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題
一、案例分析題:以下提供若干個案例,每個案例下設若干個提問,請根據提干所提供的信息和提示信息,在每題下面備選答案中選出全部正確答案。正確答案可能為一個或多個,根據選項的重要性而得分權重不同,選對正確答案得分,選錯答案扣分,直至扣至本問得分為O(注:案例分析題答題在機考中不可逆,即答完一問后不能返回修改)。
(1-7題共用題干)
患者,男,8歲,要求矯治"地包天"。無全身性疾病治療史。幼兒園時曾有牙痛史但未作治療。有長期吮咬上唇習慣,有奶瓶喂養史。替牙列,上下第一磨牙萌出,上下前牙已替換,前牙反,凹面型,下頜第二乳磨牙殘根。
1.如需探究該患者"地包天"(前牙反)形成的原因和機制,應該進一步了解
A.父母有無"地包天"存在
B.祖父母有無"地包天"存在
C.患者幼時奶瓶喂養的姿勢
D.除了吮咬上唇習慣,進一步了解是否還有咬下唇習慣
E.從X線頭影測量了解上頜骨生長發育情況
F.從X線頭影測量了解下頜骨生長發育情況
2.從現有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吮咬上唇習慣是造成該患者"地包天"的較明確的病因,在吮咬上唇習慣中以下哪些肌肉的活動促進了"地包天"的形成
A.咬肌
B.顳肌
C.翼內肌
D.顴肌
E.頰肌
F.二腹嘰
3.根據現有信息.以及通過進一步詢問病史和臨床檢查所能獲得的信息.該患者反的形成可能與下列哪些因素有關
A.遺傳
B.下頜第二乳磨牙患牙體牙髓疾病而未得到應有治療
C.吮咬上唇習慣
D.下頜骨外傷史
E.在奶瓶喂養時期,奶嘴孔過小,致幼兒下頜過分前伸吮吸
F.吮咬頰肌習慣
4.除了長期吮咬上唇習慣外,同時進一步了解到患者父親面型為凹面型,前牙反。從反形成的機制考查,該患者顱面部生長發育可能存在的缺陷有
A.顱底蝶篩軟骨結合提前鈣化
B.下頜骨髁突軟骨提前鈣化
C.額頜縫處成骨不足
D.顴頜縫處成骨不足
E.顴顳縫處成骨不足
F.翼腭縫處成骨不足
5.經X線頭影測量分析表明:該患者上頜骨生長不足,下頜骨生長過度。以下治療措施正確的是
A.破除吮上唇習慣
B.拔除下頜第二乳磨牙殘根,并制作缺隙保持器
C.促進上頜骨向前生長
D.抑制下頜骨向前生長
E.定期觀察,擇時做正畸或正頜外科治療,現階段不做任何治療
F.現階段只作心理或安慰治療
6.如對患者實施破除吮咬上唇習慣,下面哪些描述是正確的
A.破除吮咬上唇習慣,有利于上牙弓前段的發育.并有利于整個上頜骨整體向前生長
B.破除吮咬上唇習慣.有利于口周肌功能的平衡.有刊于下頜骨正常生長發育
C.由于該患者存在遺傳傾向,因而破除吮咬上唇習慣對于促進上下頜骨正常生長發育無意義
D.說服教育是破除吮咬上唇習慣的方法之一
E.通過心理施壓手段,強迫患者戒除吮咬上唇習慣是不可取的
F.可以采用唇擋絲破除吮咬上唇習慣
G.可以采用唇擋破除吮咬上唇習慣
7.如對患者采用矯治器促進上頜骨向前生長,同時抑制下頜骨的生長,下面哪些描述是正確的
A.可采用改良頦兜前牽引矯治器
B.可采用面罩前牽引矯治器
C.可采用單純頦兜矯治器
D.可先采用FR-Ⅲ矯治器
E.可采用上頜墊式矯治器
F.可采用肌激動器
正確答案:1.ABCEF;2.ABC;3.ABCE;4.ACDEF;5.ABCD;6.ABDEFG;7.ABD 解題思路:7.本題以反病例為線索,以考查考生對頃面部生長發育知識的掌握程度為主要目的。影響頜面部生長發育的因素較為復雜,可分為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兩大部分。問題1中,答案A、B涉及遺傳因素,答案C、D涉及出生后的環境因素.答案E、F是為了了解頜骨生長有無受到影響以及受到影響的程度,是了解反形成機制常用的檢查方法。父母或祖父母患"地包天"都有可能遺傳給患者,幼時不良奶瓶喂養姿勢以及有關的口腔不良習慣(如吮咬上唇習慣)都可以導致乳牙反的發生。答案D錯誤的理由是:咬下唇習慣導致的是上前牙唇傾和下前牙舌傾現象,不涉及前牙反的形成。在吮咬上唇習慣時,基于肌肉在解剖上的起止關系,咬肌、顳肌、翼內肌發揮了前伸下頜的作用,它們的過分活動將會促進下頜骨的過分生長。顴肌、頰肌和二腹肌無此功能,故問題2中的正確答案為A、B、C。問題3與問題1有相似之處,有進一步考查反形成的病因的意圖。下頜骨外傷史往往造成下頜骨生長不足,可使下頜骨呈后縮狀,而不是形成前牙反。吮咬頰肌主要造成后牙區開現象,而不是前牙反。故答案D、F不列入正確答案。問題4中所提供信息顯示患者存在遺傳性反傾向,結合總題干給出的信息,該患者的反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長期吮咬上唇習慣、下頜第二乳磨牙殘根)共同造成。患者不同顱面部骨骼的生長發育均有可能存在異常現象。從形成反的機制考查,顱底軟骨結合提前鈣化,將導致上頜骨的位置靠后,上頜骨四條骨縫處成骨不足及上頜結節后壁區新骨沉積不足,都將使上頜骨向前生長不足,而利于反的形成。而下頜骨髁突軟骨提前鈣化將導致下頜骨生長受限,易導致下頜后縮和深覆蓋的出現,而不是反的出現,故答案B錯。早期反應注意預防以及阻斷性矯治,破除吮咬上唇習慣是為了克服引起功能性反,拔除下頜第二乳磨牙殘根并作相應的間隙保持器是為了第二前磨牙的正常萌出。從所給出的信息可知,該患者上頜骨生長不足,下頜骨生長過度,因而采用恰當的矯治方法促進上頜骨向前生長和抑制下頜骨向前生長是正確的。從問題4所給出的信息表明,該患者的反不排除有遺傳因素在起作用的可能性。對于這樣的病例,的確也有學者主張現階段只作動態觀察處理,留待青春生長發育高峰期再作治療,或者干脆等待未來作正頜外科治療。問題5中答案E、F之所以錯,是由于其排斥了或者說忽視了A和B這兩項基本處理措施。問題6涉及破除吮咬上唇習慣的意義和方法。從環境因素考查,由于破除吮咬上唇習慣有利于建構頜骨周圍的正常肌功能狀態,因而有助于減輕頜骨異常生長發育的程度。故答案C是錯誤的。從陸續給出的信息可知,該患者是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反。從病理分型而言,是骨性和功能性相混合的反。在治療措施中,由于單純性頦兜矯治器只能對下頜骨的生長有抑制作用,因而不予采用。上頜墊式矯治器對上頜骨前部生長有利,但不能對下頜骨起直接的抑制作用,故也不予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