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A2型題:每一道考試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Brodie根據頭部X線片觀測,提出了顱面部生長發育的特點。以下關于Brodie所提到的特點錯誤的是
A.面部的生長型在兒童的早期就已確定
B.頭顱增長的速度,隨年齡的增加而遞減
C.在增長過程中,頭部的多點按直線方向推進
D.鼻腔底、牙弓
.gif)
面、下頜體下緣三者與Bolton平面之間的交角,隨年齡增加而逐漸增大
E.由蝶鞍中心通過上頜第一恒磨牙到頰部所畫的直線,可以代表面部向前向下增長的綜合方向
正確答案:D解題思路:鼻腔底、牙弓
.gif)
面、下頜體下緣三者與Bolton平面之間的交角,依照Brodie的研究觀察認為是恒定不變的。如此,也是對面部生長型穩定不變的體現,所以答案選D。隨著年齡的增加,顱面部生長發育反映出來的主要是生長量的變化上,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頭顱生長進度遞減而面部生長型則是穩定的。
2.患兒,女性,4歲,乳切牙反
.gif)
,采用
.gif)
墊式活動矯治器利用舌簧推切牙解除反
.gif)
關系,患者切牙所受力是
A.間歇力
B.頜間力
C.持續力
D.矯形力
E.肌收縮力
正確答案:A解題思路:題干的信息:患者采用活動矯治器,矯治力一般在較短時間內消失而需要重新加力,因此正確的答案應當為A。
3.關于顱部生長發育的描述,錯誤的是
A.顱部前后徑的增長,主要是依靠顱底骨縫的生長
B.顱部生長不成比例,前后徑比上下徑及左右徑增加為多
C.蝶枕骨結合在18~20歲仍存在生長發育
D.蝶骨間軟骨結合在出生時鈣化,蝶篩軟骨結合大約在出生后7年鈣化
E.顱底軟骨結合過早鈣化可造成上頜后縮,面中部凹陷
正確答案:A解題思路:顱部前后徑的增長,主要是依靠顱底軟骨的生長。顱底骨縫的生長主要造成顱部左右徑及上下徑的增大。
4.學齡前兒童,生長發育已大部分完成的組織器官有
A.顱底骨
B.髁突
C.下頜骨升支
D.上、下頜牙槽骨
E.上頜骨
正確答案:A解題思路:顱底骨的生長發育型屬于神經系統型(Ⅱ型)。在6歲左右時,大體上就已經完成了90%的生長發育。B、C、D、E均屬于一般型(Ⅰ型)。
5.在顱底線(面)和面橫平面(Frank-ford)中,下面哪個標記點未被涉及
A.鼻額縫正中點
B.蝶鞍中心點
C.枕骨髁后切跡
D.-眶下緣骨縫點
E.外耳道上緣最高點
正確答案:B解題思路:顱底線(面)是由鼻額縫正中點(又叫鼻根點)與枕骨髁后切跡(又稱Bolt-on點)相連而成。而由D、E相連而成的是面橫平面。蝶鞍中心點不參與上述兩個平面的構成,但參與前顱底平面及后顱底平面的構成。
二、A3/A4型題:以下提供若干個案例,每個案例下設若干道考題。請根據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題下面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5題共用題干)
患者,男,15歲,面型略突,面下1/3高,ANB2°,下頜支發育不足,前牙切牙合。上下牙列輕度擁擠,磨牙輕近中關系,上下前牙略唇傾。下牙弓方形,4個第三磨牙牙胚存在
6.該患者的診斷為
A.安氏Ⅰ類錯
.gif)
,牙列擁擠
B.安氏Ⅱ類錯
.gif)
,垂直生長型
C.安氏Ⅱ類錯
.gif)
,水平生長型
D.安氏Ⅲ類錯
.gif)
,垂直生長型
E.安氏Ⅲ類錯
.gif)
,水平生長型
7.該患者的骨性特征不太可能為
A.上頜骨發育正常,下頜骨發育正常
B.上頜骨發育不足,下頜骨發育正常
C.上頜骨發育不足,下頜骨發育過度
D.上頜骨發育正常,下頜骨發育過度
E.以上都不是
8.對此患者應采取的矯治計劃為
A.不拔牙矯治
B.拔除4個第一雙尖牙
C.拔除雙側上頜第二雙尖牙和下頜第一雙尖牙
D.拔除雙側上頜第一雙尖牙和雙側下頜第二雙尖牙
E.拔除4個第二雙尖牙
9.應使用哪種矯治器
A.前方牽引矯治器
B.2×4"矯治技術
C.功能性矯治器
D.牙合墊式矯治器
E.方絲弓矯治器
10.治療中解除擁擠的方式哪項最佳
A.唇傾前牙
B.推磨牙向遠中
C.唇傾前牙同時推磨牙向遠中
D.拔牙
E.前牙鄰面片磨
11.在矯治過程中,要配合何種措施增加磨牙支抗
A.不需加強支抗
B.上頜腭杠
C.高位口外弓牽引
D.低位口外弓牽引
E.頭帽頦兜牽引矯治器
12.該患者在治療中應避免
A.后牙垂直向壓入
B.后牙垂直向伸出
C.前牙垂直向壓入
D.下頜逆時針旋轉
E.以上都不是
13.治療中使用的牽引力量多為
A.水平牽引
B.交互牽引
C.Ⅱ類牽引
D.Ⅲ類牽引
E.垂直牽引
14.治療中方絲介入的最早時機為
A.預備階段
B.排齊階段
C.關閉間隙階段
D.控根階段
E.細微調整階段
15.若治療中垂直向控制不好最容易出現
A.前牙深覆
.gif)
B.前牙開
.gif)
C.前牙反
.gif)
D.后牙反
.gif)
E.后牙鎖
.gif)
正確答案:6.D;7.A;8.C;9.E;10.D;11.A;12.B;13.A;14.C;1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