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甲狀腺、甲狀旁腺
一、A1型題:以下每一道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1.從濾泡旁細胞發生的甲狀腺癌是
A.乳頭狀腺癌
B.髓樣癌
C.濾泡性腺癌
D.小細胞型未分化癌
E.巨細胞型未分化癌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髓樣癌又稱C細胞癌,是由濾泡旁細胞(即C細胞)發生的惡性腫瘤,屬于APLD瘤,40~60歲為高發年齡,90%的腫瘤分泌降鈣素,產生嚴重腹瀉和低血鈣癥。肉眼觀:單發或多發,可有假包膜,切面灰白或黃褐色,質實而軟。鏡下:瘤細胞圓形或多角、梭形,核圓或卵圓,核仁不明顯。瘤細胞呈實體片巢狀或乳頭狀、濾泡狀排列,間質內常有淀粉樣物質沉著。電鏡:胞質內有大小較一致的神經分泌顆粒。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降鈣素(CT)陽性,甲狀腺球蛋白(TG)陰性;而濾泡性腺癌、乳頭狀腺癌和未分化癌TG均為陽性,而CT均為陰性。
2.關于結節性甲狀腺腫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結節具有完整的包膜
B.結節內常有出血、壞死及囊性變
C.可形成嗜酸性結節
D.濾泡上皮有乳頭狀增生者可發生癌變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結節無完整包膜。
3.甲狀舌管囊腫的病變特點應除外
A.表現為頸前無痛性腫塊
B.可形成甲狀舌管瘺
C.囊壁內襯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或復層鱗狀上皮
D.囊壁內常可見甲狀腺濾泡
E.囊壁內淋巴組織較豐富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甲狀舌管是甲狀腺胚基下行時形成的柄,胚胎發育過程中未退化完全,便可膨大形成甲狀舌管囊腫。表現為頸前無痛性腫塊,與舌骨相連,若囊腫破潰可形成甲狀舌管瘺。囊腫內襯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復層鱗狀上皮或(和)柱狀上皮,囊壁常可見甲狀腺濾泡,上皮下可有淋巴組織,但一般較少,此點可與鰓裂囊腫相鑒別。
4.關于甲狀腺腺瘤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甲狀腺濾泡上皮發生的良性腫瘤
B.表現為實性結節樣腫塊
C.極少并發出血、壞死、囊性變
D.中青年女性多見
E.嗜酸細胞型腺瘤又稱Hiirthle細胞腺瘤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甲狀腺腺瘤是甲狀腺濾泡上皮發生的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中青年女性多見。肉眼觀:多為單發的實性結節,圓或類圓形,直徑一般3~5cm,切面色暗紅或棕黃,可并發出血、囊性變、鈣化和纖維化。有完整的包膜,常壓迫周圍組織。組織學可分為:單純型腺瘤、大濾泡性(膠樣型)腺瘤、小濾泡(胎兒型)腺瘤、胚胎型腺瘤、嗜酸細胞型腺瘤(又稱Hiir'dale細胞腺瘤)等。
5.甲狀腺腺瘤與結節性甲狀腺腫的鑒別中應除外
A.有完整包膜
B.腫瘤常擠壓周圍甲狀腺組織
C.腫瘤內組織結構比較一致
D.腫瘤內組織形態與周圍甲狀腺組織不同
E.結節一般為單個,大小不超過3cm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甲狀腺腺瘤和結節性甲狀腺腫的鑒別診斷要點:①前者一般單發,有完整包膜;后者常為多發結節、無完整包膜。②前者組織結構比較一致,即濾泡結構單一;后者濾泡大小不一致,一般比正常的大。③前者周圍甲狀腺有壓迫現象,周圍和鄰近處甲狀腺組織均正常,故腫瘤內組織形態與周圍甲狀腺組織不同。后者周圍甲狀腺組織無壓迫現象,鄰近的甲狀腺內與結節內有相似的形態學改變。甲狀腺腺瘤結節一般為單個,直徑多為3~5cm;而結節性甲狀腺腫也可為單發結節,直徑也可小于3cm。故此項不是兩者的鑒別點。
二、A2型題:以下每一道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6.患兒,男性,7歲。發現頸部前正中腫物1周,腫物隨吞咽運動而活動。彩超示囊性腫物,手術切除后送病理。囊腫內充滿黏液樣液體。鏡下見:囊壁內襯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及黏液上皮,囊壁間質內可見甲狀腺濾泡。該患兒應診斷為
A.結節性甲狀腺腫囊性變
B.腺瘤性甲狀腺腫
C.甲狀腺異位
D.甲狀舌管囊腫
E.鰓裂囊腫
正確答案:D
7.女性患者,36歲,右頸部淋巴結腫大1個月。病理檢查符合甲狀腺癌淋巴結轉移;鏡下可見淋巴結轉移癌灶中淀粉樣物質沉積,瘤細胞為大小、形態較一致的上皮樣細胞、梭形細胞,呈片狀或束狀排列;首先考慮的原發癌灶是
A.甲狀腺乳頭狀癌
B.甲狀腺濾泡癌
C.甲狀腺髓樣癌
D.甲狀腺未分化癌
E.甲狀腺鱗狀細胞癌
正確答案:C
三、B型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同在考題前列出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考題關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每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8-11題共用備選答案)
A.砂粒體
B.間質淀粉樣物質沉著
C.皮膚黏膜黑色素沉著
D.自身免疫性疾病
E.質硬如石
答案 A B C D E 8.甲狀腺乳頭狀癌
答案 A B C D E 9.甲狀腺髓樣癌
答案 A B C D E 10.橋本甲狀腺炎
答案 A B C D E 11.慢性纖維性甲狀腺炎
正確答案:8.A,9.B,10.D,11.E
(12-16題共用備選答案)
A.甲狀腺乳頭狀癌,濾泡亞型
B.甲狀腺惡性淋巴瘤
C.甲狀腺髓樣癌
D.甲狀腺未分化癌
E.甲狀腺嗜酸細胞癌
答案 A B C D E 12.甲狀腺右葉結節性腫物,無明顯包膜,與周圍組織粘連,5crux4cm,,鏡下,瘤細胞多排列成大小不一的濾泡結構,細胞核重疊、毛玻璃狀,核內有嗜酸性包涵體;免疫組化TG弱陽性,CK陽性。本例診斷為
答案 A B C D E 13.右甲狀腺結節樣腫物,包膜不完整、固定,8cm×6cm大小,切面魚肉狀,可見出血、壞死。鏡下,瘤細胞呈梭形或類圓形,可見多核巨細胞,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見,間質明顯炎細胞浸潤,免疫組化CK陽性,Vimentin陽性。本例診斷為
答案 A B C D E 14.甲狀腺左葉結節樣腫物,有包膜,切面呈棕色,有出血、壞死。鏡下,瘤細胞較大、多邊形,胞質含大量嗜酸性顆粒,瘤細胞異型性明顯,瘤組織部分排列成濾泡狀,間質較少;免疫組化TG弱陽性,CEA陽性。本例診斷為
答案 A B C D E 15.甲狀腺巨大腫塊,12cm×8cm,切面灰紅、均質、魚肉樣。鏡下,漿細胞樣瘤細胞彌漫成片分布,并見淋巴上皮病變,伴橋本甲狀腺炎區域。本例診斷為
答案 A B C D E 16.雙側甲狀腺腫物,結節狀,邊界清楚,分別為4cm×4cm及3cm×2cm,切面灰白,質實。鏡下為大小、形態較一致的上皮樣細胞及梭形細胞,核分裂象少見,可見多核巨細胞,細胞呈片狀或束狀排列,間質出現片塊狀剛果紅染色陽性物質。免疫組化1、G陰性,CT陽性。本例診斷為
正確答案:12.A,13.D,14.E,15.B,16.C
四、A3/A4型題:以下提供若干個案例,每個案例下設若干考題。請根據各考題題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道題下面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17-18題共用題干)
患者,女性,42歲。雙側頸部腫塊1個月,近幾日感覺吞咽困難。查體:T及T略低于正常值,甲狀腺掃描表現為冷結節樣,血清抗TG及抗微粒體抗體(ATMA)陽性;雙側甲狀腺結節樣腫大,質硬韌,與周圍組織無明顯粘連。手術切除部分組織做病理。鏡下組織內有大量淋巴細胞浸潤,形成明顯的淋巴濾泡,并見有少量的漿細胞、組織細胞、免疫母細胞及多核巨細胞,可見有部分不規則小濾泡,濾泡上皮細胞增大,胞質豐富、顯嗜酸性顆粒狀,間質纖維組織增生。
17.該患者最可能是
A.亞急性甲狀腺炎
B.橋本甲狀腺炎
C.慢性纖維性甲狀腺炎
D.淋巴瘤
E.甲狀腺濾泡癌
18.該患者應采取的治療措施是
A.術后進行化療
B.擴切后化療
C.術后補充甲狀腺素制劑
D.術后給予小劑量抗甲狀腺藥物
E.術后給予大量糖皮質激素
正確答案:17.B;18.C 解題思路:該患者甲狀腺組織病理學觀察的形態特點:組織內有大量淋巴細胞浸潤,形成明顯的淋巴濾泡,并見有少量的漿細胞、組織細胞、免疫母細胞及多核巨細胞,可見有部分不規則小濾泡等,符合橋本甲狀腺炎的診斷,而非惡性腫瘤,所以不需擴切化療;因橋本甲狀腺炎的患者常伴有甲狀腺功能低下,該患者T及T值降低,所以術后可給予補充甲狀腺素制劑。
(19-20題共用題干)
女性患者,48歲,發現頸部腫物1個月。頸部彩超顯示:甲狀腺右葉見-4cm×3cm的孤立性結節,放射性核素掃描為冷結節,L、T水平正常。病理檢查:腫瘤類圓形,邊界清、有包膜,包膜上可見擴張血管。鏡下,瘤組織由大小較一致的小型濾泡組成,細胞無明顯異型性,包膜血管內見有部分濾泡樣組織,其表面有纖維素覆蓋。
19.該患者最可能的病理診斷是
A.腺瘤性甲狀腺腫
B.甲狀腺腺瘤
C.甲狀腺濾泡癌
D.甲狀腺乳頭狀癌濾泡型
E.甲狀腺轉移癌
20.該患者免疫組化染色結果不應出現的是
A.TG強陽性
B.CK陽性
C.EMA陽性
D.CT陽性
E.F-Ⅷ陽性
正確答案:19.C;20.D 解題思路:依據患者腫瘤病理學檢查情況:瘤組織由大小較一致的小型濾泡組成,包膜血管內見有部分濾泡樣組織,說明有血管浸潤,其病理診斷應是甲狀腺濾泡癌,因此其免疫組化染色結果:TG強陽性,降鈣素(CT)表達是陰性,而甲狀腺髓樣癌CT表達是陽性;濾泡癌也表達CK、EMA、F-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