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型題
1.答案:B
解析:蛋白質三維結構的形成和穩定主要靠次級鍵,如氫鍵、鹽鍵、范德華力和疏水鍵。
2.答案:D
解析:能引起蛋白質變性的化學因素有強酸、強堿、尿素、去污劑、重金屬、三氯醋酸、濃酒精等。
3.答案:E
解析:氨基酸與茚三酮共熱,形成藍紫色化合物,在570nm處有最大吸收,可進行氨基酸定量分析。
4.答案:A
解析:DNA變性時紫外光吸收值達到最大值的50%時的溫度稱為融解溫度Tm。
5.答案:B
解析:當DNA變性時雙螺旋松解,在260nm波長處紫外吸收OD260值增加為增色效應;除去變性因素后,單鏈DNA變雙鏈,OD260值減小稱為減色效應。
6.答案:D
解析:DNA的復性現象又稱為退火,即熱變形的DNA經緩慢冷卻后,兩條互補鏈可重新恢復天然的雙螺旋構象。
7.答案:A
解析:一個亞基與其配體結合后,能影響此寡聚體中另一亞基與其配體的結合能力稱為協同效應。
8.答案:A
解析:酶促反應Vm不因有競爭性抑制劑的存在而改變,而競爭性抑制劑可使酶的表觀Km增大。
9.答案:D
解析:酶活性中心是酶分子中直接與底物結合,并發揮催化功能的部位,按功能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結合基團,一類是催化基團,酶活性中心的基團可以是同一條肽鏈但在一級結構上相距很遠的基團,也可以是不同肽鏈上的有關基團構成,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團也參與對底物的催化。
10.答案:C
解析:酶原激活是酶原向酶的轉化過程,實際上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過程。
11.答案:B
解析:麥芽糖、阿拉伯糖、木糖、果糖都有還原性。
12.答案:D
解析:參與丙酮酸脫氫酶系催化反應的輔酶有:乙酰CoA、硫辛酸、TPP、NAD+及FAD。
13.答案:C
解析:3-磷酸甘油酸脫氫酶在糖酵解和糖異生作用中都起作用。
14.答案:E
解析:由非糖物質乳酸、丙酮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轉變成糖原或葡萄糖的過程稱為糖異生,糖異生只有在肝臟、腎臟發生。糖異生的四個關鍵酶分別為丙酮酸羧化酶、PEP羧激酶、果糖雙羧酶-1和葡萄糖-6-磷酸酶。糖異生能使人體在空腹或饑餓時,維持血糖濃度穩定,并參與或恢復肝臟糖原儲備。長期禁食后,腎糖異生作用增強從而能夠維持酸堿平衡。
15.答案:D
解析:一碳單位主要來自絲氨酸、甘氨酸、組氨酸、色氨酸的分解代謝。
16.答案:C
解析:C蛋白質=樣品含氮克數×6.25/樣品總質量=0.4mg×6.25/5mg=50%。
17.答案:B
解析:色氨酸、酪氨酸在280nm附近有最大吸
收峰。
18.答案:E
解析:穩定蛋白質分子三級結構的作用力有疏
水作用、離子鍵、氫鍵、范德華力。
19.答案:A
解析:血紅蛋白由2條α鏈,2條β鏈,血紅素輔基組成。其功能是通過血紅素中的Fe2+與氧結合,行使運輸氧的作用。
20.答案:E
解析:變性是由于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蛋白質特定空間結構被破壞,導致其理化性質改變及生物活性喪失。蛋白質變性的實質是維系空間構象的次級鍵破壞導致的空間構象破壞。
21.答案:C
解析:一個氧分子與Hb亞基結合后可引起亞基構象變化,稱為變構效應,小分子O2稱為變構劑,Hb則稱為變構蛋白。Hb中第一個亞基與O2結合后,促進第二、三亞基與O2結合,當前三亞基與O2結合后,又大大促進第四亞基與O2結合。
22.答案:A
解析:凝膠過濾又稱分子篩層析,層析柱內填滿帶有小也的顆粒,一般由葡聚糖制成。蛋白質溶液加于柱的頂部,任其往下滲漏,小分子蛋白質進入孔內,因而在柱中滯留時間較長,大分子蛋白質不能進入也內而徑直流出,因此不同大小的蛋白質得以分離。
23.答案:D
解析:構成RNA的堿基有A、G、C、U,尿嘧啶(U)是RNA中特有的堿基。
24.答案:D
解析:DNA雙螺旋結構的要點包括(1)DNA是一反向平行的雙鏈結構,脫氧核苷酸和磷酸骨架位于雙鏈的外側,堿基位于內側,兩條鏈的堿基之間以氫鍵相連接。A始終與T配對,G始終與C配對。堿基平面與線性分子結構的長軸相垂直。一條鏈的走向是5′→3′,另一條鏈的走向是3′→5′;(2)DNA分子是右手螺旋結構。螺旋每旋轉一周包含10bp,每個堿基的旋轉角度為30。。堿基平面之間相距0.34nm,螺距為3.4nm,螺旋直徑為2nm。DNA雙螺旋分子存在一個大溝和一個小溝;(3)維持雙螺旋穩定的主要力是堿基堆積力和氫鍵。
25.答案:B
解析:核苷酸C-3′原子的羥基能夠與另一個核苷酸C-5′原子的磷酸基團縮合形成3′,5′磷酸二酯鍵,生成一個二聚脫氧核苷酸分子。
26.答案:E
解析:tRNA分子中富含稀有堿基,包括雙氫尿嘧啶(DHU)、假尿嘧啶(ψ)和甲基化的嘌呤(mG,mA)。tRNA的二級結構是三葉草型結構,基本特點是:(1)二氫嘧啶環,環中含有稀有堿基DHU,此環與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特異性辨認有關;(2)反密碼子環:環上有反密碼子,不同的tRNA,構成反密碼子的核苷酸不同;(3)可變環:含稀有堿基較多,不同的tRNA堿基組成差異較大;(4)TψC環:環中含胸苷、假尿苷和胞苷,此環上具有與核糖體表面特異位點連接的部位;(5)氨基酸臂:3′端為CCA-OH,是攜帶氨基酸的部位。tRNA的三級結構是倒L型。
27.答案:E
解析:A、B、C、D項均符合mRNA和rRNA的特點,E不正確,rRNA在細胞內含量最多,約占RNA含量的80%以上,mRNA占RNA總量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