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8-26 共1頁
本期目錄
○ 衛生部、國務院婦兒工委舉行2005年世界衛生日紀念活動
○ 全國產前診斷研討暨專家組第二次工作會在京舉行
○ 四川省政府領導對2005年“降消”項目工作提出要求
○ 河北加強母嬰保健法律證件管理與培訓工作
○ 江西進行城市社區老年人健康管理和社區家庭健康責任制試點
衛生部、國務院婦兒工委舉行2005年世界衛生日紀念活動
2005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是“健康的母親和兒童”,口號是“珍愛每一位母親和兒童”,以此強調重視孕產婦、新生兒和兒童健康,激發家庭、社會團體、專業社團、國家政府及國際社會采取積極行動,為母親和兒童提供全面的衛生保健服務。
4月7日世界衛生日當天,衛生部和國務院婦兒工委在北京組織了“珍愛每一位母親和兒童”的大型文藝演出。這場演出圍繞婦女、兒童健康問題,如孕期保健、母乳喂養、兒童生長發育等,內容豐富多彩,形式新穎活潑,緊扣今年世界衛生日主題,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和一致好評。
衛生部副部長蔣作君、國務院婦兒工委副主任黃晴宜、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貝漢衛、北京市副市長牛友成等出席了演出現場。
演出之前,蔣作君副部長作了題為《珍愛第一位母親和兒童》的講話。他強調,在我們共建和諧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現代化進程中,重視婦女、兒童健康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基本條件。各級政府和相關組織要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充分認識婦女、兒童健康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認識,統一思想,落實措施,加強工作,進一步推動婦女、兒童健康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黃晴宜副主任要求各地圍繞有關婦女、兒童健康的重點、難點問題,繼續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落實各項措施,確保實現中國婦女、兒童發展綱要的各項目標,把婦女、兒童健康狀況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貝漢衛也講了話。
此前,衛生部和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公室共同下發了文件,要求各地以世界衛生日的宣傳為契機,廣泛開展媒體宣傳,組織現場咨詢義診,做好部門間合作,促進各項婦幼保健工作的開展。
(婦社司婦女衛生處)
全國產前診斷研討暨專家組第二次工作會在京舉行
我司于4月11~12日在北京召開全國產前診斷研討暨專家組第二次工作會,交流各地開展產前診斷工作情況,研討產前診斷發展規劃,進一步促進產前診斷技術持續健康發展。
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廣東、湖南6省市代表向大會匯報了本地產前診斷工作進展。與會代表及有關專家就產前診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今后發展規劃進行了充分研討,認為下一步產前診斷工作亟需開展以下工作:以培訓基地建設為基礎,分級培訓為原則,中長期培訓為重點,廣泛培養專業人才隊伍;盡快制定有關技術規范,做好質量控制;已許可審批的省份應加強后續監管,工作滯后的省份應因地制宜、科學嚴謹的制定本省實施細則和發展規劃,盡快開展產前診斷工作。作為全國產前診斷技術發展的智囊組織,全國產前診斷技術專家組應充分發揮作用,一方面在專業技術領域起到學術帶頭作用,另一方面應有宏觀思路,積極為衛生行政部門出謀劃策,加強合作,共同促進全國產前診斷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婦社司婦女衛生處)
四川省政府領導對2005年“降消”項目工作提出要求
在四川省2005年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項目啟動會上,省政府副省長、省“降消”項目領導小組組長劉曉峰要求各地在實施“降消”項目中切實體現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深刻認識保障婦女兒童基本權利是衡量國家發展水平和社會文明進步程度的一項重要標準,抓好這項工作將從整體上促進全省農村婦幼衛生工作上臺階。劉曉峰提出,實施“降消”項目要注重把握關鍵問題,重點突出降低孕產婦死亡率這個核心,保質保量地完成2005年度確定的6大項目活動內容,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婦幼衛生網絡,認真落實住院分娩困救助辦法;要將“降消”項目三級婦幼衛生網絡建設與鄉鎮衛生院建設項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初級衛生保健等工作相結合,把項目的階段目標措施與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長期目標結合起來,通過項目的示范和引導作用,推動農村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要通過實施項目促進婦幼衛生工作的整體發展,衛生、財政部門要抓好基礎調研,準確掌握情況,做好論證,加緊規劃,加大對婦幼衛生的扶持和投入。劉曉峰要求各市(州)政府切實擔負起責任,明確部門職責,加強督促指導,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及時解決項目中的困難和問題,確保項目年度目標如期實現;要落實配套經費,并要監管到位,省財政已優先安排落實了2005年“降消”項目配套資金995萬元,市(州)財政配套資金306萬元各地已作了承諾,一定要保證落實到位。今年底,省“降消”項目領導小組要將各地完成年度目標情況予以通報。
在這次會議上,劉曉峰副省長與市(州)政府領導簽訂了2005年“降消”項目承諾書。會議表彰了上周期為項目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42個先進集體和118名先進個人。衛生、財政、婦聯等有關部門領導和專家分別作了講話和專題發言。
(四川省衛生廳基婦處)
河北加強母嬰保健法律證件管理與培訓工作
為認真貫徹衛生部、公安部《關于加強新版啟用管理的通知》精神,依法規范《出生醫學證明》的管理,提高管理質量及使用率,河北省衛生廳近日在石家莊市舉辦了全省母嬰保健法律證件管理培訓班。11個市衛生局基婦科(處)和華北石油管理局醫療衛生管理中心的負責同志,婦幼保健院保健部主任、綜合醫院產科主任共70余人參加了培訓。培訓班詳細講解了國家和省有關母嬰保健法律證件的管理規定、新版《出生醫學證明》的特點與使用要求及管理辦法等;同時針對全省母嬰保健法律證件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整改措施,要求各市認真貫徹執行衛生部、公安部《關于加強新版啟用管理的通知》,加強督導檢查,嚴格管理程序、填寫質量和收費標準,強調各助產單位要將《出生醫學證明》成本收費與其他服務收費項目單列,收費標準在明顯位置進行公示,防止搭車收費。
為保證新版《出生醫學證明》的順利啟用,去年12月初省衛生廳、公安廳曾聯合發出通知,就有關問題明確提出要求,努力使全省母嬰保健法律證件的管理與使用再上新臺階。
(河北省衛生廳基婦處)
江西進行城市社區老年人健康管理和社區家庭健康責任制試點
為增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功能,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服務控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基礎性作用,探索社區老年人健康管理模式及社區衛生服務模式,使家庭逐步擁有責任醫生,今年江西省衛生廳在部分城市社區開展社區老年人健康管理和社區家庭健康責任制的試點工作。
試點工作方案提出,試點工作以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滿意率為目標,具體做到“六個有,一個減輕,一個提高”,即在社區有老年人健康檔案,有志愿者服務隊伍,有健康教育課堂,有健康教育宣傳園地,有服務老年人的制度,社區醫生有責任地段;減輕社區老年人的醫療費用負擔;提高社區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試點工作以城市社區為基本單位,各設區市衛生局推薦試點社區,報省衛生廳確定。
開展社區老年人健康管理試點,主要是對社區65歲以上老年人根據其健康狀況實行分級管理,社區醫生重點關注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通過建立家庭病床,使社區老年人得到便捷、價廉的基層衛生服務;開展社區家庭健康責任制試點,是建立社區醫生分片管理社區居民健康的制度,突出以家庭為單位的基本醫療、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責任制,強化社區醫務人員上門入戶服務的意識。試點工作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前期準備階段(2005年1~3月),包括成立試點工作組織機構、開展社區老年人情況調查、建立老年人健康管理信息資料等工作。第二階段為組織實施階段(2005年3~11月),在綜合評價社區老年人健康狀況的基礎上,實行三級健康管理:一級健康管理,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由社區醫務人員或社區衛生志愿者負責健康管理,定期進行隨訪;二級健康管理,對生活尚能自理但多病的老年人,由社區醫務人員或社區衛生志愿者巡回醫療,送醫送藥上門,定期進行隨訪;三級健康管理,對基本健康的老年人,以健康教育為主,由社區醫務人員或社區衛生志愿者,每季度開展一次健康教育講座和健康咨詢等活動,指導社區老年人進行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和意外傷害的預防、救助。第三階段為檢查驗收階段(2005年11~12月),由省、市衛生廳(局)組織有關專家對各地的試點工作進行檢查驗收,總結試點工作經驗,以便在全省推行。
省衛生廳要求,試點工作要建立三個機制,即衛生行政部門的管理機制,各方技術力量的參與機制和街道、社區的參與機制。省、設區市和區衛生行政部門要按照試點社區老年人口數量給予一定的經費補助。
(根據江西省衛生廳文件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