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8-26 共1頁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計劃單列市衛生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今年4月7日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是“讓兒童擁有一個健康的環境”,口號為“營造未來生活”。世界衛生組織確定這一主題是因為兒童生存環境存在的危險因素,嚴重威脅著他們的健康和生命。這些危險因素潛在于家庭、學校和社區。據統計,全球每年有500萬0-14歲兒童死于與環境相關的疾病,死在生活、學習和游戲的環境當中。在全球范圍,六類環境危險對兒童造成的傷害最大,包括:家庭用水安全、個人衛生和衛生設施缺乏、空氣污染、媒介傳播疾病、化學危險品和意外傷害。因此,世界衛生組織號召各會員國在眾多領域通力合作,因地制宜采取措施,使兒童在生活、學習和游戲的環境中更加健康地成長。
為了推動全社會重視和關注兒童的生存與健康環境,今年世界衛生日期間,各地要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咨詢、調查研究等活動,努力為兒童的生活、學習創造安全和健康的環境。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在我國,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兒童健康水平不斷提高,死亡率逐年下降。但是環境危險因素帶來的兒童疾病負擔仍然嚴重威脅著兒童的生存和健康。在農村地區,呼吸道感染是危害兒童健康的主要疾病和死亡原因;5歲以下兒童意外死亡占死亡總數的40%左右,主要原因為溺水、意外窒息、交通事故和中毒等;有70%的兒童在家庭中受到被動吸煙危害。世界衛生日期間,各地要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多種形式開展內容豐富的健康教育活動,應重點宣傳兒童常見病防治、交通安全、改水改廁、預防意外事故發生等健康教育知識。并號召全社會關注兒童的生活和學習環境,避免不良環境因素對兒童健康的威脅和損害。
二、組織現場咨詢活動。邀請衛生、教育、環保等有關方面專家就兒童保健、疾病防治、學校衛生、環境保護進行咨詢指導。特別是在農村地區,要讓群眾了解家庭不良環境對兒童健康的影響與危害。在家庭應為兒童創造無煙環境,保證家庭飲用水安全、清潔、衛生;在學校應創造健康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開設健康教育課程,使用清潔衛生的飲用水,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并應加強學生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發生。
三、開展調查研究。各地應圍繞世界衛生日主題,組織有關人員對托幼機構、學校和社區進行現場考察,了解學校、社區危害兒童健康的危險因素,并協調有關部門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各地應將保護兒童健康納入經常性工作,定期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四、做好部門間協調與配合。兒童生存、生活和學習環境涉及多部門工作范圍,為保護兒童健康,衛生部門應與有關部門積極配合,創造條件,逐步改善學校、社區環境,為兒童健康成長做出貢獻。
請各地在活動結束后,于5月1日前將總結報告報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