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8-26 共1頁
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突出“一個宗旨”、“兩個調整”、“三個轉變”、“四個有利于”的原則,通過單項改革、綜合試點、全面推行等方式,對新組建的中心從機關開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管理處室設置由原預科院的27個精簡為15個,機關職能部門行政領導干部28個正副職職位在疾控中心所屬單位及北京地區衛生機構公開招聘,同時,在全國范圍內公開招聘所屬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等8個二級單位的23個正副職行政領導干部職位。在聘用制的基礎上,對人員實行分類分級管理。
一、黨政領導干部。行政領導采取公開競聘、委任等方式選拔,公開競聘按書面申請、答辯演講、群眾評議等環節進行,答辯演講由評聘委員會與單位職工代表或全體職工按同一標準評分,按1:1的比例計算最后得分,按評分多少確定任職候選人。黨組織負責人則先由群眾推薦,然后根據工作需要和班子整體結構提出擬候選人,在對候選人進行考核和任前公示7個工作日后,進行聘任和委任。
二、專業技術人員。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用制,專業技術崗位設置首席專家崗和關鍵崗(分3等)、骨干崗(分3等)、基礎崗(分3等)和普通崗5類,專業技術人員實行技術資格評審和崗位聘任分開。單位公布各專業崗位設置情況和崗位職責,職工可根據自己的能力和需求競聘相應崗位。
三、職員。專業和行政管理人員實行職員聘任制,職員設高級崗(分3等)、中級崗(分3等)、初級崗(分3等)和普通職員崗4類,單位公布各部門職員崗位設置情況和崗位職責,職工可根據自己的能力和需求競聘相應崗位。
四、工勤人員。工勤人員實行合同制,積極推行企業化管理和定額承包,逐步與單位脫鉤,最終向社會化服務轉變。五、新進畢業生。本著新人新辦法的原則,從2001年開始,對新分配的應屆畢業生實行人事代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為疾控中心事業發展注入了活力,機構設置和人才隊伍趨于優化。以疾控中心綜合試點單位流研所和艾滋病中心為例,改革前后相比,科室合并19個,新增6個;單位黨政領導干部平均年齡下降了5.29歲,科室領導的平均年齡下降了5.51歲,知識結構發生了明顯的改變,碩士以上學歷人員的比例由28.57%上升為36.84%;艾滋病中心從外單位來競聘上崗的科室領導共有4名,占40%,專業技術人員和職員的比例由改革前的2.35:1調整為1.64:1,兩個試點單位人員隊伍整體能力大大提高;工勤人員精簡、高效,艾滋病中心僅有1名,流研所后勤管理嘗試獨立核算,逐步實現社會化。2001年全中心所有51名新進學生都實行了人事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