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王德學在福建仙游職業病防治工作現場會上的講話

發布時間:2011-08-26 共1頁

  在福建仙游職業衛生工作現場會上的講話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 王德學

                                             (2005年5月10日)

  同志們:

  這次會議是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職能調整以來,衛生部、全國總工會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的召開既體現了政府主管部門和工會組織對職業衛生工作的高度重視,又表明了各部門積極配合、團結協作,共同做好職業衛生工作的態度與決心。同時,對于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職責、理清思路、推動工作也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剛才衛生部蔣部長總結了九部門聯合開展鄉鎮企業、農村個體工商戶職業病危害專項整治的工作情況,并就做好下一步工作發表了重要講話,我完全贊同。

  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要充分認識當前我國職業衛生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切實增強危機感、責任感、緊迫感

  同志們都知道,建國以來,我國的職業衛生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職業病防治工作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別是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并不斷加強職業衛生工作,進一步理順了職業衛生監督管理體制,逐步健全和完善了職業衛生法規標準體系,加大了職業衛生投入,強化了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和職業危害事故查處工作,使廣大勞動者的生產、工作、生活環境得到了日益改善,生命健康權益受到了更加充分的關注和保護。總的說來,我國職業衛生工作的整體水平明顯提高,職業傷害的程度正在得到有效控制,勞動者的健康狀況大為好轉。各級從事職業衛生工作的同志們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們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但是,不可否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當前我國的職業衛生形勢還相當嚴峻,突出表現在:一是病人總量大。截至2002年,全國職業病累計發病64萬余例,其中塵肺病58萬余例,累計因塵肺死亡近14萬人,病死率達22%。二是發病率較高。我國每年“顯性”職業病報告病例達15000人左右,一些“隱性”和潛在損害勞動者健康的現象更是大量存在。三是經濟損失大。據有關方面粗略估算,我國每年因職業病、工傷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達1000億元,間接經濟損失約達2000億元。四是影響很惡劣。由于職業危害具有群體性,致死、致殘率高,以及難以治愈等特點,社會影響非常惡劣,造成了許多家庭、地區乃至社會的不穩定,甚至引發諸多社會矛盾。同時,也在國際上造成不良影響。尤其是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快速發展,職業危害在一些地方正在由城市、工業區向農村迅速轉移,由東部向中西部轉移,由經濟較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由大中型企業向中小型企業轉移。在少數地區職業危害有進一步蔓延的趨勢,其分布日益廣泛,影響日益嚴重。

  另外,我國的職業衛生事業在發展進程中還面臨許多困難與挑戰。從政府監管角度看,當前職業衛生的監管體制尚未完全理順,部門之間的分工協作機制尚不夠完善,而且還存在著監督執法人員不足,監督執法手段和設備比較落后,信息渠道不夠暢通等問題。從用人單位的管理角度看,一些企業特別是小企業沒有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建立有效地預防和控制職業病危害的制度、措施,或生產力水平低下,防護設施簡陋;或用工管理混亂,置職工死活于不顧,職業危害現象十分嚴重。從職業危害預防、控制和檢測技術角度看,由于經費支持不足,一些地區、部門、單位的職業危害防治科學研究機構嚴重萎縮、設備嚴重老化、人才嚴重流失、職業危害防治的技術和能力嚴重滯后于經濟發展的速度。特別是在有毒有害物質檢測技術、特殊行業職業病危害控制技術以及職業危害防護用品質量等方面還相當落后,不能完全適應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和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從市場經濟發展進程看,隨著國家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扶持力度的進一步加大,大量的個體、私營、民營和三資等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進入市場,但是由于一些地區、部門和單位沒有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片面強調經濟發展,爭相降低門檻招商引資,致使企業的立項、準入、監管過程把關不嚴,大量未經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三同時”審查的企業開工投產,職業危害有進一步蔓延的趨勢。同時,國際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進程也對我國的職業衛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在國際貿易中,世界各國對企業產品質量、環保以及職業安全衛生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并正逐漸成為國際貿易的必備條件和主要非關稅壁壘,這些都給我國職業衛生工作的發展帶來嚴峻挑戰。此外,由于職能的剛剛調整,上下還未完全對應起來、統一起來,一些地方職能尚未明確,機構、隊伍還沒有組建起來,已組建的業務還不十分熟悉,工作還沒有完全跟上來。加之在法規建設、制度建設、技術支撐體系建設等方面還很滯后,特別是在一些領導干部和管理人員中重“紅傷”、輕“白傷”的思想還很嚴重,職業衛生工作還未擺上重要日程,使得工作更加被動。

  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同志們一定要認清當前我國職業衛生工作面臨的嚴竣形勢和挑戰,切實增強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只爭朝夕,奮發有為,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努力開創我國職業衛生監管工作的新局面。

  二、要深刻認識做好職業衛生工作的重要性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和構建民主法制、公平正義、充滿活力、誠信友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思想。職業衛生工作貫穿于經濟活動的全過程,著眼于人的健康,立足于減少職業危害,旨在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安全,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涵之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職業衛生工作,讓所有勞動者享有安全、健康、舒適的工作環境,身心受到應有的關愛與保護,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具體體現,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維護社會政治穩定,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做好職業衛生工作有利于維護社會的政治穩定。職業安全衛生狀況的好壞直接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決定了所有勞動者都應該享有安全、健康、舒適的工作環境,所有的勞動者的健康和安全都應該得到保證。如果我們的職業衛生工作做不好,頻繁發生工傷事故和職業病,人民群眾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時刻都受到損害和威脅,健康權得不到充分維護和保障,生命與生存權得不到充分維護和保障,由此可能導致廣大勞動者對我國社會的基本制度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景,對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對社會發展和改革的目標產生疑慮和動搖。特別是當這些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矛盾十分突出時,就有可能發生群體性突發事件,影響安定團結的大局,影響改革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局。

  其次,做好職業衛生工作有利于促進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健康素質。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巨大動力,他們不僅僅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而且也應當是社會發展的受益者。二十一世紀,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人口健康發展也步入了重要轉折期,特別是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穩步提高,人民群眾對健康的需求也在發生質的變化,人們追求安全、健康、舒適工作環境的愿望日益迫切,渴望安全、渴望健康、渴望幸福這是每一個勞動者和公民的共同愿望。我國勞動力人口占總人口的2/3,并且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2015年以后我國勞動力人口將面臨嚴重短缺。因此,充分保護勞動力人群的健康,合理配置、優化勞動力資源結構,是促進勞動力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確保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持久動力,同時也有助于中華民族整體健康素質的提高。所以,無論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堅持把保障人的健康特別是勞動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而決不能以犧牲勞動者健康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更不能違背科學、違背客觀規律盲目蠻干,否則就會受到自然界的嚴厲懲罰,在這方面我們的教訓是慘痛的,也是刻骨銘心的,大家一定要深刻記取。

  第三,做好職業衛生工作有利于增強國際競爭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全球經濟一體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潮流。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 經濟和社會發展、國民生活都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走出國門,參與到國際經濟貿易競爭的大潮中。目前世界各國對企業產品質量、環保以及職業安全衛生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某些發達國家已經提出把職業安全衛生水平納入貿易條件,借環保、職業安全衛生問題,對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和產品實施經濟制裁。我國目前的職業安全衛生水平不僅明顯落后于發達國家,就是與韓國、新加坡等這些亞洲國家相比也存在較大差距。這種狀況如果長期得不到改善,我們就將長期處于落后被動地位,不但影響企業和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而且直接損害到我國的國際形象。因此,大力加強職業衛生工作,對于推動經濟發展,縮小包括職業衛生與安全在內的各個方面和領域的國際差距,提升國際競爭力有著重要作用。

  三、要切實履行好職業衛生監管職責,認真做好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監管工作

  目前,我國的職業衛生工作正日益受到黨和政府及社會各方的密切關注和高度重視,面臨著重大的發展機遇。2004年,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等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就職業衛生工作做出的重要批示就多達十幾件,要求有關方面要切實加強職業衛生工作,保護勞動者的健康與安全。黃菊副總理在2004年的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上也強調指出“要推進安全生產工作從以控制傷亡事故為主向全面做好職業安全健康工作轉變,把職工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時,為了進一步理順職業衛生監管體制,加大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力度,中央編辦發[2003]15號文件明確將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監督檢查職能劃轉到原國家安全監管局。今年1月26日,衛生部和原國家安全監管局聯合下發了《關于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職責分工意見的通知》(衛監督發「2005」31號),對職業衛生監管職能作出了具體界定。3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國辦發「2005」11號)又進一步細化了職業衛生監管職能,并設立了職業安全監督管理司,加強了職業衛生監管力量,這些都為我們開展職業衛生工作創造了良好條件,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契機。希望各級安全監管部門的同志們要按照此次會議的要求,充分看到有利條件,切實增強做好職業衛生工作的信心與決心,煥發精神、克服困難,扎實工作、不辱使命,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切實履行好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職責,為進一步改變我國的職業衛生狀況做出貢獻。

  下一步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抓緊理順職業衛生監督管理體制,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依據衛生部和原國家安全監管局聯合下發的《關于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職責分工意見的通知》精神,盡快與衛生部門溝通協商,理順體制,劃清職能,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履職到位,盡快把工作開展起來,防止出現空檔。同時,要與當地衛生部門建立健全協調機制和重大事項通報機制,經常溝通信息,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職業衛生監管工作。

  二是要盡快完善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監督檢查的法規標準體系。為了適應新形勢下職業衛生監管的需要,總局將在原來衛生部門所做工作的基礎上,盡快組織力量,起草制定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監督檢查、職業危害申報、職業危害事故調查處理和職業衛生安全許可證管理等方面的規章、制度、辦法,并逐步完善作業場所職業接觸限值、職業危害因素監測、有毒有害物質快速檢測等相關標準。各地也要結合本地實際,認真研究制定相關的地方法規、制度、標準和實施細則,為順利開展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工作提供法規、標準、制度依據和保障。

  三是要加快職業衛生監督執法隊伍建設工作的步伐。職業衛生工作是安全監管部門的一項新任務。各級安全監管部門目前普遍面臨著機構不健全、監管人員少、技術裝備差、經費無保證的實際困難。為此,各地要在建立健全工作機構的基礎上,把建立高素質的職業衛生監管隊伍作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要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設立工作機構專門抓。要選拔、調配政治素質好、熱愛職業衛生工作、熟悉相關業務的同志到職業衛生監管機構來工作;要加強思想、作風建設,不斷提高他們的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要積極開展職業衛生法規和知識培訓,使監管人員盡快了解職業衛生法規標準,掌握職業衛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和執法水平。

  四是要構建職業衛生監督檢查、事故查處的技術支撐體系。職業衛生工作具有很強的專業性,需要強有力的技術隊伍或者機構作為支撐。各地要采取措施,整合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資源,特別是在職業衛生監督管理的技術咨詢、檢測檢驗、培訓以及事故處理等方面,要充分發揮現有科研院所、行業協會、中介組織的作用,并與其建立業務聯系,逐步形成較為完整的技術支撐體系,為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的監督檢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與此同時,各地也要創造條件,建立、健全其它相應的技術支撐機構,積極發展中介組織,不斷強化技術支撐力量。

  五是要切實加大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力度,促進企業主體責任的落實,有效預防和減少職業危害。企業是職業衛生工作的主體,必須擔負起保護職工健康,減少乃至杜絕職業危害的責任。各地要突出重點積極開展職業衛生監督檢查工作,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促進企業主體責任的落實。對于職業危害嚴重的行業和企業要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及時有效查處職業衛生違法違規行為。對發生的職業危害事故要認真組織調查處理,嚴肅事故查處,嚴格行政責任追究,不僅追究事故單位的責任,也要追究相關管理部門和政府有關責任人的責任,以真正起到警示作用。

  六是積極開展職業危害因素預防、檢測和控制技術研究。通過逐步建立適用不同作業場所和不同毒物的快速檢測方法和作業場所快速檢測設備準入制度,鼓勵和引導作業場所有毒有害物質快速檢測設備的研制開發和使用,大力發展職業危害因素快速檢測設備和技術服務市場,提高職業危害防治的科技水平。

  同志們,做好職業衛生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讓我們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并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開拓創新的精神,切實做好職業衛生監督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和消除職業危害,改善職工工作環境,保護勞動者的健康與安全,為我國職業衛生狀況的持續改進和不斷好轉做出應有的貢獻!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