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3-22 共1頁
藥性理論
一、A型題(單句型最佳選擇題):以下每一道考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酸味藥的作用是( )。
A.發散、行氣血
B.補益、和中
C.收斂、固澀
D.軟堅、瀉下
E.燥濕、降泄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酸:"能收能澀",即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
2.酸味藥多用于治( )。
A.外感表證
B.虛證
C.瘰疬痰核
D.濕證
E.久瀉、久痢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酸味藥多用治體虛多汗、肺虛久咳、久瀉腸滑、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崩帶不止等證。如五味子固表止汗、烏梅斂肺止咳、五倍子澀腸止瀉、山茱萸澀精止遺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帶等。
3.具有發散風寒作用的藥物其性味大多是( )。
A.甘溫
B.酸溫
C.咸溫
D.苦溫
E.辛溫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辛:"能散能行",即具有發散、行氣、行血的作用。
4.根據五味的作用,請判斷下列藥物中哪組完全屬于辛味藥( )。
A.麻黃、紫花、烏梅
B.干姜、細辛、訶子
C.紅花、丹參、穿山甲
D.沉香、烏梅、荔枝核
E.紫蘇、木香、川芎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辛味藥多用治表證及氣血阻滯之證。如蘇葉發散風寒、木香行氣除脹、川芎活血化瘀等。
5.辛味藥多用于治( )。
A.外感表證
B.虛證
C.瘰疬痰核
D.濕證
E.水腫、小便不利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辛味藥多用治表證及氣血阻滯之證。如紫蘇葉發散風寒、木香行氣除脹、川芎活血化瘀等。此外,《內經》云:"辛以潤之",就是說辛味藥還有潤養的作用,如款冬花潤肺止咳,菟絲子滋養補腎等。大多數辛味藥以行散為功。
二、B型題(標準配伍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問題關系最密切的答案。某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還被選擇。
(6-7題共用備選答案)
A.藥物因功效不同
B.藥物在人體的作用趨勢
C.藥物用于人體后能否造成不良反應
D.反映藥物影響人體陰陽盛衰的作用特點
E.藥物作用的定位
6.四氣是( )。
7.五味是( )。
正確答案:6.D,7.A 解題思路:⒈ 藥物的四氣反映了藥物對人體陰陽盛衰、寒熱變化的作用傾向,為藥性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說明藥物作用的主要理論依據之一。
⒉ 五味是指藥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種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療作用。
(8-10題共用備選答案)
A.藥物作用于人體所發生的反應
B.中醫歸納解釋藥物效能的說理工具
C.藥物特性和療效可確定該藥的
D.藥物用量是否適當可確定該藥的
E.藥物的臨床療效和質地、性能可確定藥物的
8.有毒與無毒( )。
9.歸經( )。
10.升降浮沉( )。
正確答案:8.D,9.C,10.E 解題思路:⒈ 藥物用量過大,或時間過長可導致中毒,所以藥物用量是否適當可確定該藥的有毒與無毒。
⒉ 歸經理論是通過臟腑辨證用藥,從臨床療效觀察中總結出來的用藥理論。
⒊ 藥物的升降浮沉與藥物的質地輕重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