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型題
1.依據糖尿病診斷標準,確診糖尿病選用
A.全血血糖
B.血漿血糖
C.糖化血紅蛋白
D.尿糖定性
E.24小時尿糖定量
正確答案:B解題思路:考查糖尿病診斷標準。依據糖尿病診斷標準,確診糖尿病選用血漿血糖,因為血漿血糖比全血血糖高15%,所以應以血漿血糖為標準。糖化血紅蛋白是反映此前8~12周內病人的血糖情況,所以不能用于診斷糖尿病,尿糖定性和24小時尿糖定量因病人的腎糖閾不同而異,也不能用于糖尿病的確定診斷。
2.關于糖尿病的胰島素治療,正確的是
A.肥胖的糖尿病人較適宜于胰島素治療
B.1型糖尿病人可不用胰島素治療
C.清晨高血糖而半夜有饑餓感、出冷汗的糖尿病人應增加胰島素劑量
D.因感染發熱而厭食的糖尿病人應將胰島素劑量加倍
E.經一段時間的胰島素治療后,可產生胰島素抗體
正確答案:E解題思路:考查糖尿病的胰島素治療。肥胖的糖尿病人為2型糖尿病,常常不是胰島素缺乏而是對胰島素不敏感、有抵抗,胰島素治療往往使病人發胖、體重增加,所以肥胖的糖尿病人沒有急、漫性并發癥時一般不采用胰島素治療;1型糖尿病人體內缺乏胰島素,必須用胰島素治療;而半夜有饑餓感、出冷汗是低血糖反應表現,清晨高血糖是低血糖后繼發的反應性高血糖,稱為Somogyi反應,增加胰島素劑量會加重夜間低血糖而無助于改善清晨高血糖;當糖尿病人感染、發熱而出現厭食等情況時胰島素劑量需調整,此時更應注意是否發生了酮癥,因不能正常進食而輸液,依據血糖水平隨時調整胰島素劑量,不能簡單地加倍;胰島素是蛋白質類多膚激素,不論是動物源的還是純度較高的基因工程制造的人胰島素使用一段時間后皆可能產生一些胰島素抗體。因此正確答案是E。
3.關于2型糖尿病,正確的說法是
A.應有“三多一少”的癥狀
B.尿糖陽性
C.胰島素水平低于正常
D.空腹血糖應升高
E.糖耐量試驗有助于可疑病例的診斷
正確答案:E解題思路:考查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多見于成人,尤其40歲以后起病,發病緩慢,癥狀較輕,半數以上無任何癥狀,糖耐量試驗有助于可疑病例的診斷。
4.1型糖尿病與2型糖尿病的主要區別在于
A.發病年齡不同
B.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不同
C.胰島素基礎水平與釋放曲線不同
D.發生酮癥酸中毒的傾向不同
E.是否存在胰島素抵抗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考查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鑒別。1型糖尿病一般發病年齡較輕,對胰島素敏感,不易發生胰島素抵抗,易發生酮癥酸中毒;2型糖尿病一般發病年齡較大,易發生胰島素抵抗,對胰島素敏感性差,不易發生酮癥酸中毒。但以上均不能作為鑒別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依據,1型糖尿病也可在成年后發病,2型糖尿病治療不及時或病變晚期時也可并發酮癥酸中毒。兩種糖尿病主要的區別在于胰島素基礎水平與釋放曲線不同,1型糖尿病表現為基礎胰島素水平低下,胰島素釋放曲線平直,2型糖尿病基礎胰島素水平一般正常,胰島素釋放曲線表現為高峰延遲。
5.雙胍類降血糖藥物的降糖作用機制為
A.促進餐后胰島素的分泌
B.促進基礎胰島素的分泌
C.延緩腸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D.激活過氧化物酶增殖體活化因子受體
E.增加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
正確答案:E解題思路:雙胍類降糖藥作用機制包括促進肌肉等外周組織攝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異生抑制或延緩葡萄糖在胃腸道吸收。
二、A2型題
6.男性,52歲,確診2型糖尿病1年,予合理飲食和運動治療并口服二甲雙胍500mg,每日3次。查體:身高173cm。體重78kg,血壓130/90mmHg。肺和腹部檢查未見異常。復查空腹血糖5.2mmol/L,三餐后2小時血糖分別為11.4mmol/L、13.1mmol/L和12.6mmol/L,下一步最合理的治療是
A.二甲雙胍加大劑量
B.改用胰島素
C.改用磺脲類降血糖藥
D.加用磺脲類降血糖藥
E.加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正確答案:E解題思路:本患者主要是餐后血糖增高,空腹血糖己達標,故應選擇加用針對餐后高血糖的藥物,即α-葡萄糖普酶抑制劑。
7.男,67歲,身高170cm,體重80kg,因肺部腫瘤準備近日手術切除。術前查空腹血糖10.2~11.8mmol/L,既往無糖尿病史,針對血糖最合理的處理是
A.飲食控制
B.服雙胍類降血糖藥物
C.服磺脲類降血糖藥物
D.胰島素治療
E.不需要治療
正確答案:D解題思路:施行大手術前,要將病人血糖穩定于輕度升高狀態,胰島素的適應證包括外科圍手術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