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心和血管
一、A1型題:以下每一道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1.左心室向心性肥厚見于
A.冠心病
B.高血壓
C.二尖瓣狹窄
D.二尖瓣關閉不全
E.感染性心內膜炎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高血壓時,由于血壓持續升高,外周阻力增加,左心室因壓力負荷增加而發生代償性肥大。由于左室壁厚,代償能力強,心臟重量可達400g以上,有的可以達800g以上。左室壁厚可達1.5~2.0cm,乳頭肌和肉柱增粗、變圓,但心腔不擴張,稱向心性肥厚。當晚期失代償時,心腔擴張,稱離心性肥厚。
2.風濕性心內膜炎最常累及
A.肺動脈瓣
B.三尖瓣
C.主動脈瓣
D.二尖瓣
E.左心房后壁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風濕性心內膜炎常侵犯心瓣膜,其中二尖瓣最常被累及,其次為二尖瓣和主動脈瓣同時受累。三尖瓣和肺動脈瓣一般不被累及。偶爾侵犯腱索和左心房壁內膜。故正確答案為D。
3.風濕性關節炎屬于
A.肉芽腫性炎
B.纖維素性炎
C.化膿性炎
D.出血性炎
E.漿液性炎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風濕性關節炎多見于成人,特征為游走性、反復發作性、大關節性。病變主要為關節滑膜的漿液滲出性炎癥。
4.卵圓孔附近繼發孔缺損見于
A.房間隔缺損
B.室間隔缺損
C.Fallot四聯癥
D.動脈導管未閉
E.大血管移位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繼發孔缺損通常也稱為房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是先天性心臟病的一種。在胚胎期間溝通左、右心房的孔道,稱卵圓孔。房間隔缺損是心房間隔在形成上發生障礙。一般缺損較大,多在卵圓孔附近稱第二孔(繼發孔)型缺損,或房間隔的前下方稱第一孔(原發孔)型缺損。
5.下列有關結節性多動脈炎病變的描述,正確的是
A.小動脈內膜和中膜以至全層纖維素樣壞死
B.大量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管壁全層
C.動脈壁的壞死被肉芽腫取代,肉芽腫長期存在
D.后期炎癥消退,管腔恢復正常
E.管壁上常見類上皮細胞和朗格漢斯巨細胞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結節性多動脈炎是一類原因不明的,主要侵犯中、小肌動脈的一種壞死性血管炎。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腎、心、肝、胃腸道。受累的肌動脈呈節段性結節,動脈壁全層炎細胞浸潤,動脈中膜纖維素樣壞死,繼而肉芽組織形成,致動脈壁增厚,管腔狹窄。
二、B型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同在考題前列出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考題關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每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6-8題共用備選答案)
A.虎斑心
B.絨毛心
C.梨形心
D.球形心
E.靴形心
答案 A B C D E 6.二尖瓣狹窄時心臟形態
答案 A B C D E 7.二尖瓣關閉不全時心臟形態
答案 A B C D E 8.風濕性心包炎
正確答案:6.C,7.D,8.B
(9-12題共用備選答案)
A.常為柯薩奇病毒感染
B.流感病毒
C.心肌及其間質內多發小膿腫形成
D.心肌間質內小血管旁見Aschoff小體
E.心肌內灶性壞死,周圍炎細胞浸潤,并見大量的多核巨細胞
答案 A B C D E 9.病毒性心肌炎
答案 A B C D E 10.細菌性心肌炎
答案 A B C D E 11.孤立性心肌炎
答案 A B C D E 12.風濕性心肌炎
正確答案:9.A,10.C,11.E,12.D
三、A3/A4型題:以下提供若干個案例,每個案例下設若干考題。請根據各考題題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道題下面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13-15題共用題干)
患者,男性,8歲時曾患過扁桃體炎,20天后血沉加快、血中白細胞增高,前臂皮膚出現環形紅斑;聽診心音未見明顯改變,經過治療后痊愈。該患者40歲前曾有過數次咽部感染疾病,在咽部感染治療過程中,聽診主動脈瓣區可聞及吹風樣雜音,時有心絞痛現象,45歲時,拔牙后發熱持續2個月,聽診時心臟雜音有時因體位變化而變動,超聲檢查見心瓣膜有贅生物,間斷超聲圖像顯示贅生物大小有變化。
13.患者8歲時咽部感染,最可能的細菌是
A.金黃色葡萄球菌
B.草綠色鏈球菌
C.乙型溶血性鏈球菌
D.銅綠假單胞菌
E.EB病毒
14.40歲時根據當時臨床檢查,應考慮
A.感染性心內膜炎
B.二尖瓣瓣膜病
C.高血壓性心臟病
D.主動脈瓣瓣膜病
E.冠心病
15.該患者45歲時所患的疾病應考慮為
A.感染性心內膜炎
B.二尖瓣瓣膜病
C.高血壓性心臟病
D.主動脈瓣瓣膜病
E.冠心病
正確答案:13.C;14.D;15.A 解題思路:1.患者8歲時病史表明發生咽頰部、扁桃體感染,當時出現血沉加快、白細胞增高,皮膚出現環形紅斑,說明已發生急性風濕病。風濕病急性期心瓣膜的小贅生物不影響心瓣膜的開放和關閉,因此心臟聽診無雜音。風濕病病因與多種病原微生物有關,但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是最常見的病原因子,因此分析最大可能是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
2.患者在風濕病基礎上,主動脈瓣聽診區聞及吹風樣雜音,并有心絞痛癥狀;此時表明患者主動脈瓣瓣膜出現狹窄或關閉不全。主動脈瓣狹窄:左心室收縮時,排血受阻,致主動脈區收縮期吹風樣雜音,出現心絞痛。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舒張壓下降,心肌缺血而發生心絞痛。因此無論是主動脈瓣狹窄或關閉不全,均可出現主動脈瓣區聽診時吹風樣雜音,并可出現心絞痛現象。
3.45歲時,拔牙后發熱持續2個月,提示患者在慢性心瓣膜病基礎上又有感染性疾病發生。感染性病變累及心瓣膜出現大、軟和易碎(可變動方向及脫落)的贅生物(血栓),聽診時心臟雜音有時因體位變化而變動,超聲檢查見心瓣膜有贅生物。間斷時間復查超聲圖像顯示贅生物大小有變化。由于贅生物易脫落和血栓再形成,導致了超聲圖像顯示贅生物大小有變化。上述臨床癥狀和體征表明,該患者此時患有感染性心內膜炎。
(16-18題共用題干)
男性,55歲,10年前,自覺頭痛,去醫院檢查。血壓:收縮壓150mmHg(20kPa),舒張壓100mmHg(13.3kPa);血脂: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其他血液檢查指標和心電圖均正常。經降血壓和降血脂藥治療,血壓穩定期間,收縮壓140mmHg(18.7kPa),舒張壓90mmHg(12kPa):血脂改變不明顯;其他血液檢查指標和心電圖未見病變。2個月前頭暈、頭痛加重去醫院檢查,血壓:收縮壓180mmHg(24kPa),舒張壓120mmHg(16kPa);血脂仍然較高;其他血液檢查指標和心電圖未見異常。30天前與鄰居吵架,相互間有推搡動作,患者突然暈倒、面色蒼白、四肢抽搐,家屬呼之不醒,急送醫院搶救。查體時昏迷不醒,一側瞳孔散大,后來另一側瞳孔也散大,搶救2小時無效,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16.根據病情應首先考慮死者患有
A.良性高血壓
B.惡性高血壓
C.癥狀性高血壓
D.腦動脈粥樣硬化
E.冠心病
17.與患者死亡疾病相關的血管病變主要是
A.大動脈粥樣硬化
B.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C.腦動脈粥樣硬化
D.小、細動脈硬化
E.小、細動脈纖維素樣壞死
18.導致患者直接死亡的原因是
A.腦水腫
B.腦軟化
C.腦梗死
D.腦出血
E.冠狀動脈性猝死
正確答案:16.A;17.D;18.D 解題思路:1.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原因未明的、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升高[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為主要表現的獨立性全身疾病。以全身細動脈硬化為基本病變,常引起心、腎、腦和眼底病變并有相應的臨床表現。原發性高血壓分緩進型(良性)和急進型(惡性)兩型。緩進型多見于中、老年人,多數病程漫長,癥狀顯隱不定,進展緩慢。本例中年發病,病程10年,血壓時而緩解,緩慢升高,符合良性高血壓。
2.因為良性高血壓的基本病變是全身小、細動脈硬化,其他病變均不符合。
3.患者發病后昏迷不醒,一側瞳孔散大,后來另一側瞳孔也散大的臨床癥狀是腦出血的表現,且上述疾病中,腦出血最容易導致患者急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