌炎者應延長至10年或至青春期后,最好持續至25歲。有風濕性心臟病者,宜做終身藥物預防。

55.8歲風濕熱患兒,有風濕性心臟病,應用長效青霉素預防的期限是

A.至少3年

B.至少5年

C.持續到20歲

D.持續到25歲

E.持續終身

參考答案:E解析:風濕熱預防期限不少于5年,有心肌炎延長至10年或青春期后。最好持續至25歲。有風濕性心臟病終身藥物預防。

56.川崎病的治療中易發生冠狀動脈瘤和影響冠脈修復,而不宜單獨使用的是:

A.心臟手術

B.糖皮質激素

C.阿司匹林

D.雙喃達莫

E.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

參考答案:B解析:腎上腺皮質激素因可促進血栓形成,易并發冠狀動脈瘤并影響冠脈病變的修復,故不宜單獨應用。

57.麻疹病人解除隔離的指標是

A.隔離至熱退

B.皮疹完全退后

C.出疹后5天

D.出疹后10~14天

E.出疹后3~4天

參考答案:C解析:麻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傳染性的急性出疹性呼吸系統傳染病。麻疹病人是傳染源,從潛伏期末到出疹后5天有傳染性。主要通過飛沫傳播。麻疹病例主要是學齡前兒童。發病高峰多在春季。

58.猩紅熱患兒皮疹特點,以下哪項不正確

A.皮疹粗糙,雞皮樣疹

B.常有散在糠屑樣脫皮

C.在腋窩、腹股溝等皮膚皺褶處皮疹稀疏

D.常在24小時內遍及全身

E.疹間皮膚亦呈紅色

參考答案:C解析:猩紅熱皮疹在腋窩、腹股溝等皮膚皺褶易受摩擦部位更密集,可有皮下出血點形成紫紅色線條,即帕氏線。

59.6個月女嬰,發熱3天,體溫39℃。查體:一般情況良好,咽充血,耳后淋巴結腫大,心肺無異常,肝脾未觸及。患兒熱退后,軀干部出現紅色斑丘疹,可能的診斷是

A.風疹

B.麻疹

C.水痘

D.猩紅熱

E.幼兒急疹

參考答案:E解析:幼兒急疹是由人類皰疹病毒6型引起的以嬰幼兒高熱、皮疹為特點的疾病。患兒多數在2歲以下,春秋季多發。典型臨床表現是:高熱1~5天,熱退后出疹,為紅色斑丘疹,分布于面部及軀干,可持續3~5天。患兒耳后淋巴結腫大。

60.5歲男孩,夏季高熱1天,腹瀉6~7次,為黏液性膿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反復驚厥,逐漸出現昏睡、神志不清,病前吃過未洗的黃瓜,診斷為細菌性痢疾。其臨床類型屬于

A.普通型

B.輕型

C.重型

D.中毒型

E.慢性型

參考答案:D解析:患兒突然高熱、夏季有胃腸道癥狀,膿血便,里急后重,有神經系統癥狀,診斷為中毒性痢疾。臨床分為三種類型。①休克型:患兒面色蒼白、皮膚發花、紫紺、濕冷、血壓降低、心音低鈍。②腦水腫型:表現顱內壓增高、反復嘔吐、劇烈頭痛、出現陽性病理反射。重者可發生腦疝。③混合型:兼有以上兩型臨床表現。本例可診斷為腦水腫型。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