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8-26 共1頁
衛辦疾控發[2004]10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教育局:
今年以來,我國報告腸道傳染病發病數呈上升趨勢,截止今年5月底,全國累計報告腸道傳染病161875例,占全國總報告病例數的13.43%,累計報告病例比去年同期上升10.89%,累計報告死亡74人,占全國總報告死亡數的4.27%.
專家分析認為,造成腸道傳染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有:部分地區由于處于枯水季節,自來水供應不足,居民飲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學校飲用水條件差;自來水源頭大腸菌群嚴重超標。飲食攤點食品衛生狀況較差,部分地區因銷售污染的食物、飲品,在鄉村小學引起局部流行;有的地區群眾由于經濟等因素,有飲用生水、食用生冷食品的習慣,自我保健意識淡薄。有的地區環境衛生條件差,垃圾處理不及時,無廁所或糞便處理方式不符合衛生要求等。部分病人由于沒有及時就診治療,造成疫情傳播。
為加強腸道傳染病防控工作,特別是學校的防控工作,防止腸道傳染病在學校發生流行和暴發,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現提出以下要求:
一、各地衛生部門要繼續做好重點腸道傳染病的疫情監測和報告工作。要堅持開設并加強腸道門診,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監測與管理。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督促各級各類學校做好腸道傳染病病例報告工作,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報告。
二、腸道傳染病高發省份(地區)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加強疫源追蹤、密切接觸者的管理,切實做好疫點、疫區的衛生處理工作,防止疫情蔓延。
三、各地衛生、教育行政部門要通力合作,緊密配合,進一步加強對學校食品和環境衛生的監督管理工作。衛生行政部門要嚴格學校食堂和學生集體用餐單位的衛生許可證管理,強化經常性監督檢查。對不符合衛生要求,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的學校食堂和學生集體用餐單位要依法查處,對情節嚴重和限期不進行整改的,要堅決吊銷衛生許可證。教育行政部門要做好管理督查工作,督促學校落實衛生監督意見,改進自身衛生管理,消除食品衛生存在的隱患。各地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大對農村地區的衛生執法力度,嚴肅執法責任追究,保證農村地區學校的食品和飲用水安全。
四、各地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地區改水改廁的工作力度,特別是要重視對學校改水改廁工作的指導,努力提高安全飲用水和衛生廁所普及率。
五、各地衛生部門要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腸道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提倡健康的飲食和衛生習慣;要會同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共同做好對學生的健康教育工作。
衛生部、教育部將在今年下半年適當的時候組成聯合檢查組,對學校的食品、飲水、環境衛生和各項腸道傳染病防治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抽查。
抄送: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