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型題:每一道考試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咖啡因水溶液中常加入苯甲酸鈉,其作用是
A.助溶劑
B.調節滲透壓
C.金屬離子合劑
D.表面麻醉劑
E.潛溶劑
正確答案:A解題思路:難溶性藥物加入助溶劑可因形成絡合物、復合物等而增加溶解度,咖啡因在水中的溶解度為1:50,用苯甲酸鈉助溶形成分裝復合物苯甲酸鈉咖啡因(安鈉咖),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2.下列關于軟膏劑質量要求的敘述,錯誤的是
A.軟膏劑應均勻、細膩,涂于皮膚無刺激性
B.用于創面的軟膏劑均應無菌
C.軟膏劑不得加任何防腐劑或抗氧劑
D.應具有適當的黏稠性,易于涂布
E.軟膏劑應無酸敗、異臭、變色等現象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軟膏劑的基質要求是:①潤滑無刺激,稠度適宜,易于涂布;②性質穩定,與主藥不發生配伍變化;③具有吸水性,能吸收傷口分泌物;④不妨礙皮膚的正常功能,具有良好釋藥性能;⑤易洗除,不污染衣服。
3.難溶性藥物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劑,使藥物溶解度增加的現象是
A.增溶
B.潤濕
C.助溶
D.乳化
E.復溶
正確答案:A解題思路:表面活性劑形成膠團后增加某些難溶性物質在溶媒中的溶解度并形成澄明液體的過程稱為增溶。增溶對象包括:①疏水性藥物;②解離性藥物:③多組分增溶質;④抑菌劑。
4.藥物的轉運過程包括
A.吸收和分布
B.吸收、分布和排泄
C.分布和排泄
D.分布和代謝
E.吸收、代謝和排泄
正確答案:B解題思路:藥物的體內過程包括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其中,吸收、分布和排泄稱轉運,故B是正確的;分布、代謝和排泄稱處置;代謝和排泄稱消除。
5.生產中常用來防止藥物制劑微生物污染的措施是
A.調節pH
B.避光
C.采用空氣潔凈技術
D.添加抗氧劑
E.制成固體制劑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藥品生產中的空氣凈化技術要求不僅除去空氣中懸浮的塵埃粒子,而且要求除去微生物等以創造潔凈的空氣環境。通過空氣潔凈技術可以防止生產過程中藥物制劑的污染。調整pH、避光、添加抗氧劑或制成固體制劑等是增加藥物穩定性的方法。
二、B型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問題關系最密切的答案。某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10題共用備選答案)
A.蓄積
B.第二相反應
C.藥物相互作用
D.生物等效性
E.酶抑制作用
6.兩種以上藥物配伍后,藥物原來的體內過程、組織對藥物的感受性、藥物的理化性質等發生變化而引起藥效學和藥動學變化
7.某些藥物可抑制體內代謝酶活性、使其他藥代謝減慢
8.結合反應屬于
9.藥物連續使用后在組織中濃度逐漸上升的現象
10.一種藥物不同劑型在相同試驗條件下,給相同劑量藥物,其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藥動學參數無統計學差異
正確答案:6.C,7.E,8.B,9.A,10.D解題思路:1.藥物相互作用的概念。
3.第一相反應包括氧化、還原及水解反應。
?。?1-15題共用備選答案)
A.表面活性劑
B.栓劑
C.水溶性粉體
D.聚乙烯醇
E.注射用油
11.與置換價有關的是
12.與酸值、碘值、皂化值有關的是
13.與聚合度和醇解度有關的是
14.與臨界相對濕度有關的是
15.與親水親油平衡值有關的是
正確答案:11.B,12.E,13.D,14.C,15.A解題思路:1.置換價系指藥物的重量與同體積基質的重量之比。不同的處方,用同一模型所制得的栓劑容積是相同的,但其重量則隨基質與藥物密度的不同而有所區別。栓劑的制備時需根據置換價計算對藥物置換基質的重量。
2.碘值、皂化值、酸值是評價注射用油質量的重要指標。
3.聚乙烯醇(PVA)是常用的膜劑成膜材料,是由聚乙酸乙烯酯經醇解而成的結晶性高分子材料。根據其聚合度和醇解度不同,有不同的規格和性質。
4.吸濕是固體藥物制劑經常發生的現象,是指藥物或制劑從周圍環境中吸收水分直至平衡的過程。具有水溶性的藥物粉末在相對較低濕度環境時一般吸濕量較少,但當相對濕度提高到某一值時,吸濕量急劇增加,此時的相對濕度稱為臨界相對濕度(CRH)。
5.表面活性劑分子中親水和親油基團對油或水的綜合親和力稱為親水親油平衡值(H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