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3-23 共1頁
中藥煎服
一、A型題(單句型最佳選擇題):以下每一道考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關于中藥湯劑的服藥時間,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滋補藥宜在飯后服下,使之同食物中營養成分一并吸收,以利身體康復
B.慢性病必須服藥定時,使其在體內保持一定的血藥濃度
C.解表藥煎后應趁熱服下,覆蓋衣被,令其微汗,表解即可停藥
D.對胃腸有刺激性的藥,應在飯后立即服下,以減輕對胃腸的刺激
E.驅蟲、攻下藥最好是飯后服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驅蟲、攻下藥最好是空腹服。空腹服藥力集中,起效快。
2.關于煎藥的操作要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煎藥人員應嚴格掌握操作規程,把需"先煎"、"后下"等特殊藥物分別處理,按先后程序煎煮
B.掌握好火候與時間,以防煎干或煎焦
C.藥汁是湯劑的成分,煎出藥汁的濃度、多少,不影響療效,但湯劑不能任意拋棄藥液
D.對毒性、烈性中藥的煎煮,應在煎藥用具上明顯標記
E.煎藥室應保持清潔,并注意個人衛生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煎藥的操作要求有:①煎藥人員應嚴格掌握操作規程,把藥鍋和所有用具清洗干凈。②掌握好火候與時間,以防煎干或煎焦。③藥汁是湯劑的成分,煎出藥汁的濃度、多少,直接影響療效,所以湯劑應做到煎透榨干,不能任意拋棄藥液。④對毒性、烈性中藥的煎煮,應在煎藥用具上明顯標記,工具使用完畢,應反復洗擦,必要時煮過后再用。⑤煎藥室應保持清潔,并注意個人衛生。
3.關于煎藥用水及加水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湯劑的溶媒主要是用潔凈的水,目前所常用的是自來水、井水或潔凈的河水,海水等
B.湯劑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響煎藥的質量
C.用水過多,雖能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量,但湯液的量過大,不宜病人服用
D.用水過少,會使有效成分不易全部煎出,藥物有效成分可因局部高熱而受到破壞
E.常用的加水方法是加水至超過藥物表面3~5cm為度,第二次煎煮可超過藥渣表面1~2cm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湯劑的溶媒主要是用潔凈的水,也有加酒或加醋等混合煎的。目前所常用的是自來水、井水或潔凈的河水等。
4.下列哪一種不屬于湯劑的類型( )。
A.煮劑
B.沖劑
C.煎劑
D.煮散
E.沸水泡藥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湯劑按其制備方法的不同可分為煮劑、煎劑、煮散和沸水泡藥四種類型。
5.關于煎藥前的飲片浸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植物中藥在煎煮前浸泡,其目的是為使中藥有效成分首先溶解在藥材組織中
B.同時可避免在加熱煎煮時,藥材組織中所含蛋白質凝固,淀粉糊化,使有效成分不易滲出。
C.浸泡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從而提高中藥在臨床上的治療作用
D.浸泡時間應根據藥材的性質而定
E.對花、莖類藥材為主的可浸泡2~3分鐘,以根、種子、果實等藥材,可浸泡6分鐘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植物中藥在煎煮前必須用冷水在室溫下浸泡,其目的是為使中藥濕潤變軟,細胞膨脹,使有效成分首先溶解在藥材組織中,產生一定的滲透壓,使有效成分滲透擴散到細胞組織外部的水中。同時可避免在加熱煎煮時,藥材組織中所含蛋白質凝固,淀粉糊化,使有效成分不易滲出。浸泡時間,應根據藥材的性質而定。一般對花、莖、全草類藥材為主的可浸泡20~30分鐘,以根、根莖、種子、果實等類為主的藥材,可浸泡60分鐘,但浸泡的時間不宜過久,以免引起藥物酶解或霉敗。
二、B型題(標準配伍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問題關系最密切的答案。某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還被選擇。
(6-9題共用備選答案)
A.煮劑
B.煎劑
C.煮散
D.沸水泡藥
E.其他
6.( )是藥物經過沸水浸泡去渣所得的液體劑型。
7.( )將經過煎煮去渣的藥液,再經加熱濃縮所得的液體劑型。
8.( )是用一定的溫度和加熱時間,將藥物煎煮所得的液體劑型。
9.( )藥材粗顆粒與水共煮去渣取汁而制成的液體藥劑。
正確答案:6.D,7.B,8.A,9.C 解題思路:⒈ 沸水泡藥(飲劑)是藥物經過沸水浸泡去渣所得的液體劑型。沸水泡藥,頻頻飲之,故又稱飲劑。 ⒉ 煎劑是將經過煎煮去渣的藥液,再經加熱濃縮所得的液體劑型。 ⒊ 煮劑是用一定的溫度和加熱時間,將藥物煎煮所得的液體劑型。 ⒋ 煮散是湯劑之一種,乃藥材粗顆粒與水共煮去渣取汁而制成的液體藥劑。
(10-11題共用備選答案)
A.酒類
B.魚類
C.生冷食物
D.辣味食物
E.茶
10.服解表藥,宜少食
11.服溫補藥,宜少食
正確答案:10.C,11.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