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3-23 共1頁
炮制方法各論及其主要藥物(A型題2)
一、A型題(單句型最佳選擇題):以下每一道考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制后可緩和辛散之性的是( )。
A.麻黃
B.相思子
C.商陸
D.黃連
E.蒲黃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麻黃生品辛散力較大,經蜜炙后性溫偏潤,辛散發汗作用緩和,同時因蜜的協同作用,宣肺平喘止咳作用增強;制絨則緩和了生品的辛散發汗作用;蜜炙麻黃絨則大大緩和了辛散力,同時也增強了止咳平喘作用。
2.炒后產生焦香氣味,增強健脾消食作用的是( )。
A.酸棗仁
B.麥芽
C.瓜萎仁
D.紫蘇子
E.梔子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麥芽炒焦后性偏溫而味甘微澀,增強了消食化滯、止瀉的作用。
3.麥芽常用于( )。
A.消肉食積
B.消面食積
C.化酒食積
D.消食積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麥芽炒焦后性偏溫而味甘微澀,增強了消食化滯、止瀉的作用。
4.馬兜鈴臨床多用蜜炙品的原因是( )。
A.生品有毒
B.生品味劣,易致惡心嘔吐
C.生品苦寒,易致腹痛
D.生品易引起泄瀉
E.生品易引起頭暈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馬兜鈴蜜炙后偏于潤肺止咳,多用于肺虛有熱的咳嗽。
5.治療目赤,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的上清丸,宜選用( )。
A.生黃柏
B.酒黃柏
C.鹽黃柏
D.黃柏炭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酒炙黃柏長于清濕熱,利關節,清上焦之熱。多用于熱壅上焦之目赤、咽痛、口瘡及赤白帶下、濕熱泄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