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藥
一、A型題(單句型最佳選擇題):以下每一道考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下列哪項不是藥物經濟學的評價方法( )。
A.最小成本分析法(CMA)
B.成本-經濟分析(CMA)
C.成本-效益分析(CBA)
D.成本-效果分析(CEA)
E.成本-效用分析(CUA)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藥物經濟學最常用的評價方法有4種:最小成本分析(CMA)、成本-效益分析(CBA)、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用分析(CUA)。
2.藥物經濟學的意義是( )。
A.應用經濟學的方法去評價藥品,比較成本和效果,保證藥品生產廠家得到好的經濟利益
B.應用經濟學的方法去評價藥品,比較成本和效果,保證衛生部門能有效地利用衛生(藥品)資源
C.應用經濟學的方法去評價藥品,比較成本和效果,讓患者得到最經濟的治療
D.開展藥物經濟學研究的目的是合理為患者服務
E.應用經濟學的方法去評價藥品,比較成本和效果,讓醫院得到最好的效益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藥物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的方法去評價藥品,比較成本和效果,保證衛生部門能有效地利用衛生(藥品)資源。
3.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的概念是( )。
A.藥物不良反應監測是對不合格藥品在臨床應用出現的有害的反應的監測
B.藥物不良反應監測是對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時出現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或意外的有害反應進行的監督和考察
C.藥物不良反應監測是對合格的藥品在超劑量使用時出現的與治療目的無關的反應的監測和考察
D.藥物不良反應監測是指超出劑量使用藥品時出現的不良反應的監測和考察
E.藥物不良反應監測過期藥品的監測和考察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藥物不良反應監測是對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時出現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或意外的有害反應進行的監督和考察。
4.引起中藥不良反應的常見因素不包括( )。
A.劑量過大或療程過長
B.藥材品種混亂,炮制質量欠佳
C.調配不正確
D.中成藥組方不合理
E.患者的個體差異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引起中藥不良反應及藥源性疾病的常見因素有:①劑量過大或療程過長;②用藥不當;③藥材品種混亂,炮制(制劑)質量欠佳;④中成藥組方不合理;⑤個體差異;⑥管理不完善。
5.以下不符合中藥藥源性疾病預防原則的是( )。
A.不允許中西藥聯合使用
B.運用中醫藥理論,辨證施治
C.保證藥品的質量
D.合理配伍用藥
E.注意藥物的合理給藥途徑及給藥加工方法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常見的中藥中毒反應治療的基本原則:①提高對中醫藥的正確認識;②運用中醫藥理論,辨證施治;③保證藥品的質量;④合理配伍用藥;⑤注意藥物的合理給藥途徑及給藥加工方法;⑥合理慎重應用中藥注射劑;⑦加強中醫藥市場管理。
二、B型題(標準配伍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問題關系最密切的答案。某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還被選擇。
(6-10題共用備選答案)
A.飯前服用
B.清晨空腹或睡前服
C.晚上服用
D.睡前1~2小時服用
E.及時服用
一般中藥口服藥每日服2~3次,于早、晚或早、中、晚各服1次。針對病情制定合理給藥時間及療程,根據病情輕重緩急,確定給藥時間,充分發揮藥物的作用,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答案 A B C D E 6.健脾藥、補益藥、止瀉藥等宜( )。
答案 A B C D E 7.驅蟲藥可于( )。
答案 A B C D E 8.鎮靜安眠藥多( )。
答案 A B C D E 9.治療哮喘的藥物宜( )。
答案 A B C D E 10.解表藥宜( ),以免病邪由表入里
正確答案:6.A,7.B,8.D,9.C,10.E 解題思路:根據病情輕重緩急,確定給藥時間,充分發揮藥物的作用,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一般中藥口服藥每日服2~3次,于早、晚或早、中、晚各服1次。健脾藥、補益藥、止瀉藥等宜飯前服。驅蟲藥可于清晨空腹或睡前服。鎮靜安眠藥多在睡前1~2小時服用。解表藥宜及時服用,以免病邪由表入里。治療哮喘的藥物宜晚上服用。
(11-12題共用備選答案)
A.夾竹桃
B.附子
C.朱砂
D.雄黃
E.雷公藤
答案 A B C D E 11.屬于烏頭類藥物的是
答案 A B C D E 12.屬于洋地黃類藥物的是
正確答案:11.B,1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