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答案:D
解析:磷酸戊糖途徑產生的NADPH+H+是體內許多合成代謝的供氫體,脂肪酸合成的NADPH+H+主要來自于磷酸戊糖途徑。
43.答案:A
解析:磷脂分為甘油磷脂和鞘磷脂,甘油磷脂作為構成生物膜脂質雙層的基本組分,參與促進脂類的消化吸收及轉運。鞘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組分,參與細胞識別及信息傳遞。全身各組織細胞內質網(wǎng)均可合成甘油磷脂,多種磷脂酶作用于甘油磷脂分子中的不同酯鍵,使其水解。
44.答案:D
解析:機體所需的膽固醇主要通過自身合成;以乙酰CoA、NADPH+H+等為原料,首先合成HMGCoA,HMGCoA在HMGCoA還原酶催化下,由NAD-PH+H+供氫,還原生成甲羥戊酸(MVA),MVA經(jīng)過一系列反應生成27C的膽固醇;膽固醇可轉化為膽汁酸、類固醇激素及維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質;一部分膽固醇可直接隨膽汁排泄入腸道,其中一部分可被回收入肝,另一部分經(jīng)腸菌作用轉變?yōu)榧S固醇而
排出體外。
45.答案:B
解析:乳糜微粒(CM)由小腸黏膜細胞合成,是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膽固醇的主要運輸形式;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主要由肝細胞合成,是運輸內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形式;低密度脂蛋白(LDL)由VLDL在血漿中轉變麗來,是轉運肝合成的內源性膽固醇的主要形式;血漿中LDL與LDL受體結合后,則聚集成簇,吞入細胞與溶酶體融合。在溶酶體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LDL中的apoB100水解為氨基酸,其中的CE被膽固醇脂酶水解為游離膽固醇(freeCholesterol,F(xiàn)C)及脂酸,F(xiàn)C為細胞膜攝取,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高密度脂蛋白(HDL)主要由肝合成,小腸亦可合成部分,主要功能是參與膽固醇的逆向轉運(reverseCholesteroltransport,RCT),即將膽固醇從肝外組織轉運至肝。
46.答案:D
解析:(1)Km值等于反應速度為最大速度一半時的底物濃度;(2)Km可表示酶與底物的親和力。Km值大,酶與底物的親和力低;(3)Km為酶的特征常數(shù),Km值與酶的濃度無關。Km值的單位為mmol/L。
47.答案:E
解析:體內的氨基酸可通過氧化脫氨基作用、轉氨基作用、聯(lián)合脫氨基作用及嘌呤核苷酸循環(huán)脫去氨基,骨骼肌和心肌中L-谷氨酸脫氫酶的活性較弱,主要通過嘌呤核苷酸循環(huán)進行脫氨基作用。
48.答案:A
解析:體內氨的來源:(1)組織中氨基酸脫氨基作用;(2)腸道吸收的氨;(3)腎小管上皮細胞分泌的氨。血中氨主要以無毒的丙氨酸及谷氨酰胺兩種形式運輸。體內的氨主要在肝臟合成尿素,只有少部分在腎臟以銨鹽的形式由尿排出。尿素在肝細胞通過鳥氨酸循環(huán)合成,使有毒的氨合成無毒的尿素,隨尿排出體外。合成1分子尿素消耗4個高能鍵。
49.答案:A
解析:消化管內蛋白酶以酶原形式分泌,酶原激活通過水解一個或若干個特定的肽鍵,酶的構象發(fā)生改變,其多肽鏈發(fā)生進一步折疊、盤曲,形成活性中心必需的構象。
50.答案:C
解析:C蛋白質=樣品含氮克數(shù)×6.25/樣品體積=4mg×6.25/2ml=12.5mg/ml。
51.答案:A
解析:別嘌呤醇與次黃嘌呤結構類似,可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減少嘌呤核苷酸生成,抑制尿酸生成;另外別嘌呤醇可與PRPP反應生成別嘌呤核苷酸,消耗PRPP使其含量減少,同時由于別嘌呤核苷酸與IMP結構相似,可以反饋抑制嘌呤核苷酸從頭合成的酶,減少嘌呤核苷酸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