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A2型題:每一道考試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關于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A.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又稱翼下頜傳導麻醉
B.麻醉區域包括同側下頜骨、下頜牙唇頰側黏骨膜、頰部黏膜及皮膚
C.下唇麻木為注射成功的標志
D.注射點為大張口時翼下頜韌帶中點外側與頰脂墊尖交匯處
E.注射時一般從對側前磨牙區進針
正確答案:B解題思路:頰部黏膜及皮膚為頰神經分布范圍。一般行下牙槽神經阻滯時常一邊退針一邊注射,從而同時麻醉舌神經及頰神經。
2.關于顱部的生長發育哪些描述是不確切或是錯誤的
A.顱部前后徑的增長,主要是依靠顱底骨縫的生長
B.顱部生長不成比例,前后徑比上下徑及左右徑增加為多
C.蝶枕骨結合在18~20歲仍存在生長發育
D.蝶骨間軟骨結合在出生時鈣化,蝶篩軟骨結合大約在出生后7年鈣化
E.顱底軟骨結合過早鈣化可造成上頜后縮,面中部凹陷
正確答案:A解題思路:顱部前后徑的增長,主要是依靠顱底軟骨的生長。顱底骨縫的生長主要造成顱部左右徑及上下徑的增大。
3.從人類遺傳學角度看,錯
.gif)
畸形的發生幾率
A.同一種族低于混合人種
B.同一種族高于混合人種
C.同一種族與混合人種沒有區別
D.與遺傳背景無關
E.由遺傳因素決定
正確答案:A解題思路:錯
.gif)
畸形與遺傳、環境都有關,所以D、E可以排除。從遺傳學角度看,混合人種發生牙、骨量不調,上、下頜大小或形狀不協調的幾率相對要高一些,因此正確答案是A。
4.以下不屬于牙周細菌的直接致病作用的是
A.細菌侵襲
B.細菌引起宿主局部免疫反應,破壞牙周組織
C.損害宿主的牙周組織
D.有毒力的細菌在宿主局部增殖,或在組織中繁殖,或擴散至全身
E.抑制和躲避宿主的防御功能
正確答案:B解題思路:選項B為牙周病菌的間接作用。
5.關于牙周病與全身性疾病的關系,以循證醫學原則分析,下述哪一項證據(evi-dences)論證強度最大
A.據Mattila等報道,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或冠心病者,與同年齡、同性別的非冠心病者比較,前者的口腔情況顯著差于后者
B.Offenbacher(1996)發現分娩低出生體重兒的婦女,牙周附著喪失程度大于分娩正常體重兒的產婦
C.一些縱向研究表明嚴重牙周炎患者在2~4年的觀察期內糖尿病的加重比無牙周炎者明顯,發生腎和血管的并發病變者也多于齦炎或輕度牙周炎組
D.2型糖尿病患者經徹底的牙周治療后,牙周炎癥明顯好轉,同時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也較未經牙周治療者明顯下降
E.有報道稱,拔除牙周病患牙后,腎炎得以痊愈
正確答案:D解題思路:論證強度的排序如下:干涉實驗(D)>縱向研究(C)>橫向研究(A、B)>病例報告(E),故D選項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