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
一、A1型題:每一道考試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下列哪種糖無還原性
A.麥芽糖
B.蔗糖
C.阿拉伯糖
D.木糖
E.果糖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麥芽糖、阿拉伯糖、木糖、果糖都有還原性。
2.下列關于酶的調節的描述,錯誤的是
A.酶原是指酶剛合成或初分泌時的無活性前體
B.引起酶蛋白生物合成量增加的作用稱為誘導作用,相反的作用稱為阻遏作用
C.在調節酶活性的方式中,發生變構效應,其中的變構酶通常不是代謝過程中的關鍵酶
D.某些外源性藥物可通過誘導或阻遏影響蛋白質的合成量
E.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學反應,但酶蛋白的分子結構、理化性質、免疫性質不同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酶的無活性前體稱為酶原。在酶含量的調節中,引起酶蛋白生物合成量增加的作用稱為誘導作用,相反引起酶蛋白生物合成量減少的作用稱為阻遏作用。在調節酶活性的方式中,發生變構效應,其中的變構酶通常是代謝過程中的關鍵酶。同工酶指催化相同的化學反應,但酶蛋白的分子結構、理化性質和免疫性質不同的一組酶。
3.下列關于酶活性中心的描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A.活性中心是酶分子中直接與底物結合,并發揮催化功能的部位
B.活性中心的基團按功能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結合基團,一類是催化基團
C.酶活性中心的基團可以是同一條肽鏈但在一級結構上相距很遠的基團
D.不同肽鏈上的有關基團不能構成該酶的活性中心
E.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團也參與對底物的催化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酶活性中心是酶分子中直接與底物結合,并發揮催化功能的部位,按功能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結合基團,一類是催化基團,酶活性中心的基團可以是同一條肽鏈但在一級結構上相距很遠的基團,也可以是不同肽鏈上的有關基團構成,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團也參與對底物的催化。
4.關于酶分子組成的敘述,錯誤的是
A.單純酶僅由氨基酸殘基構成
B.結合酶由蛋白質和非蛋白質組成,全酶=酶蛋白+輔酶
C.輔酶與酶蛋白以非共價鍵疏松結合,可用透析等簡單方法分離
D.輔基與酶蛋白以共價鍵牢固結合,不能用透析等簡單方法分離
E.輔助因子參與酶的催化過程,在反應中傳遞電子、質子或一些基團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酶按分子組成分為單純酶和結合酶。單純酶僅由氨基酸殘基構成;結合酶由蛋白質和非蛋白質組成,全酶=酶蛋白+輔助因子。輔助因子包括小分子有機化合物和金屬離子。輔酶與酶蛋白以非共價鍵疏松結合,可用透析等簡單方法分離;輔基與酶蛋白以共價鍵牢固結合,不能用透析等簡單方法分離。輔助因子參與酶的催化過程,在反應中傳遞電子、質子或一些基團。
5.酶原激活的實質是
A.激活劑與酶結合使酶激活
B.酶蛋白的別構效應
C.酶原分子空間構象發生了變化從而形成或暴露出活性中心
D.酶原分子一級結構發生改變
E.生物自我保護的方式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酶原激活是酶原向酶的轉化過程,實際上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過程。
二、B型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問題關系最密切的答案。某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6-7題共用備選答案)
A.氨基酸序列改變
B.肽鍵斷裂
C.空間構象破壞
D.水化膜破壞
E.水解
答案 A B C D E 6.蛋白質變性是由于
答案 A B C D E 7.蛋白質鹽析的原理是
正確答案:6.C,7.D 解題思路:蛋白質變性是在某些物理和化學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間構象被破壞,從而導致其理化性質的改變和生物活性的喪失,所以5題答案為C;在蛋白質溶液中加入大量的硫酸銨、硫酸鈉或氯化鈉等中性鹽,可破壞蛋白質的水化膜和同種電荷,使蛋白質顆粒相互聚集,發生沉淀,所以6題答案為D。
(8-10題共用備選答案)
A.己糖激酶
B.磷酸化酶
C.肉堿酯酰轉移酶I
D.丙酮酸羧化酶
E.HMCCoA合成酶
答案 A B C D E 8.糖原分解的關鍵酶
答案 A B C D E 9.糖異生的關鍵酶
答案 A B C D E 10.脂肪酸B氧化的限速酶
正確答案:8.B,9.D,10.C 解題思路:糖原分解的關鍵酶是磷酸化酶,所以12題答案為B;糖異生需由4個關鍵酶,即丙酮酸羧化酶、PEP羧激酶、果糖雙磷酸酶-1和葡萄糖-6-磷酸激酶,所以13題答案為D;肉堿酯酰轉移酶I是脂肪酸B氧化的限速酶,其活性高低控制著脂酰CoA進入線粒體氧化的速度,所以14題答案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